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家长洗脚的感言:孩子主动给妈妈洗脚感动妈妈
孩子给家长洗脚的感言:孩子主动给妈妈洗脚感动妈妈如果家长带头示范不孝,又怎么期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变成一个孝顺的孩子呢?关于孝顺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那么等他们长大了,恐怕受到伤害的还是家长本身。当家长在孩子的爷爷奶奶面前表现出不尊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正在潜移默化的受你影响呢? 对于这个广告体现出来的思想,大家心知肚明,不用我多讲。广告中妈妈的这一行为,早就胜过了说出的千言万语。孩子不必听父母唠叨,只要亲眼看到这种行为,必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说,还是那句话,上行下效,父母做出什么样的榜样,孩子就会学成什么样的品行。现在,关于孝顺的话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所有的家长都在辛苦地为孩子付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呢?
文|卷子爸
相信有一个电视上的广告大家都很熟悉。
画面上,妈妈给儿子洗脚。过了一会儿,当妈妈走出屋子不回来之后,儿子出去寻找妈妈,结果看到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
孩子非常感动,自己立刻去打了一盆水,端给妈妈洗脚。妈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对于这个广告体现出来的思想,大家心知肚明,不用我多讲。广告中妈妈的这一行为,早就胜过了说出的千言万语。
孩子不必听父母唠叨,只要亲眼看到这种行为,必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说,还是那句话,上行下效,父母做出什么样的榜样,孩子就会学成什么样的品行。
现在,关于孝顺的话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所有的家长都在辛苦地为孩子付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呢?
当家长在孩子的爷爷奶奶面前表现出不尊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正在潜移默化的受你影响呢?
如果家长带头示范不孝,又怎么期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变成一个孝顺的孩子呢?关于孝顺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品质,如果不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那么等他们长大了,恐怕受到伤害的还是家长本身。
让我们来看下“孝”字的结构。这个字下面一个“子”字,上面一个“老”字,代表着孩子背负老子,但是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如今更多的却是老子背负儿子。
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就像欠了孩子的债,不断地为孩子付出。
每当孩子伸手向自己要东西的时候家长付出得是那么自然,而且习以为常。孩子也会感觉到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自在。
如果他们没有钱了,朝父母要的时候,那种态度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如果父母没有钱,他们就会大吼,感觉父母对不起自己。在当今社会上,有很多的“啃老族”,他们啃得是那么理直气壮,啃得是那么理所应当,丝毫没有羞愧的感觉。
有的人都几十岁了,还在依靠父母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富二代”、“啃老族”成了这个时代的特色产物。
但是,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时,还有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在一旁眼红得不得了,感叹自己怎么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
作为父母,当我们辛苦付出的时候,也要想到自己的老人。他们同样为我们的一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儿女应该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
家长应当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这一点。
关于孝道,涉及了两个方面。传统的“孝道”本身就在要求回报。
子游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句话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那意思就是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奉养父母的就是孝了。可就是狗、马也都能有人饲养它们。如果对于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去以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位大圣人的话,从中表现出如下几层意思:其一、孝包含了“养”和“敬”两个方面,孩子不仅仅要在物质上奉养父母,同时要尊敬父母。其二、“养”与“敬”,其“敬”更是孝之根本。
所以,家长在孝敬自己的长辈时,包括从物质上的奉养和对精神上的尊重。这一点不是一天两天做到的,而是长期以来一直要坚持下去的。
孩子每天和父母相处,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到这一点,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他们看到父母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自然会学习,学着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就会感到爱自己的父母,尊敬家长,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而孝,就是从生活的小事中逐步得到体现,然后再贯穿到孩子的思想中去的。
那么家长如何教导孩子意识到“孝”的重要性呢?
1、家长要让子女懂得回报如果家长如果表现出无私而不求回报的样子来,孩子也就没有了回报的意识。他们会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对于父母尊敬的意识,对于家长奉养的品行,也就会渐渐地消失。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不孝。可能我们并不需要孩子来为自己做些什么,但是最起码,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尊敬自己。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连自己的家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谈得上尊敬别人呢。一个不懂得尊敬别人的人,在社会上又怎么立足呢?
2、不要让全家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现在的孩子可以说生活条件不仅无比优越,就连精神上也受到了重重呵护。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差把天上的月亮都给摘下来。假设这一事情可以办到,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父母愿意去做。
如果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家长要行使管教的权利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赶紧充当救兵。他们纷纷出马为孩子说情。
这就会让家长左右为难,下不去手管教孩子。
想一下,当全家都围着孩子转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把自己的地位抬得高高的,他们一切都接受得那么理所当然,他们的思维习惯就是,你们为我做了什么,而不是我能为你们做什么。
有了这种思想,他还会孝顺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大学》所言:“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而我们更了解另外的一句俗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就是奉行孝道最好的榜样。
这两句话联合起来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只要顺序对了,也就不会出问题了。家长先学会孝敬自己的父母,时时刻刻注重尊敬老人,那么等孩子长大之后,会在父母的影响之下,重新演绎“孝”这一词的深刻含义。
作者简介:
自媒体笔名:略懂先生、卷子爸、安徒生二世。
出版家庭教育类图书有《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放养”你的孩子》、《诺贝尔师训》、《美国总统家训》等。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