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博会签约单位,进博会专家谈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
上海进博会签约单位,进博会专家谈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劳帼龄认为,进口博览会同时也是企业的重要宣传窗口,这个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会敦促企业“加班加点”地在革新技术的引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持续“发力”,加之检验、审批等流程的“提速”,越来越多拥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新服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大家见面,“这也给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更多的机遇。”■杨眉 摄与此同时,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参加进口博览会也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看看其他国家带来了哪些“好东西”,琢磨一下该如何转“制造”为“智造”,“我们肯定不会像以前一样,用几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在进口博览会上,更多的企业也能通过学习、借鉴,考虑未来如何以更优质、智慧的产品进行出口”,劳帼龄说,进口博览会是“6 365”、“永不落幕”的展会,而且今后年年都会举办,其带来的延伸效应一定是双方的“齐头并进”。■杨眉 摄而对普通消费者、老百姓而言,借着进口博览会举办的契机,也让一些新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不一般”的展会与以往国际性贸易博览会中进出口双向兼有的惯例不同,而是一个专注于进口的特别展会。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指出,虽然展会谈的是“进口”,其实也在为我国未来的“出口”寻找、积累动力。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
谈的是“进口”,也在为“出口”找动力
劳帼龄认为,召开进口博览会是对全球发出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声音”,意味着中国张开双臂、打开市场,欢迎四方来宾,但从长远来看,有“进来”后也一定会有“出去”。“最近大家一直能收到进口博览会的展品陆续抵达上海的消息,大到德国的龙门铣床,小到百姓的生活用品等等。其实这些产品来到上海、来到中国,意味着生产、销售该产品的企业、厂商也一起来了,同时,相关的政府官员也会来到现场。进口博览会让这些重量级嘉宾来到了上海,看到了中国。”而上海作为全国开放度、包容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能够让来宾在参展的过程中,从运输通关、服务保障等各方面,感受到友好、便利和机遇,“无论是展前、展中、展后的对接、展销、洽谈,其实也给双方搭起了一座桥梁,未来自然会产生无限的可能。”
■杨眉 摄
与此同时,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参加进口博览会也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看看其他国家带来了哪些“好东西”,琢磨一下该如何转“制造”为“智造”,“我们肯定不会像以前一样,用几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在进口博览会上,更多的企业也能通过学习、借鉴,考虑未来如何以更优质、智慧的产品进行出口”,劳帼龄说,进口博览会是“6 365”、“永不落幕”的展会,而且今后年年都会举办,其带来的延伸效应一定是双方的“齐头并进”。
■杨眉 摄
新产品、新服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大家见面
而对普通消费者、老百姓而言,借着进口博览会举办的契机,也让一些新技术、新产品,甚至“新鲜玩意儿”,更快、更方便地走入我们的生活。例如盒马鲜生在国家会展中心的餐厅就引入了最新的“二代单轨送餐机器人”,而负责回收餐盘的机器人也将于11月5日首次亮相。“其实按照惯例,国家会展中心可能并不是盒马的最佳选址范围,但‘四叶草’即将召开进口博览会,吸引的是来自全球的展商、各国政要和国内的采购团,这是一个绝佳的亮相舞台。因此,这是每家企业都想牢牢抓住、展示自我的重要机遇,能够实现多赢的效果。”
■杨眉 摄
劳帼龄认为,进口博览会同时也是企业的重要宣传窗口,这个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会敦促企业“加班加点”地在革新技术的引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持续“发力”,加之检验、审批等流程的“提速”,越来越多拥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新服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大家见面,“这也给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更多的机遇。”
进博会“专家谈”丨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苏宁:进博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选择
进博会“专家谈”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合理扩大消费品进口将带来更多优质产品
进博会“专家谈”丨上海进口商品展示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民: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尽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