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教育成为焦虑的原因(你还相信教育改变命运吗)
莫让教育成为焦虑的原因(你还相信教育改变命运吗)截至2021年已经毕业2758人,全部考取了本科学位,其中硕士912人,博士177人。除了清北复交等国内名校,还有许多学生在莱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巴斯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19年来,国华纪念中学从一所“神秘的”学校,成为了坊间口耳相传的头部牛校,共接收了3405名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不过,就在广东碧桂园学校西南方向2公里左右,碧桂园总部旁边,还有一所不太为人所知的高中——国华纪念中学。2002年,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和女儿杨惠妍拿出了自己几乎一半身家,共计2.6亿元,创办了这所学校。学校的“福利”很诱人,入读的学生不仅学杂费全免,生活费、假期往返交通费也都由学校承担,甚至还会出资支持学生读完本科、硕士,乃至出国留学。据悉,每位学生在读期间,差不多要花费25万,学校每年运转的费用更是已经达到了6000万。
看点 一所免费培养寒门子弟,甚至出资支持到大学毕业的高中,最近受到教育圈注目,这所学校就是国华纪念中学,由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和女儿杨惠妍创办。19年来,学校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生,毕业后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为何学校如此不计成本培养学生?毕业生又是怎样获得优异的成绩?跟着外滩君一起深入了解,这所学校背后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教育故事。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Luna 编丨Amanda
提到广东和碧桂园,或许很多人会想到广东碧桂园学校。在今年,学校也突破大藤,有一位学子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无条件录取。
不过,就在广东碧桂园学校西南方向2公里左右,碧桂园总部旁边,还有一所不太为人所知的高中——国华纪念中学。
2002年,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和女儿杨惠妍拿出了自己几乎一半身家,共计2.6亿元,创办了这所学校。
学校的“福利”很诱人,入读的学生不仅学杂费全免,生活费、假期往返交通费也都由学校承担,甚至还会出资支持学生读完本科、硕士,乃至出国留学。据悉,每位学生在读期间,差不多要花费25万,学校每年运转的费用更是已经达到了6000万。
19年来,国华纪念中学从一所“神秘的”学校,成为了坊间口耳相传的头部牛校,共接收了3405名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
截至2021年已经毕业2758人,全部考取了本科学位,其中硕士912人,博士177人。除了清北复交等国内名校,还有许多学生在莱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巴斯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如此不惜下血本培养学生,还让学生免费入读的国华纪念中学,究竟是怎样一所学校?学校的毕业生们又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呢?这让外滩君不禁好奇起来。
正好就在前几天,碧桂园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电影,三位主角正是国华纪念中学的校友,他们三人目前都在不同领域活跃,但也有一个共同点,也是国华纪念中学的特点——曾经,他们都差点因贫辍学,是国华给了他们继续读书的机会。
生活在甘肃乡村的白刘黎,和哥哥、姐姐都是被收养的孤儿。五岁养母过世,养父一把剪去了她的长发,整个人也深陷丧妻之痛。再后来,养父也在一个暑假因病去世,家中积蓄所剩无几,上学成了奢望。
出生于湘东南的黄华庚,父亲早逝,妹妹残疾,全靠母亲一人负担全家的生活。即便黄华庚在假期帮忙卖冰棍、卖鱼,他仍然买不起基本的书本的文具,更别提高中的学费了。
来自四川达州乡村的贾配洋,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兄弟二人跟着爷爷一起生活。爷爷有时会和贾配洋讲起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往事,但贾配洋心中想的,都是未来要去太空,把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找回来。可是他这样的留守儿童,走出大山都是难事,还谈什么上太空?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三人,国华纪念中学从创办之初,就想要尽力改变像他们这样的孩子的人生。近来,“寒门难出贵子”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而国华纪念中学就是“不信命”,希望能够给这些出身贫寒的孩子更多人生选择。
国华纪念中学校碑
深入到日常,国华纪念中学也不是让学生只靠高分来获得高等学府的青睐,而是从精气神、思考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着手,让这些走出大山的孩子真正脱胎换骨,亲手改变命运。
孔子的“有教无类”,在这里真实上演,也让人看到无数“教育改变人生”的真实故事。
改变命运的九块钱,
成为了代代相传的薪火
要说国华纪念中学的起源,那就要一直追溯到创办人杨国强的青少年。杨国强出生于广东顺德北滘镇。家中兄弟姊妹加起来有足足八人,他排行老六。
家中没有余财给孩子们全部置办新衣,杨国强18岁前,从来没有穿过一双新鞋,都是穿哥哥们穿剩下的。
等到该上高中的年纪,杨国强连七块钱的学费都出不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辍学。但是杨国强平时学习努力,成绩也优异。学校惜才,实在不忍心看到他就此辍学,不仅免去了他七块钱的学费,还为他争取了两块钱的助学金。
如今,这九块钱看起来不算什么,但在当时,正是因为这九块钱,杨国强才能完成高中学业,也正是因为高中的学习经历,他才能开启自己此后人生的新方向。
他先在哥哥的帮助下,成为施工员,然后是泥瓦匠;后来因为头脑灵活,组织人力能力强,成为了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再后来,就是创立碧桂园,跻身产业大亨。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
虽然已经实现了人生飞跃,但是杨国强从未忘记自己获得成功的基础——知识和教育。待到功成名就时,他仍然想给更多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孩子,改变人生的“九块钱”。
为了纪念兄长杨国华,学校取名为国华纪念中学,选址就在杨国强的家乡广东顺德。
在《国华纪念中学立校缘起》中,他如此写道:“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
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不低,有笔试和夏令营面试两轮考核,全都合格才能获得入学资格。每年,面向全国几十个省份,和各地合作,招收200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庭经历,讲来都让人感叹“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
比如2015级的王发银,六岁时母亲因为走失受伤而离世,一年以后,父亲摔伤后中风,因病离世。自此,他就在亲戚家流转。最终,好心的二姐和二姐夫接纳了他。可即便姐姐、姐夫全年无休地工作,还是无力供王发银上高中。
王发银谈自己获得入学资格
还有2016年入学的小宁,三四岁起就被同龄人嘲笑没有亲生父母,几次离家出走以后,养父拿起斧子吓唬她,“再跑就真不要你了”。而更窘迫的还是生活,几亩薄田加上低保,家庭每月收入最多不过五六百元。有一次,饭卡只剩40多块钱,小宁撑了一个星期,饿到课间只能趴着。
小宁在学校展露笑颜
但分文不取的国华纪念中学给了他们继续求学的机会。从纸笔、课本、电脑等学习用具,到牙刷、洗发水等生活用品,再到十三套各类样式的校服、假期往返的交通费,都由学校承担费用。学校甚至还每月给学生零花钱,让他们能生活得更有自尊。
课桌配备了电脑
更令人惊讶的是,不仅是高中阶段,如果学生还顺利考入大学,那么学校还会一路支持他们读本科、硕士,甚至是出国留学。
而且,学校也并不要求学生日后归还这些钱,唯一的要求都写在入学后的一份“道义契约”上:承诺在未来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回报社会。
这份契约不具法律效益,但却在孩子们心里也埋下了传递温暖和感恩的种子,并且贯穿他们此后的人生。
道义契约
未来不靠出身,不靠一味苦学,
而是充盈的内心
那么,这所给予许多贫困学子希望的国华纪念中学,实际的生活是怎样的?
现在正在高二的陈彦炎就这么盘算过自己一天的安排:
6点起床,12-14点午休,11点睡觉;
除了日常课程,还有早读和晚自习;
下午有固定的体育活动,食堂有时会轮到自己值日,博览厅还有纪录片播放;
此外,还有兴趣班、社团等活动也不能落下。
在学习之外,学校对学生的生活要求也很严格,整理内务时,甚至要求学生学会将被子叠成豆腐块;每天下午有1200米集体跑操,每周还有万米长跑。
这么多要求,有些听起来甚至还有些不可能,和当下许多声音提倡的“更宽容和快乐的学习环境”似乎也背道而驰。那么学校为什么一定还要让学生吃这些苦?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评价国华纪念中学这所学校?”
从不少回答中,不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国华纪念中学教育学生,不是靠看重成绩和分数,而是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再教他们知识和学习方式。
在国华,新生的第一堂课不学新课,而是由校长季德华给他们上思齐课。根据走访调查,在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有九成表示,这是自己对学校印象最深的课。
思齐课,顾名思义,取义自“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课上,季德华讲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院士,也讲过法国皇帝拿破仑,还讲过美国总统林肯的生平。
有学生听完后想到,原来出身糟糕的人也可以拥有梦想;有学生毕业多年后,早就忘记了课上讲的内容,但是每每遇到事情,脑子里却自然有了方向和章法,心里也不缺勇气。
除了思齐课,每周的万米长跑也是国华不得不说的特色活动。其实不仅仅是外人,就连国华的新生们,在听到每周要参加万米长跑的消息时,也都是面面相觑,心里满是问号:一万米有多长?我能跑完吗?我不想做运动员,也一定要跑吗?
很快,他们就会自己找到答案。
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总长400米,一万米就是整整25圈。每个学生在入校一个月后,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都能坚持跑完一万米。
不管以后想不想做运动员,每个学生都要参加。
学生早已形成每周1万米的长跑习惯
为什么?这或许是所有人心中更大的疑问。而这就要追溯到万米长跑的前身。
2002年国华第一年开学,就已经有了课间跑步的传统,但是老师们发现,有些学生为了能够早点回去学习,会偷偷少跑两圈。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老师们把跑步终点设在了学校旁边1000米处的小河边,学生必须跑到河边打卡才算作数。
那时的学生也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回答说:“在这里,我不担心你们不学习,就怕你们光学习了。”
有很多学生后来都把万米长跑看作学习和生活的缩影。手脚酸痛,喘不上气,甚至也想过偷懒和放弃,学习也是一样,被知识点连番轰炸的时候,被作业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放弃总是比坚持更简单。
但如果从来没有坚持过,又怎会有勇气选择呢?
除了坚持,学习、人生和万米长跑之间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共同点:不管何时,这条路上总会有支持你的人。
每到高考季,高一高二的班主任都会提前叮嘱学生,在跑道上遇到学长、学姐,特别是看到他们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喊一声“加油!”
而当高一、高二的学生步入高三,当他们也面临高考的压力,身边也会有新的学弟、学妹为他们声援。
走出自卑、内向的过去,
迎接多样的未来可能
就像前面说的,国华的学生都来自贫穷的家庭,虽然他们能够入学,就说明自身的成绩和学习并不差,但很多学生的性格明显还停留在自己原来的家中。自卑、内向、沉闷,是这些孩子刚入学时,特别明显的共同特点。
但成绩一直都不是学校和老师最在意的东西,就像开学的“思齐课”给他们展示了家乡以外的世界一样,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更要开阔自己的眼界。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未来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很巧的是,学生们刚入学时就会填写一张表格,要写上自己未来想去的学校、想学的专业、想从事的职业。这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写,自己未来想成为一位老师或者医生。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两个职业是这些孩子之前接触最多的两类人:
上学时要和老师打交道,老师便是他们在学校最亲近的人,是他们心中的榜样;
还有的家庭是因病致贫,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就成了他们眼中的天使,是他们向往的模样。
有位工作多年的班主任说道:“孩子们的这种理想很纯粹,但未必是真正适合他们的道路。”
所以,国华也不遗余力地在学校内外为这些孩子提供了体验世界的机会。
国华讲坛就是其中之一。学校经常请到知名大学的教授为学生带来主题演讲,也会请到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专业人士分享学科情况,以及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前从没听说的东西,也许就会成为点亮学生兴趣的灯。
有一次,学校举办了一场天文主题的分享,有学生第一次听说虫洞,第一次知道外星人,第一次了解了暗能量……
虽然分享只有一个半小时,但他的心已经被未知的宇宙深深吸引。多年后,他告诉老师,自己即将去欧洲学习宇宙学。
老师自己也不太明白宇宙学具体是研究什么的,但是听他说到那个影响了自己的讲坛分享,也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他会选择这么特别的专业去研究。
此外,高一高二的学生还会完成研究性课题,还有各类社团、兴趣班、实践活动等着学生去体验和探索。
学校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个社团、三十多个兴趣班,覆盖了音乐、体育、美术、文学、科技等领域,也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门,乐器或者是其他工具都由学校提供。
于是,这些来自乡村或是大山孩子,也有了机会在爵士舞中体会身体的律动,在古筝课上感受音乐的情感,或者是在科技节上用简单的材料拼出能自主前进的小船……
姬晨阳在国华就读时,就曾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学到焰色反应以后,就在考虑能不能做出彩色火苗的蜡烛。
他的计划是把能够产生不同焰色反应的金属元素注入蜡烛芯,这样燃烧的时候就能产生不同颜色的火苗。经过和小伙伴一起反复试验,他们最终做出了几十种颜色的蜡烛。这个因为灵光一闪而诞生的小发明,还给他带来了创新奖项。
后来,姬晨阳选择深入学习经济学,如今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但当初学习化学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是他一直在坚持使用的。去年,他还申请去到农村一线,在真实的乡村中做好自己的研究,也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孩子通过三年的学习,不仅体验到了更丰富的生活,也在各种体验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有的想做航天工程师,有的想研究人工智能,有的想做律师,也有人想回到乡村,做扶贫工作……
曾有统计显示,国华培养一名学生,差不多要花费25万。也有人问过,用这样的高价培养这些山村出来的孩子,值得吗?
杨国强回答,如果国华纪念中学能够培养出王选、袁隆平这样的学生,花一千万都是值得的,无论花多少钱,无论我们给予学生多大的帮助,都是希望他们能够成才,成为栋梁之材,朝着这个目标不惜代价。
就像他希望的那样,很多学生没有把入学时签的那份契约当作白纸,而是牢牢记在心间。已经毕业的校友,不仅还和国华保持联系,还在尽自己所能传递爱心。
有创业公司的CEO不给自己置换新房,反而给山村小学筹备各类物资;有走出大山的孩子又回到大山,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用知识改变下一代的未来;有资深律师在上海为广大湘籍在华东地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国华学子这样代代传承的善意与托举,正印证了那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1.佛山市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 官方公众号
2.碧桂园国华纪念中学微电影《国华的孩子们》
bilibili/video/BV1Ma4y1W7BC/?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3.#一所改变命运的免费高中#
share.api.weibo/share/272786845.html?weibo_id=4718760369849096
4.国华纪念中学第十四届科技节全天回顾-2021.5.4
b23/exAw3Cv
5.这所免费高中,专为贫困学子改变命运
mp.weixin.qq/s/qsb7q10y7Af6gL_a2kBovg
6.国华纪念中学体育课
v.youku/v_show/id_XNDE4Nzc4MzI4.html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