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的哪些功能是卫星通信?为何手机厂商纷纷强调卫星通信
手机中的哪些功能是卫星通信?为何手机厂商纷纷强调卫星通信早在华为Mate50发布之前,其官方介绍就曾提到,这次将会带来通讯技术上的新突破,并用“向上捅破天”来形容这次突破,还高调地称之为“十年里程碑”之作。为啥卫星通信突然就变得一夜爆火了?而此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也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卫星通信是iPhone 14量产前的测试项目之一,苹果已完成卫星通信功能的硬件测试。紧接着,刚刚发布的苹果iPhone 14也确实宣布支持卫星通信功能,根据相关描述显示,用户使用iPhone 14 Pro可实现15秒左右发送一条信息,而在光线充足的树下,需要1分钟的时间。而作为苹果卫星通信功能的合作伙伴,卫星通信公司全球星的股价在过去六个月内飙升逾80%。甚至其也表示,已与投资银行高盛接洽,预计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融资。
文丨张丽娟
来源丨投中网
华为率先兑现了余承东所说的“捅破天”的技术,其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50系列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
这应该也是华为Mate50系列手机目前看起来最大的亮点之一。
而此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也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卫星通信是iPhone 14量产前的测试项目之一,苹果已完成卫星通信功能的硬件测试。
紧接着,刚刚发布的苹果iPhone 14也确实宣布支持卫星通信功能,根据相关描述显示,用户使用iPhone 14 Pro可实现15秒左右发送一条信息,而在光线充足的树下,需要1分钟的时间。
而作为苹果卫星通信功能的合作伙伴,卫星通信公司全球星的股价在过去六个月内飙升逾80%。甚至其也表示,已与投资银行高盛接洽,预计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融资。
为啥卫星通信突然就变得一夜爆火了?
为何手机厂商纷纷强调卫星通信?早在华为Mate50发布之前,其官方介绍就曾提到,这次将会带来通讯技术上的新突破,并用“向上捅破天”来形容这次突破,还高调地称之为“十年里程碑”之作。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直接将该功能具象化为,当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下,可通过畅连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出,与外界保持联系,并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
为了实现卫星通信功能,华为Mate50系列将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通过北斗卫星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实现了卫星通信,并支持最新鸿蒙3.0系统。
但其实,卫星通信功能至于手机而言并不是多新鲜的事,反而最近正在频频见诸于报端。
谷歌方面就确认,其将在Android 14尚提供对于卫星连接的支持,也就是Android14讲直接加上卫星通信的连接接口,而且开发者预览版预计在明年年3月启动。
也是在最近,联发科宣布,其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全球首次5G NTN 卫星手机实验室连线测试,可以将智能手机接入了5G非地面网络(NTN),通过卫星实现高速可靠的 5G 连接。
此外,收购魅族科技 79.09% 的控股权的吉利旗下星纪时代公司也正式确认,其将推出全球首款直连低轨卫星的消费级手机,实现天地一体化和无界连接。
实际上,更早之前,今年3月份,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获得了一项“基于卫星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新专利,属于通信技术领域。vivo的主线产品也一直都支持北斗导航。
事实上,早在去年,郭明錤就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就他所了解到的消息,苹果在 iPhone 13 时就已完成了卫星通信的硬件研发,最终未能提供这一功能,是因为未能谈妥商业模式。这足以证明,苹果谋划 iPhone 卫星通信的时间,就会更早。
现如今,苹果官方也正式介绍道,iPhone14全系均支持卫星通信紧急求助功能。其耗费了两年时间专门打造出定制组件、特定软件,以此连接到特定的卫星频率,从而帮助用户更快速准确的发送信息,并联系到紧急救援机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被华为“抢发”,但苹果的卫星通信功能似乎更全面。与华为Mate50北斗系统只能“发送”卫星消息不同,iPhone14系列不仅可以发送短文本信息,还能接收到紧急求援机构的回复。
这是因为苹果此次所用的近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距离是传统卫星的36倍,因此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时间更短,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提供更快的宽带服务。
具体而言,苹果的该项服务将于11月率先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出,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广到其他市场。iPhone 14系列机型也可以免费使用卫星SOS紧急联络功能两年。
那么,为何这些手机厂商都不约而同地盯上了卫星通信?证券日报采访业内人士的话一语道破天机:在手机进入同质化阶段,市场迫切需要创新终端破局,未来主流手机厂商都会将手机与卫星链接。这也将推动卫星通信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发展。
毕竟数据一览无遗,此前Canalys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至2.87亿台、同比减少9%。具体到国内,今年前两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持续下滑,2022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770万部,同比下降14%。
在智能手机换机周期不断拉长,手机市场持续低迷的现状下,智能手机发展到如今,反而是大创新没有,微创新不断内卷,卫星通信正是在这样背景下,被手机厂商拿来激活消费者购机热情的内卷法宝之一。
卫星通信到底为啥重要?那么,卫星通信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通信是目的,卫星是手段,以卫星而不是地面基站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进行通信,就可以打破距离的限制,甚至不受两点间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的影响,其覆盖范围远大于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
具体而言,卫星可以发射到赤道上空36000km 处的对地静止轨道上,一颗通信卫星就是一个微波中继站,而在卫星波束覆盖区域内,通信距离最远为13000公里。也因此,在沙漠、海洋等4G/5G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采用了卫星通信的手机依然能有信号。
为此,国内一直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比如2014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到了2020年,国家发改委还将卫星互联网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范围,成为 “新基建”范围之一;乃至于到了2021 年,注册资本 100 亿元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在雄安成立。
今年年初,上海市还发布《关于本市推进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直接提出将吸引国内外商业航天头部企业落户,支持商业卫星、火箭拳头产品研发,开展大规模星间组网等研究,突破激光通信、北斗高精度等车规级及宇航级芯片技术攻关等。
那么,为何国内发展如此迫切?这是因为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原则。
ITU(国际电信联盟)统一管理全球卫星频轨资源。任何企业要想获得运营商业卫星的频轨资源,都必须经由该国电信主管部门向 ITU 提出申请,完成所必需的国内协调和国际协调之后,相应的频率指配才能登记计入总表(MIFR),得到国际承认和保护。
而现如今,最适合通信的低轨道卫星,只能容纳约 6 万颗卫星,资源稀缺性强,且其所主要采用的 Ku及 Ka 通信频段资源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可用空间十分紧张。
比如,现如今世界各大发达国家和地区争相部署卫星互联网产业,这其中,美国亚马逊、波音,韩国三星等电子或航空巨头分别发布了星座计划,老牌卫星通信运营商Viasat、Telesat,新锐企业SpaceX、OneWeb等纷纷入局,其中美国SpaceX的星链计划累计已发射近3000颗“星链”卫星,计划最终发射4.2万颗卫星。
而且过去中国低轨通信卫星事业发展缓慢,仅仅有几颗试验卫星发射。但到 2029 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 万颗低轨卫星,若目前已获批准的通信星座全数建设完毕,地球低轨的有效资源将所剩无几。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21年4月,全球各国家/机构卫星数量排名中,美国以2485颗卫星遥遥领先;其次为中国,达到426颗;第三名为英国,数量为237颗。
也因此,2020 年国家首次将将卫星互联网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范围,大力支持卫星互联网事业发展。同年,“GW”计划曝光,中国将发射约1.3 万颗低轨通信卫星,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才正式进入爆发期。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卫星通信产业链分为上游的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中游的卫星运营及服务;为下游业务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涉及众多领域业务,主要包括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和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等。
卫星通信产业链条非常长,留待更多企业发挥的空间非常多。相关数据也显示,过去几年每年航天相关企业注册量均达到万级,目前我国共有9.5万家航天相关企业。
卫星通信的投融资机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卫星通信想象空间巨大。根据罗兰贝格数据,全球卫星通信行业 2018年收入高达 1265 亿美元,其中约 81%收入源于卫星消费通信。
未来随着全球星网逐渐覆盖及成本下降,卫星通信应用迎来普及,卫星互联网业务增长潜力巨大。甚至根据摩根士丹利对全球卫星互联网的市场规模的测算,到 2030 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454.26 亿美元。
用华为工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来推断就是,“目前,华为在供应链、芯片、卫星通信等方面布局已提速,比预期更早地推出了融入卫星通信技术的创新品,除了手机,华为未来将把卫星通信相关技术与VR终端、智能汽车等进一步融合,实现车机、智能家居的联动。”
而这才是卫星通信引起一级市场关注的原因。
单单以芯片来看,一旦5G卫星通信逐渐成为主流,用于5G卫星通信的端侧发射功率要远大于其他通信,射频相关的芯片就会有更大的机会。
再比如,至今已完成数轮融资的全固态卫星激光通信载荷制造商光珀智能,其创始人白云峰就对投中网表示,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及信息传输量的指数级增长,构建“5G/6G 卫星互联网 物联网”的高水平通信网络体系,已经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而根据中国GW计划在国际电信联盟注册的数据显示,到2027年将累计发射12992颗卫星。预计未来5年,我国民用通信和空间国防安全产业对卫星激光通信载荷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预计到2027年仅星间通信激光载荷累计市场规模近千亿元。
毕竟,相较于传统的微波通信,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通信速率高、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等一系列明显优点,能够实现高达数百吉比特的传输速率,同时,激光通信终端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优势,非常适合作为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可以广泛应用于星间、星空、星地等多种场景。
据业内了解,星链(Starlink)下一代卫星也将搭载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全固态激光通信载荷。
对此,九鼎投资也告诉投中网,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商业航天的上游涉及相关材料、燃料与电子元器件的供应,中游涉及火箭和卫星研制、发射服务提供、发射保险、发射场,下游涉及卫星的运营与应用。
巧合的是,就在华为和苹果发布时间的中间,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宣布其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10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建银国际领投,安徽省三重一创基金、合肥市产投、真为基金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混沌投资持续跟投。
银河航天给出的行业发展支持就是,当前,全球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已驶入快车道,商业航天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预计将占市场增长的50%甚至70%。
银河航天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鸣也表示,未来,银河航天还将抓住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商业航天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优势,不断创新、突破自我,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
而就在银河航天之前,卫星激光通信设备研制商氦星光联(HiStarlink)也刚刚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甚至只距离天使轮系列融资仅6个月。Pre-A轮由中关村发展前沿基金领投,老股东奇绩创坛和首业资本再次跟投。据公司透露,Pre A 轮也已接近尾声。
具体而言,氦星光联是对标Starlink星上激光通信技术的民营企业,其希望解决卫星互联网中高成本、低速率、高延迟的通信痛点,目前已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地布局,建成数千平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并正在筹建激光通信终端智能工厂。
不过,之所以现阶段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且拿到融资,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需求增长很快,买单方明确,毕竟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和太空星座计划竞争加速,火箭、卫星的数量将不断增加,虽然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需要很高的资质壁垒,同样需要军工三证,但应用领域却很宽;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
而接下来,此前主要应用于B端和特种行业的卫星通信,随着一系列手机的发布,将打开C端更大的想象空间。毕竟,虽然卫星通信技术愈发成熟,但是否形成商业规模,仍取决于用户对于使用价值和成本的权衡。而这也会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