有创意的幼儿园春季开学典礼:新学期创意开学典礼
有创意的幼儿园春季开学典礼:新学期创意开学典礼入园仪式——今天整理了几大活动仪式感,大家不妨参考。有了活动物料的准备,活动流程与活动亮点,才是整场开学典礼的“点睛之笔”。不少老师早早地就开始在后台留言:“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典礼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今年实在想不出更好玩儿的创意了......”幼儿园活动方案,做不能缺的就是“创意”,而一场活动结束后,能不能收到家长的好评,关键的则是“仪式感”。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起点,在孩子跨入幼儿园的这一刻,便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
为了让新入园的小朋友们爱上幼儿园,为了给升班的孩子们一份仪式感,每个幼儿园都会举办一场隆重的开学典礼,让孩子们幼小的内心产生期待,充满一份庄重。
但任何一场幼儿园活动的开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物料准备。从活动前邀请函的发送,到现场环境的装饰和布置,到活动所需物料......大概简单来说,就是下面这张图
一场开学典礼所需要的物料清单(部分)
有了活动物料的准备,活动流程与活动亮点,才是整场开学典礼的“点睛之笔”。不少老师早早地就开始在后台留言: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典礼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今年实在想不出更好玩儿的创意了......”
幼儿园活动方案,做不能缺的就是“创意”,而一场活动结束后,能不能收到家长的好评,关键的则是“仪式感”。
今天整理了几大活动仪式感,大家不妨参考。
入园仪式——
和爸爸妈妈一起走红毯
第一次走进幼儿园,或者是时隔一长长的假期,再次踏入幼儿园,孩子们难免都会有些陌生和害羞。
一张洁净好看的红毯,门口五颜六色的气球,香气扑鼻的花朵拱门,加上爸爸妈妈的左右陪伴,老师们甜蜜阳光的微笑,让一进入到幼儿园门口的孩子就瞬间倍感亲切。
他也会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孤单的面对新环境,父母的陪伴和爱从未缺席。
签到仪式——
书写一颗许愿树
抛开传统无趣的签到表格,和孩子们家长们共同书写一颗许愿树吧!
老师提前准备一个祝愿板,上面贴好每一个小朋友的照片,并在一侧放置好爱心便签纸以及笔。
家长走完红毯进入门口后,引导他们到许愿树前,让家长写下对孩子新学期的期盼和祝愿。
相信这份满满的用心,家长感受得到!
(开学典礼室内环境布置参考)
(开学典礼室内环境布置参考)
(开学典礼室外场地布置参考)
升旗仪式——
升国旗,奏国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当熟悉的歌声响起,久别的我们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相聚。
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妈妈,让我们有安全健康的生活,感谢在疫情期间付出的所有人们,是他们,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就让我们永远热爱祖国,永远热泪盈眶。
园长致辞——
园长妈妈想说的话
园长妈妈们肯定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宝贝们说。
新学期,新希望,愿孩子们都能开心健康,茁壮成长,在游戏和运动中,收获快乐,拥抱梦想。
交接仪式——
传递班牌,感受成长
交接班牌,既让大班的孩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是大哥哥大姐姐了,要做好的榜样。
也让小班的孩子感受到了班牌意义的不同,不仅仅是班级的名字变了,更是自己长大的变化。
颁证仪式——
小升班,大骄傲
让孩子带着期待来,带着荣誉离开。
小小的证书里,有着大大的骄傲,更有着对成长最美好的祝福。
幼儿园的开学典礼
不仅能带给孩子满满的仪式感体验
更是传播园所理念、口碑的良好时机
对孩子和家长来说
这是一件充满期待的事儿
希望对于老师们来说
也是一件简单幸福的事儿
认真研读《评估指南》后不难看出,师幼互动质量是决定幼儿园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长期以来,师幼互动质量一直是幼儿园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板,也是制约保教质量提升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国内对师幼互动质量的探讨并不多,且有关研究多着眼于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而对作为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主体——幼儿园教师是如何理解师幼互动质量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
因此,我们成立师幼互动项目,全力协助幼儿园完成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发展。
师幼互动项目介绍
一、幼儿园加入师幼互动项目可获得什么?
1.协助幼儿园的师幼互动相关课题研究落地(申报、立项、实施、结题)。
2.掌握国际公认CLASS师幼互动评估系统的3个领域、10个维度、42项指标,并结合园所自身发展完成落地提升。
3.理论实践相结合,助力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可视化、可量化提升。
4.专家团队两年时间跟踪指导,形成并提高园长和老师的半日观察能力和自评能力。
5.建立并总结幼儿园有效师幼互动的实施策略,幼儿园可发表相关论文。
6.帮助园长和老师成为专家型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7.建立幼儿园自己的优质师幼互动案例资源库。
8.总结提炼幼儿园办园文化理念。
9.系统提升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
二、师幼互动项目专家团队怎么样落地支持?
1.由东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主导,用两年时间手把手指导培训,最终达到幼儿园过程性质量提升目的。
2.专家团队每学期实地入园一次,两年内至少实地入园四次。
3.专家团队每学期线上研讨至少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