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科技赋能深耕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新兴产业

科技赋能深耕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新兴产业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举全市之力,引全球之智。五年来,船舶及海工科技服务、海洋大数据、海洋通信等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接踵而来,生物合成技术、液氮速冻技术、海洋卫星通信运营系统、船舶智能操作系统等科技成果相继落地,筑起了海洋科学之城。伴随着科技创新成为新区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海洋科学城的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01 科技创新结硕果

科技赋能深耕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新兴产业(1)

五年答卷

ANSWER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海洋科学城在创立之初就肩负使命:立足国际海洋科技前沿,瞄准海洋强国战略需求,突出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群岛新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科技驱动力,为浙江建设“海洋强省”和“创新型省份”提供重要支撑,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战略示范。

举全市之力,引全球之智。五年来,船舶及海工科技服务、海洋大数据、海洋通信等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接踵而来,生物合成技术、液氮速冻技术、海洋卫星通信运营系统、船舶智能操作系统等科技成果相继落地,筑起了海洋科学之城。

伴随着科技创新成为新区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海洋科学城的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01 科技创新结硕果

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走进海洋科学城,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海洋科学城内,浙江驰力科技的一项数字脉冲技术,通过控制水分运动,能让鲜花水果保鲜达30天,科技水平国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

“只有依靠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的有利位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浙江驰力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技术已在鲜花、水果、海鲜等领域广泛应用。

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海洋科学城的企业中形成一种共识。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对新式湿面固化防腐涂料应用于金塘大桥桥墩的潮差区钢套箱,解决了海上设施飞溅区结构物的腐蚀问题。与传统的涂料相比,新涂料将降低80%成本,新工艺提高75%施工效率。“针对关键性问题,中心研制的水下结构物智能清洗机器人已在船企推广应用,‘风电运维船用波浪补偿小型化登靠栈桥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多功能增殖放流船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项目稳步推进……”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首艘江海直达船型首制船、水下机器人、无人艇、毫米波数字相控阵射频芯片……从无到有,5年来,海洋科学城不断刷新自主创新的速度和进度,创新自信一次次被点燃。

“抢占科技制高点,是企业长期在科技创新领域坚持研发取得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科技创新投入、金融支撑等协同推进的结果。”海洋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洋科学城在深化落实“三服务”的同时,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切实加大对高质量科技型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去年,我们还修订了《入驻企业评价办法(试行)》,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试行)》等,共补贴企业7400万元。”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截至目前,海洋科学城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吸引了一大批博士、硕士以及2000余名创新创业人员入驻,累计获得发明专利867项、实用新型专利627项、外观设计专利45项。

02 招商引资优服务

构筑产业集聚新高地

招商引资,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更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聚焦智慧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卫星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产业,海洋科学城坚持“走出去”“跑起来”“拉进来”,开展精准有效招商。

浙江欧深泰海洋科技、浙江自贸区宝星生物科技……一批批科技型企业纷至沓来。去年,海洋科学城新注册企业150余家,到位市外资金3.07亿元;引进1000万元创新创业方面有税源的实体产业项目5个,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海洋特色鲜明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回眸五年,国家海洋二所、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院、嘉蓝海洋、优威科技、祥睿船舶等企业在海洋科学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繁荣发展。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正是诸多入驻海洋科学城企业成长的一个缩影。4年来,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了多个系列核心技术与产品,年均增幅30%以上,已成长为我市规模相对较大、技术实力较强、极具发展潜力的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当初落户科学城,我们看中的不仅仅是舟山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鲜明的海洋产业特点,还看中了海洋科学城的精准服务。”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成立之初,海洋科学城的“三年免租”优惠政策给企业发展减轻了很大负担,这几年,更在重点项目申报、研发费用补助、优质人才招引、人才公寓申请、集体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帮助扶持。

“海洋科学城以企业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全面建设‘互联网 智慧园区’,构建集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海洋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海洋科学城还充实专业服务团队力量,全流程跟进人才、企业落地后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管家式”服务,并量身定制了创业孵化、初创企业成长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近年来,海洋科学城精心打造的“园区 专业孵化器 科研院所 实体企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客码头”,形成科创园A区创客码头、中浪海景创客码头、大学生双创总部基地三大孵化基地和“大甬东”产业化基地。截至目前,海洋科学城已成功引进企业940余家,累计集聚科研机构9家,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17个,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院士及博士后工作站6家。

科技赋能深耕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新兴产业(2)

03 夯实产业强支撑

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做深做实平台,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海洋科学城始终把创新型平台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抓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举全城之力推进“三大”平台,以平台的建设带动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承载力。“目前三大平台都已实现新突破。”海洋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6月,舟山智慧海洋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智慧海洋产业有了“最强大脑”。

重点聚焦海洋观监测、海洋通信、海洋大数据、海洋智能应用、海洋工程装备等五大领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集聚一批海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进一步系紧企业与工程师的合作纽带,高效率拓展科技与生产力的转换通道,让更多优秀工程师入驻中心、高科技项目落地中心、合作性成果走出中心,助力舟山智慧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海洋科学城已引进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等合作共建单位8家,聘用各领域工程师30名,其中顶尖工程师5名,开展企业科研技术服务70余次,发布“揭榜挂帅”智慧海洋领域企业需求榜单54项。

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作为海洋强省的建设内容,也是科学城数字化改革的“拳头”产品,旨在构建涵盖国家、省市县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完整智慧海洋数据资源体系,全面支撑海洋智治行动。目前,中心平台开发主体框架基本成型,已实现大数据中心平台的部署与试运行,具备面向涉海部门、海洋企业、合作行业、科研院所、社会公众等提供服务的能力,已接入国家、省市企业及互联网数据资源3.6亿余条,初步搭建起泛海洋数据资源体系。同时,完成大湾区、海洋经济、智慧海防和江海联运四个示范应用的相关开发部署。

日前,智慧海洋海试综合保障基地,成功保障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上应急通信项目试验。

“基地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3号码头及办公场地、配套试验场所改造基本完成,具备满足2000吨级海试船舶停靠需求,可为入驻企业所需的海洋工程服务、海洋科学考察、海洋教学实践提供保障。”海洋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舟山科考基地的重要内容,智慧海洋海试综合保障基地面向涉海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军事国防部门、企业等提供海洋装备与技术试验和验收等服务,同时拥有海洋工程服务、海洋科学考察、海洋教学实践和民营科考船保障等功能。

未来画卷

FUTURE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征途漫漫,奋斗为先。

2022年,海洋科学城将全力以赴加大海洋产业招引力度,抓好智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大数据等重点产业落地落户,打造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海试综合保障基地、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三大平台,做好科研、人才、创新三篇文章,努力打造海洋科学之城。

实施精准招商,推动项目人才落地见效。依托“三大”平台,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精准把握招商重点,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确保招商取得实效。

建设创新型平台,构筑智慧海洋创新承载。全力推进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推动省级平台公司组建并实质运营,深度谋划海洋强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场景,逐步建立智慧海洋大数据运营体系,探索建立基于海洋大数据的海洋数字产业生态圈,为国家及各地智慧海洋建设探索提供浙江模板;推进海试保障基地共享试验场所建设,筹划岸上试验场所的建设,形成系统配套的岸上试验场所的规划设计,尽快组建引入第三方运营团队,争取开展海试业务,继续筹划并组建“中国(舟山)海洋科学试验联盟”,扩大海试对外效应;着力扩充工程师库,依托海洋电子信息政产学研一体化等平台,聚焦海洋感知、海洋通讯、海洋数据、海洋智能应用等领域,吸纳优秀浙海大、浙大海洋学院等院校、科研院所、涉海科技型企业兼职工程师,打造一支善攻关、懂产业的共享工程师队伍,做大工程师“蓄水池”。

加快联动式发展,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深化产城融合创新平台规划研究,优化园区整体规划,统筹做好园区建设总量、增量和存量,进一步提升基础功能和商业配套水平,推动园区品质形象转型提质。

阅卷回音

MARKING

科技赋能深耕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新兴产业(3)

为海洋经济提供科技驱动力

不被“卡脖子”,才有主动权。为海洋经济提供科技驱动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精心孵化、精准招引,培育高新企业、集聚拔尖人才,占据海洋科技制高点、拉长创新创业产业链,海洋科学城五年磨一剑,日益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瞄准重点产业、打造创新平台、拉高科技标杆,征途漫漫从头越,铆足虎劲能过关。

科技赋能深耕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新兴产业(4)

记者:刘一乐 通讯员:王益明 图片:海洋科学城

科技赋能深耕海洋经济: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新兴产业(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