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央视新闻主播都和它上演了一出这个字你熟悉吗?认识吗?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字前不久

小编每天致力于挖掘最劲爆、最新鲜的消息

今天将给大家带来什么呢?

读字、认字、赏文化

(敲黑板、划重点↓↓↓)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1)

这个字你熟悉吗?认识吗?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字

前不久

央视新闻主播都和它上演了一出

“最熟悉的陌生人”

硬生生地把鄠(hu)邑区误读成鄠(e)邑区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2)

不仅如此

西成高铁票也来凑热闹

闹了一个大笑话

将“鄠邑”被写成“哙邑”

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3)

敦煌莫高窟

众所周知,鄠邑区(原名户县)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位于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是中国有名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中华诗词之乡,独特的历史地位定位了它深厚的文化,鄠(hu)字就是它汉字文化的具体体现。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4)

在鄠邑区的历史上,“鄠”用了两千多年,而“户”字仅用了50年,如果把“鄠”字放弃了,失去文化的传承有些可惜。“鄠”字虽然难写,但并不是生僻字,而且“户”并不是“鄠”的简化汉字,改名“鄠邑区”并不是恢复繁体字,是真正还原历史上的鄠(hu)县,是真正意义上的还原本真。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5)

按照传统的说法,户县在夏代为扈国,殷商为崇国,西周为丰邑,秦国改“扈”为“鄠”,西汉置县。鄠县首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则应为西汉所置,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钱坫《新斠注地理志》卷二、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卷三、汪远孙《汉书地理志校本》卷上、吕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汪士铎《汉志志疑》、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陈澧《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杨守敬《汉书地理志补校》卷上均无异词,所以《辞源》主张汉代置县(第四册、页3119)。谭其骧院士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朝图未画“鄠县”。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之李晓杰撰《先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未见“鄠县”。西汉置鄠县,东汉因之,三国魏、西晋、北朝、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一直因袭不改,到1964年改户县为止,“鄠县”一词至少使用了两千年(从西汉末算起)。历代典籍关于“鄠县”的记载十分丰富。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6)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7)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8)

不仅如此,而今的西北大学博物馆顶层历史馆与丝路遗珍馆之间珍藏着一副精美的敦煌壁画复制品,壁画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鄠(hu)县这个地名百年前都曾使用过,其实“鄠县”使用了2000年,“户县”才使用52年,两字相较,高下昭然若揭。当初将“鄠”作为生僻字处理而改成了“户”,方便了广大民众,具有积极意义;如今已迈进信息化时代,电脑普及,作为县名专名的“户”字之使命业已完成,“鄠”已是规范的“较常用”汉字,且13画的笔画也不算多。故主张顺应户县民意,趁此撤县改区的东风,恢复使用“鄠”字。

(据了解,2017年10月14日至11月17日,为纪念西北大学建校115周年,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巡回展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圆满举办,为纪念双方愉快的合作,敦煌研究院特留赠“千手千眼观音”、“文殊变”、“普贤变”等三幅精美壁画复制品,现悬挂于博物馆顶层历史馆与丝路珍遗馆之间,此壁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鄠县”两字。)

西安户县历史:百年前使用过的(9)

一直以来,在公开场合或正式报道中,经常会出现把鄠(hu)邑(yi)区误读成鄂(e)巴(ba)区的名字,大家都只是一味的取笑他人。试问,当别人都不认识你的时候,还会懂你的文化吗?

因此,文化需要传承,汉字文化更需要传承。户县撤县升区“鄠邑区”名字是正确,它不仅仅是剑走偏锋,一站成名,更是将汉字文化,从“鄠邑”二字响起,又是给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画上了重要的一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