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说的鼓励话,家长不知如何鼓励孩子
家长给孩子说的鼓励话,家长不知如何鼓励孩子3. “虽然你……,但我依然爱你”说实话,在比赛的时候发生那样的事情,孩子比谁都难受。而那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安慰。没想到,孩子妈妈比孩子更在乎比赛的输赢。仅仅因为这一次失利就说孩子不是唱歌的料,还不让孩子以后继续学唱歌。这对孩子来讲,无疑是双重打击。而且妈妈的这番话,也会让孩子对唱歌失去信心,还会让孩子对妈妈充满愧疚感。家长希望孩子成功是正常的一种心理,但是我觉得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这才是最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短板,但也一定有他的优点。我们有很多父母都只关注孩子的缺点,甚至把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从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满眼都是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说到自己家孩子就来气。有多少孩子就是在父母的这种比较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直至最后真的成了父母常说的“平庸之人”。2. “失败了也没关系,再来一次”我身边有这么一
文|淘妈
过年期间,和上高二的大侄女聊天,侄女抱怨道“我爸和我妈教育我们只知道打骂,从来不鼓励。长这么大都没听他们怎么夸过我,真是可悲。”侄女说的这番话让我感慨颇深,然后我就找机会和哥嫂说,劝他们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多些鼓励,尽量少批评。哥哥说“有时候我们也想鼓励,但是也不知怎么鼓励,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批评。”其实我也能理解,哥嫂的教育观念还属于传统的那种,平时对现代科学的育儿观念了解得少,所以就导致了想要鼓励孩子却不知如何开口的结局。其实在我看来,只要父母常说这3句话,就能很好地起到鼓励孩子的作用。如果你也不会的话,赶紧学起来了。
1. “你也很好啊,比如你……就做得很好”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和周边的同学、朋友产生比较的行为。当孩子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做的不好的时候就会很沮丧,很自卑。我家娃有一次回家就很不开心,我问他怎么了,孩子说“今天做手工,别的小朋友做的都很好,就我不会做。”在做手工方面,我家娃确实有些欠缺,之前老师也跟我说过。然后我就安慰孩子“没关系的,妈妈知道你做手工有些慢,这可能和平时锻炼的少有关。不过你画画画的好啊,上次送给妈妈的妇女节礼物就很不错。你还会把其中一朵玫瑰花画成心形的,妈妈很感动。”等我说完,孩子明显没那么难过了,又开心地给我说起他当时画画的场景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短板,但也一定有他的优点。我们有很多父母都只关注孩子的缺点,甚至把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从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满眼都是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说到自己家孩子就来气。有多少孩子就是在父母的这种比较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直至最后真的成了父母常说的“平庸之人”。
2. “失败了也没关系,再来一次”
我身边有这么一对母子,孩子从小就学习唱歌,唱得还不错。有一次妈妈带孩子去参加比赛,当时参赛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可能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阵仗”,又有些紧张。上台后,孩子第一句就唱错了,然后就一直站在那里,也不张嘴。主持人问孩子还唱吗,孩子摇头,然后就跑下舞台。此刻的妈妈憋了一肚子火,看到孩子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知道你刚刚干了什么吗?你是来参加唱歌比赛的,竟然嘴都不张,简直太丢人了。我看你也不是唱歌的料,以后也不要再学了。”孩子也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对不起,妈妈。”要知道,孩子当时只有6岁。真的很心疼这个孩子。
说实话,在比赛的时候发生那样的事情,孩子比谁都难受。而那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安慰。没想到,孩子妈妈比孩子更在乎比赛的输赢。仅仅因为这一次失利就说孩子不是唱歌的料,还不让孩子以后继续学唱歌。这对孩子来讲,无疑是双重打击。而且妈妈的这番话,也会让孩子对唱歌失去信心,还会让孩子对妈妈充满愧疚感。家长希望孩子成功是正常的一种心理,但是我觉得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这才是最重要的。
3. “虽然你……,但我依然爱你”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因为孩子某件事没做好,或对孩子某方面表现得不满意就告诉孩子“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讲,这就犹如是一把利剑,会严重伤害到孩子。哪个孩子不犯错,不闯祸,仅仅因为这个就把孩子推开,或者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真的太愚昧了。
看过《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的家长应该都知道,大卫光屁股跑出去,打碎了家里的花瓶,挖鼻孔,玩食物……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妈妈对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大卫,不可以”。但是最后妈妈还是会说“大卫乖,我爱你。”你看,即使大卫犯了很多错,妈妈不喜欢的只是大卫的这种行为,但不会因为这些就不爱孩子。钱志亮老师说“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改变孩子最大的一股力量。”如果一个孩子能有这样的感受:不管我表现如何,我爸爸妈妈都还是爱我的。这样孩子才会充满安全感,更有勇气去面对一切。
淘妈说:其实每个孩子都像大卫一样,会做错事情,会让父母很头疼。但是父母别因此就否定孩子,打击孩子,甚至说出“不要你”这样的话。对孩子多点耐心,多点理解,多点鼓励,孩子就有足够的动力朝积极的方向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