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交白卷女孩:06年河南女孩高考用双色笔答题
河南高考交白卷女孩:06年河南女孩高考用双色笔答题在电话里老师没说什么太详细的话,只是说要让蒋多多去一趟学校。她还以为女儿的成绩出来了,结果老师的话让她白高兴一场。为什么这个女孩要故意违规,只想要考到0分呢?当然,蒋多多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举动,自然不可能不受到学校的关注。那天蒋母蒋树莓正在地里卖力地干活,一通电话让她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拿起手机一看,是班主任。
十六年前的高考考场上,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农村女孩无视高考作答规则,用两个颜色的笔答题。并且反顺序四科倒写近8000字评击高考制度,全是自己的一腔怨气。而且,她有的科目还交白卷,不写自己的本名,而是颇为挑衅地故意用笔名写到密封线外。
我们知道这样会使成绩作废,所以她总分一共才114分,但是这个女孩却十分不满意,因为她的目标是0分。
高考,对于大部分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来说,是一次验证自己辛苦十几年读书结果的时刻。
它既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又能摧毁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多人眼里高考就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条重要之路。
为什么这个女孩要故意违规,只想要考到0分呢?
当然,蒋多多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举动,自然不可能不受到学校的关注。
那天蒋母蒋树莓正在地里卖力地干活,一通电话让她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拿起手机一看,是班主任。
她还以为女儿的成绩出来了,结果老师的话让她白高兴一场。
在电话里老师没说什么太详细的话,只是说要让蒋多多去一趟学校。
当天蒋多多并不在家里,她在叔叔家,第二天蒋妈妈就给蒋多多打电话,说学校让她去签个名。
这个时候,曾经在考场上满怀不屑的女孩却有些慌了神。
第2天蒋多多见到班主任,班主任非常冷淡地给了她一份《学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书》,并要求她签字。
蒋多多向班主任讲了事情的经过,班主任狠狠地将她批评了一顿。
在班主任看来教育制度的事情,一个小孩子是根本就解决不了的,而蒋多多的行为无疑是非常幼稚的,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这下没大学会要她了。
蒋多多被班主任批评一番以后,本来就有点慌的她六神无主。
于是她只好请求班主任能够给她指条明路,班主任也非常的忧虑,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这蒋多多只好拜别了班主任。
关注蒋多多本是南阳市八中高三的学生,她在高考试卷上写满了对教育制度的不满,而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各科成绩为0分。
自己写在试卷上的观点能被引起重视,但却没想到最终不仅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反而被以“零分女孩”被媒体关注。
7月8日9时的时候,蒋庄村刚刚下了一场大雨,田野里都是湿漉漉的,踩上去留下一行深深的脚印。
此时的蒋多多正和母亲蹲在芝麻地里吃力地拔草,被她拔过的地方慢慢露出她的身影,她满头大汗,两手泥浆。
母亲无奈地说道:“再不把麦苗和野草除去,就要撂荒了!”
在农村,每家都有几亩田地要耕种,蒋多多家也同样如此。但是只耕地是养不活全家好几口人的,于是将爸爸便出去卖保险。
而家里田地的收入最多只能供养一个孩子上学,所以蒋爸爸为了孩子们挣钱更加努力。
同时蒋妈妈和蒋爸爸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予在蒋多多和姐姐的身上。
但是现在蒋多多让蒋妈妈和蒋爸爸的希望落了空,而且每天都会有记者找到他们家里来采访,蒋妈妈也一直在抱怨:
“这几天,我们刚一下地,就有记者找到田头,地里该干的活一点都没干。”
蒋妈妈的话,说出来了农村人的无奈。
在乡亲们的眼里,蒋多多已经成为了村里面的名人。
蒋庄是一个只有150多人的小村庄,而蒋多多因为叛逆,让自己出了名,每天都会有三四波的记者到他们家里来光顾。
对于这一点,蒋多多并不在乎名人的虚名,她只是希望记者能够明白自己思想所想传达的意思。
刚开始,蒋多多非常高兴能够一口气说出心中郁结已久的心事,然而不久后她就感到无所适从。
而现在她以这样的方式将所有的思想全部说了出来,虽然得到了各种媒体记者们的关注,但是面对镜头的时候,她还是会不适应。
她也抱怨道:“每个人都要问我相同的话题,每天我都要重复好几遍过去,过去每天只说20句话,现在几乎把几年的话都说完了,我现在特别烦。”
但是来到女孩家中的不止是记者,还有无数蹭热度的。
刚开始的时候女孩的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登门拜访,送了她一些学习用品。
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奔向她的家,送什么的都有,有一次有人要给她钱,蒋多多却突然爆发了,死活不要。
最后还是她逼着母亲将那些人送走,她才冷静下来。
因为对她来说,如果是送书本或者是作业本,那么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她非常乐意接受。
但是对方直接送钱的话,那么就像是在对她进行侮辱一样,她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对于蒋多多自己而言,她逐渐地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悲哀的人。
原本是想通过考试违规引起媒体的关注得到重视她所反应的问题。
但却没有想到最初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让她引起了媒体们的被动关注,给她的生活造成困扰。
对记者们询问的时候,蒋多多总是非常坦诚地回答道,自己的违规是早有预谋的。
因为之前她在学校的时候,就曾经向老师提出过对高考的建议,但是却遭到了老师的拒绝与批评。
热爱写作的蒋多多,在高二下半学期的时候,她尝试写过几篇小说,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甚至她的小说还曾经被报社发表过一小段,所以对她而言影响非常大,她当时也将所有的兴趣转移到了写作上面,希望能够发表出书。
那段时间蒋多多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写小说上面。她利用自习课、课间、饭后,甚至是中午午休的时间来写小说。
她说如果是写作的话,下午上课就会特别有精神,如果不写的话,下午上课就会昏昏欲睡。
而且她写的速度非常的快,一天可以写1万字,写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遍就写好了,很少修改。
而且她很有自己的思想每部小说都是自己原创的,从来不会去看别人的小说和抄袭别人的小说。
在她看来写作就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所以她连续写了《开学伊始》、《天凉好个秋》、《魂断北京城》、《睡美人,复仇记》等多部小说。
她对写小说的痴迷,直接导致她慢慢地开始忘记学习,家里的作业本上翻开,基本上全部都是她的作品。
当老师看到这些以后,不仅没有夸赞她的文才好,反而对她越来越严格,甚至是没收和销毁她的作品。
并且直言那是在耽误她的青春和时间,还给她的作品批为“乱七八糟看不懂的东西”,这让她一度非常的反感学校和老师,但她只是一个学生。
后来高三的时候母亲担心她的成绩,于是便要求她不要再写了,蒋多多才有所收敛。
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临近毕业的时候,她还有出书的计划,但是因为高考违规事件的发生,让她的计划出现推迟。
但不管怎么说,她一直都是非常反对现有的教育制度,因为她觉得教育和制度束缚了自身的发展。
她觉得老师没有尊重她热爱写作这件事,还有她对高考制度也非常的厌恶,她觉得那是不公平的。
所以才会在高考的时候,在试卷上面毫不留情地写上了对教育和高考制度的不满。
当时在高考的时候,蒋多多发泄完自己,瞬间觉得非常轻松,但是没过多久她的压力就来了。
因为蒋多多的父母希望蒋多多能够像姐姐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来回报他们的辛苦。
在这个小村子里面,大学生也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蒋家的大女儿,所以父母非常的渴望,蒋多多也能够考上大学。
父母都希望能陪着孩子走过人生最重要的高考旅程,蒋爸爸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蒋多多却不让父亲去考场,却没想到父亲第2天还是偷偷地跟了过去,远远地站在考场外面看着蒋多多,希望蒋多多不会出现意外。
等到所有考试结束以后,其他的孩子都在跟父母讲着今年的高考的水平如何如何,能拿多少分等等问题。
蒋多多的父亲听了也觉得心痒痒,但是问女儿却处处碰壁——女儿总是回避他。
她只给父亲说了一句:“考上是不可能了,我自己自有打算。”
逃避蒋多多能够从父亲的眼神当中看出父亲失望的样子,她内心感到非常的愧疚,也很有压力。
当时的她并不担心会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她只是担心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自己的父母。
高考之后有很长的时间是空闲的,做了错事的女孩不愿见到父母期待的眼神,她想自己可以做暑假工赚钱。
其实蒋多多在学校的时候就考虑到后面的这些事情了,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她就开始了偷偷攒钱,想要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计划。
父母当时每个月只会给她100块钱的生活费,省吃俭用的话她还能够存一点钱,而她也积攒了200多块钱用来当做打工的路费。
志愿填报结束的那一天,蒋多多就坐车去了郑州。她要去找正在读大学的姐姐。
到了姐姐的学校,她向姐姐诉说了自己的作为,并且跟姐姐说自己想要出去打工。
姐姐听完蒋多多说的话以后,先是将蒋多多批评了一顿。
在姐姐看来蒋多多都是非常幼稚的,但奈何自己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妹,只能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蒋多多不要一个人出去打工,太危险了。
但是此时叛逆的女孩哪能听得见别人的劝说,她执意要走,没人能拦住。
她决定去山东,火车到站后,看着人来人往,她才开始感到害怕,她不敢乱走,僵硬地在车站坐着,第二天才鼓起勇气走了出去。
她在菏泽市区到处寻找小广告,希望能够找到工作。
但是连着好多天蒋多多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身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的她感到非常的绝望,只好失望而归。
6月28日上午8:00的时候,河南商报报社接到了一个南阳女孩的电话。
在电话里面女孩哭诉自己高考总分114分,已经连续离家出走几十天了。
正当记者想要继续询问的时候,那边的电话却挂断了,在打过去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无人接听。
记者非常关心女孩的状况,但却没有办法联系到女孩。
直到9:30的时候,电话再次响起,传来女孩的声音,询问下才知道原来是女孩电话卡上没有钱了,只好去南阳市街头的公用电话亭。
好心的记者与她约好了见面地点,当天下午,记者终于看到了给她打电话的女孩。
她看起来过得非常艰难,身上被晒得很黑,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手中却抱着书本。
蒋多多后来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事情经过,并且还向记者说道,
她向家里联系过两次,第1次的时候妈妈非常的焦急,但是她没有向妈妈说明高考真相。
第2次跟家里联系是6月24日的时候,那天蒋树莓给女儿打电话,说学校班主任找她,让她赶紧回去。
后来就是班主任让她签字,蒋多多拿出来给记者看。
回家蒋多多害怕回家,她担心父母知道真相以后不会原谅她,后来还是在记者的劝说下,蒋多多才回了家。
6月29日上午,记者陪蒋多多回家,蒋树莓知道女儿要回来了,还特意去用小麦换了几个小西瓜。
当记者跟蒋树莓讲起女儿的事情的时候,蒋妈妈泪流满面。
她一直都是希望多多能够好好学习的,就算考得不好,她也愿意让多多复读一年,砸锅卖铁也会供她上学。
但是没有想到多多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仅让父母失望,还毁了自己。
蒋树莓表示自己非常不理解女儿的做法,她很难过地说:
“多多希望我们理解她,但她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吗?“
“原本还打算让多多复读一年,但现在多多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恐怕再也没有别的学校敢收她了。”
“现在的她知道错了,虽然不敢直接向我们表达,如今,我也不想给她太大的压力。”
由此可见,蒋妈妈对女儿做出的事情也感到非常痛心,但事已至此,蒋妈妈知道也无能为力。
终究是疼爱女儿更多一些的,她选择了原谅自己的女儿。
而当时的多多因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不懂事,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没有学历,加上高考零分这个事情,她有很多无法从事的工作,最终也只能回到老家跟着自己的母亲在地里干活。
如今16年过去,蒋多多已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线里,她没有因为那次惊世骇俗的举动突破出身的束缚,而是接受世俗,结婚生子。
由蒋多多之前写作的经历来看,她是有一定的才华的,她如果能够抓住高考的机会,原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完全可以用大学的时光给自己争取更大的天地,却因为一时幼稚,毁了自己的人生,不知道在她心里,有没有深深的遗憾和后悔。
结语所以,做人不能太任性,尤其是在人生重大决策面前,更不要“一意孤行”,因为人生是条单行线,没有后悔和重头再来。
-完-
编辑 | 阿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