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扎根祖国大地贡献青春力量:在祖国边疆绽放

扎根祖国大地贡献青春力量:在祖国边疆绽放“青春易逝,必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回忆当初决定来新疆的情景,崔久秀素净的脸庞闪耀着坚毅的光芒,“虽然父母反对,亲朋不理解,但如果让我再次选择,依旧会是同一个答案。”2014年大学毕业后,崔久秀便义无反顾地选择来到新疆,成了一名南疆基层干部、一名新时代支边青年。8年间,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姑娘到扎根沙漠戈壁的新疆“古丽”,崔久秀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蝶变,她感到充实而难忘,“因为每一天,我都看到我们的新疆越变越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疏附县的这些年,我真正懂得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崔久秀说。

记者 韩沁言

5月11日,乌帕尔镇特色文旅小镇的建设工地上,留着短发、身着衬衣的崔久秀,活泼不失干练,用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与群众交流着。

扎根祖国大地贡献青春力量:在祖国边疆绽放(1)

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崔久秀。记者 韩沁言摄(资料图)

近日,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20名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疏附县乌帕尔镇党委副书记崔久秀位列其中。

8年间,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姑娘到扎根沙漠戈壁的新疆“古丽”,崔久秀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蝶变,她感到充实而难忘,“因为每一天,我都看到我们的新疆越变越好”。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疏附县的这些年,我真正懂得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崔久秀说。

2014年大学毕业后,崔久秀便义无反顾地选择来到新疆,成了一名南疆基层干部、一名新时代支边青年。

“青春易逝,必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回忆当初决定来新疆的情景,崔久秀素净的脸庞闪耀着坚毅的光芒,“虽然父母反对,亲朋不理解,但如果让我再次选择,依旧会是同一个答案。”

从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来到黄沙漫漫的南疆,自然环境艰苦、语言沟通不畅、饮食不习惯……突如其来的陌生感让当时只有21岁的崔久秀有些难以招架。

扎根祖国大地贡献青春力量:在祖国边疆绽放(2)

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疏附县乌帕尔镇党委副书记崔久秀(左三)在村民家走访。记者 韩沁言摄

为了适应在南疆的生活,崔久秀主动学习维吾尔语,一有空就去找居民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她就能流利地用维吾尔语和居民交流,无论走到社区哪个角落,崔久秀总会被热情的招呼声包围。

“刚开始因为年轻,大家有点儿担心我工作干不好,不过慢慢就越来越信任我了。”任社区第一书记时,崔久秀做的第一件事是给每户居民发一个信封,上面写着她的姓名、职务和电话号码,“一是和大家认识一下,二是告诉大家有困难跟我说。”

下发的信封被收回来后,凡是社区能解决的,她立即受理办妥,解决不了的,她也及时反映到上级部门,并作出答复。

一位擅长服装制作的居民向崔久秀说想开一家裁缝店,苦于没有场地和资金。崔久秀和社区干部商量后,腾出一间办公室,免费提供给她,帮她开办了服装合作社。

“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大家非常高兴,又唱又跳热闹到很晚,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居民们对社区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崔久秀笑着说。

在她的努力下,社区帮助妇女创办服装加工合作社、缝纫培训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条件,居民亲切地称她为“小崔古丽”。

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乌帕尔镇是去帕米尔高原必经的歇脚补给之地,古时候这里就是非常重要的驿站。依托驿站的优势,崔久秀带领乡亲们打造特色文旅小镇。

“别看崔书记柔柔弱弱,她带领大家致富,可是很有魄力。”乌帕尔镇的干部说,但在他们眼中,那是基层干部最美的模样。

“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房车营地、美食一条街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崔久秀说,农家乐、特色冰激淋店正在进行装修,群众参与打造特色文旅小镇的积极性也很高。

扎根祖国大地贡献青春力量:在祖国边疆绽放(3)

5月11日,疏附县乌帕尔镇党委副书记崔久秀(左一)在村民家走访,了解庭院经济发展情况。记者 韩沁言摄

怎样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时任良种繁育场党支部书记、场长的崔久秀觉得,把良种繁育场打造成“菜篮子”“育苗棚”“大果盘”是发展出路。

在崔久秀的带领下,良种繁育场将1000亩土地流转给两家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村民每年可从企业获得1000元/亩的土地流转金,同时还能腾出手来务工创业。

如今,良种繁育场,四季瓜果飘香、蔬菜青翠,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游玩。谁也没想到,当初因为穷,人人往外迁的地方,现在竟成了一座“花果山”。

“每天脑子里总在盘算着怎么让大伙儿增收致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崔久秀在基层的每一天都很“燃”,因为乐在其中。

“最让我感动和欣慰的是参与到了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的过程中。”崔久秀兴奋地说,“今天,村民都有了一技之能,有了工作岗位,我曾工作过的良种繁育场人均纯收入从不到8000元增长到去年的2万多元。”

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吐尼沙汗·苏来依曼老人是崔久秀的结亲户,老伴瘫痪在床,女儿患有精神疾病。“这样的家庭让人心里难受,自然就想多帮帮她。”崔久秀一有时间就到吐尼沙汗家探望。

“看到了老人就想起了我的爷爷。”崔久秀说,那年离家时,爷爷站在青色的麦田边目送她上车。而麦子熟了两茬、田园又青之时,当她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爷爷却不在了。

2018年1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拿着鲜红的全国人大代表证跑到爷爷坟头“放肆”地哭了一场,“对爷爷我很愧疚,但我完成了爷爷对我的嘱托。”

这些年的春节,崔久秀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回老家和家人团聚。“虽然除夕想家想到嚎啕大哭,但看到万家灯火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骄傲的、自豪的。”

扎根祖国大地贡献青春力量:在祖国边疆绽放(4)

崔久秀(右一)在设施农业大棚,查看油桃的长势情况。记者 韩沁言摄(资料图)

“刚参加工作时,我最大的心愿是放假回家探亲,但现在我的心愿是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崔久秀说。

“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是崔久秀最喜欢的诗歌,她也常拿出来读一读给自己打气。

“比起付出的辛苦,我收获更多。”先后经历了多岗位锻炼的崔久秀说,我见证了新疆日新月异的发展,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笑容越来越灿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