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买固态硬盘要注意什么参数?一本正经告诉你固态硬盘该如何购买

买固态硬盘要注意什么参数?一本正经告诉你固态硬盘该如何购买SATA接口的固态作为现在固态产品的主力军,型号之多一己之力肯定是无法全部了解,不说全部,一半都没法知道。所以这里推荐的都是我知道的产品,或者说我愿意去买的产品。建兴OEM产品和浦科特M6M差不多,售价也并没有很高。东芝原厂MLC颗粒,马牌9188主控,板载缓存。之前朋友购置了512G的S930,笔记本跑分高达1100多,足见其硬件实力。M-SATA首先,M-SATA目前已经处于淘汰边缘,可选择的产品其实大多也都是比较老的产品,这里推荐以下产品:建兴 S930

过了暑假,就是了迎来新学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很多都会配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不论是买笔记本还是买主机,固态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本文会推荐一些固态产品供大家选择。本文将根据接口类型/协议类型分类,会给出一些推荐的理由。购买渠道将以TB为准,JD为辅。

前排提示,本文含大量品牌/型号,觉得是广告文的请自行离开。

本文也不可能提及所有固态产品,仅仅会提供部分主流品牌中我关心的品牌,型号。

M-SATA

买固态硬盘要注意什么参数?一本正经告诉你固态硬盘该如何购买(1)

首先,M-SATA目前已经处于淘汰边缘,可选择的产品其实大多也都是比较老的产品,这里推荐以下产品:

建兴 S930

建兴OEM产品和浦科特M6M差不多,售价也并没有很高。东芝原厂MLC颗粒,马牌9188主控,板载缓存。之前朋友购置了512G的S930,笔记本跑分高达1100多,足见其硬件实力。

SATA接口的固态作为现在固态产品的主力军,型号之多一己之力肯定是无法全部了解,不说全部,一半都没法知道。所以这里推荐的都是我知道的产品,或者说我愿意去买的产品。

建兴T9

和浦科特旗舰级产品M6P一样的马牌9187八通道主控,东芝EMLC万次PE颗粒,支持ECC的缓存,不仅足够日常使用,跑分上也可以与旗舰级的产品媲美,售价却只有旗舰产品的一半。同价位的产品基本无敌手,本人也测试过,虽确实不敌浦科特M6P,但差距并没有很大,可谓性价比十足。

三星 SM 841

仅仅一句三星840PRO的OEM版本,除了固件与840PRO不同,无法使用三星配套软件,一年/三年店保之外与零售版840PRO并无区别。仅仅这一项理由就足够,目前售价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 三星三核MDX主控、自家缓存、三星21NM MLC颗粒。

东芝 Q200EX

东芝和Marvell合作开发的主控(可以看作918X主控)八通道主控,预设OP的同时还提供额外的缓存,性能比起之初的东芝Q要好出不少。东芝主控、镁光缓存、东芝自家MLC颗粒。

英特尔 530

SF2281主控就不说了,英特尔沿用了5年。其实如若有全新的520定然是推荐520的,英特尔低端固态近年来一直呈现倒退趋势,一代不如一代。虽说英特尔品牌加持稳定性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就实际来说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最佳还是经典固态520,不过退而求次现在只能买到全新的530还是不错的。英特尔5年官方保修,不认购买渠道。英特尔MLC颗粒,稳定耐用。

镁光MX200

抛开售后问题完全可以购买,性能也不俗,售价不高,之前盛传国内无法保修,不知今年情况如何,如若购买建议加钱狗东,保修方便。

最后小提示:

1、T9过热的问题不想再多说了但是还是要说,一般而言固态运行温度在60左右都是正常的,走PCI通道的一些固态,特别是M2形态出现的诸如三星的SM951 SM961 950PRO之类温度都是很高的,80 90度都是家常便饭,某些条件下破一百也是可能的,所以T9那40 50 都是很正常的。

2、 说温度就额外提一下,这之前英特尔520不发虚温度超过过75度,因为一直外接键盘,所以并不关心掌托温度,那一刻摸了下,烫的立刻缩手这还是隔了一层塑料,可见其温度之高。然后笔者这边MBA内置的固态其实是三星代工的固态,也传言用料和SM951差不多,类似M2的形态,苹果定制接口走PCI协议,一般有所读写的时候温度基本都在60左右徘徊,也并没有影响使用。

3、 SATA接口的不建议上旗舰级的,如果为了更好的体验应该上PCI总线NVME协议的固态产品。

M.2 SATA协议

买固态硬盘要注意什么参数?一本正经告诉你固态硬盘该如何购买(2)

镁光 MX200

推荐理由同上。

闪迪 X400

虽然是TLC,但是发布至今我都是莫名的关注,不知为何。单面颗粒,马牌1074主控、镁光缓存、东芝原厂A级TLC颗粒,nCACHE二代高速缓存技术。号称全球最薄 ,适合超极本、超薄本使用,如若添加适当厚度的相变硅脂与外壳接触还能改善下下散热。

建兴 S960

与浦科特M6GV相似的产品,双面4颗粒,主控是2246EN主控,上文已经说了这个主控的优势,本人有一块512G的S960作为移动硬盘使用,其实挺不错的也的确低温,不管冬夏固态盒子外表温度都和环境温度差不多,最多不会超过10度。2246EN主控,东芝原厂MLC颗粒,外置缓存(好像是南亚和海力士共同提供)。

段落总结:

1、没有提到三星,因为实在不了解三星的M2 SATA总线的固态,鱼目混杂,有不错的产品也有TLC不带SLC cache的产品,所以不做推荐,以防弄混淆错买垃圾回家。

M.2 PCI通道 AHCI协议

其实想说如果加钱到这一步除非电脑不支持NVME协议,不然还是购买NVME协议的固态,以及做好准备,M2规格PCI通道的固态都是很热的。

三星SM951 AHCI协议版

三星UBX三核主控,自家MLC颗粒(950PRO是TLC颗粒全盘模拟MLC)货真价实的MLC颗粒,自家缓存。楼主是认为应该着重介绍NVME版本的,毕竟两者之间也仅仅是协议不同。

建兴CV2/CV3

这个貌似现在还没有OEM流出,只有部分OEM品牌使用,笔者认识的人范围中就有一台联想的YOGA是使用了CV3。因为目前没有渠道流出,所以不做详细说明,但确实是一块不错的固态。流出的仅有CV1,BUT有CV2 CV3了谁还看CV1 ,CV1的表现其实我也不是很满意。

M2 PCI总线 NVME协议

除了过热,价格虚高之外基本没啥缺点,未来固态主力。

注意高温!!!注意高温!!!注意高温!!!

三星SM951 NVME版

不用多说(不想复制上一段话),我个人对他评价好过三星的950pro,毕竟相似的成绩他是货真价实的MLC,售价也比950PRO低几个台阶,OEM供货的品质也可以相信,应该说目前M2 PCI通道 NVME固态中我最为推荐的固态。

三星SM961 NVME版

新品,SM951的升级替代版本,性能上更加激进,上市之初德国便爆出高温导致问题,解决后不失为推荐之品。替代SM951的实力之作。采用了全新的“Polaris”主控和三星V-NAND MLC,堆叠至48层。读取性能较SM951有大幅提升。目前好像没有官方驱动,部分移植SM951驱动。

浦科特 M8PE Y/G/N

这个新品,除了价格比较高缺点就是还没有官方的稳定驱动(没有官方驱动跑分一定是不能完全发挥,但是最近却推的很厉害。。感觉其实不好看啊),马牌1093主控,东芝原厂MLC颗粒 。性能不俗,设计有三个版本,针对台式机,一般笔记本,超薄本设计。部分自带散热片,温度应该说相比之下控制的算不错。

建兴 EP-2

又一个你买不到的产品,这里露出只是想说明楼主很看好这个产品,没记错的话是马牌主控,镁光缓存,东芝原厂MLC颗粒,自带12颗电容。非常规的22110规格。在台北电脑展期间有见过实物。(PS以上信息有错误勿怪。。。)还是很期待上市的,不出意外会弄一块。

段落总结

除了注意高温不想说别的。。。。

PCI-E AHCI协议/NVME协议

PCI-E下的两个协议一并带过吧,其实和M2 PCI总线两种一样的态度,都是能直接用NVME就直接用NVME。

英特尔750

英特尔自家10通道主控,自家多种制程MLC颗粒采用,自带电容、板载缓存、预设OP等手段保证稳定高速运行。第一款支持NVME协议的固态,里程碑式的产品。英特尔官方5年保修,设计日写入70G。本人最为推荐的PCI-E固态,没有之一(买得起的范围内)。

英特尔P3700

仅仅露出下。。。。感兴趣的自己去搜索下,400G高达5K的售价。不多说

段落总结:

1、其实M2 PCI通道 的固态都可以使用转接版进行无损转接,进而直接使用台式机的PCI接口,可以额外配备散热片,或者显卡伴侣辅助散热。

2、PCI的固态成品比M2接口的固态可以配备更大的散热片,更低的运行温度对寿命性能的稳定发挥都有不小的作用。

3、目前PCI 3.0虽然Z170系列只支持16条PCI通道,但是三代的PCI通道已经有足够的带宽支持双显卡,所以如果只是单卡加一个PCI设备,带宽是肯定满足使用的。

作为补充说下个人目前看好,很想买的几个产品。这里就只说型号,不发理由了。

SM951 SM961 X400 英特尔750 英特尔S3700 EP-2.不过基于我目前手持固态容量。完全的多余。。。。 而且考虑到购买力 其实也就买得起SM951 X400 750 。 然后 最近三星无脑吹多起来了,希望长点脑子。别说我买不起三星垃圾EVO了。。。。。。真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