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大脑的执行系统

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大脑的执行系统执行系统能够根据一系列构成任务程序的“如果出现A就做B”规则,灵活地把一系列刺激、运动程序或认知程序联系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刺激-反应组合都被储存在前额叶皮质中,事实远非如此。随着不断学习,经常被重复的刺激-反应组合往往最终都有了由特定神经元构成的专属小网络,刺激一出现就会自动引起与刺激组合联系最频繁的反应。大脑习惯以特定方式对特定刺激做出反应——这个组合就会变成习惯。当大脑形成不习惯的新组合时,前额叶皮质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旦一个组合变成习惯和固定模式,它就会被储存在其他结构中,如顶叶等皮质结或纹状体等皮质下结构。如果前额叶皮质中没有活跃的任务定势,大脑还是能够根据自己的习惯,下意识地对出现的刺激做出反应。正向眼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有当前额叶皮质行动起来,激活任务定势时,大脑才离开自动驾驶模式,进入“被控”模式,以便完成反向眼动等任务。大脑在被谁控制?执行系统。计划并记住一个任务定势

简而言之,执行系统决定了在面对各种情形时采取怎样的认知和行为过程。尤其在自动驾驶仪提出不合时宜的行动时,它会参与进来。很多研究者希望确定什么是执行性注意时,会使用斯特鲁普任务。斯特鲁普任务就是一种用到执行系统的情形,因为被试需要抑制一种习惯化却不合适的行为,即读屏幕上的单词。在实验室进行的绝大多数实验中,被试会接收到一条非常明确的指令,如:“如果你看到屏幕左侧出现一张图片,那么看屏幕右侧。”所以,执行系统主要是为了记住实验规则,并让大脑其他区域执行该规则。在执行系统内部,这些指令表现为一种神经元机制:“如果视觉系统侦测到刺激,那就应该抑制顶叶眼动区的活动,安排眼睛转向与刺激的位置相反的一侧。”这一“神经元”版本的任务指示在英语中被称作task set,即任务定势,大致意思是“整套任务”。

所以,任务定势是对正确完成任务所需要用到的所有刺激-反应组合的记忆:如果出现了A,那么就要做B;如果出现了C,那么就要做D。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有它们的任务定势。我们开车时需要考虑的刺激,也就是说,决定行为的感觉信息主要包括车距、交通标志牌和转弯。因此,如果道路向右转(刺激),我们就应该向右转方向盘(反应);如果前面的车刹车(刺激),我们就应该踩刹车板并减档(反应)。

任务定势和前额叶皮质

如果一只猴子得到命令被要求在屏幕上出现圆形时按手柄,出现三角形时什么也不做,那么这条指令会被位于外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元记住。外侧前额叶皮质相当于在拳击手套中食指离指甲最远的第一指节的位置。

这些神经元在整个任务期间保持活跃,每当视觉皮质通知外侧前额叶皮质屏幕上出现了圆形,“看见圆形就按手柄”神经元就会辨认出这条信息,向运动皮质发送信号,引起运动。其实,外侧前额叶皮质和前运动皮质、运动皮质直接相连。所以,位于外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元完全可以向运动区域传递信号,使猴子根据规则对出现在屏幕上的图形做出反应。 当屏幕上出现的是三角形时,这些神经元不向运动皮质发送任何信号。如果规则改变了,猴子需要在屏幕上出现三角形时按手柄,外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就不再做出反应,而旁边其他“看见三角形就按手柄”神经元就会接班。接班的神经元与其前任的反应方式完全一样,但更喜欢三角形。在行为层面上,猴子不再对圆形有所反应,因为“看见圆形就按手柄”神经元不活动了。借助这个简单的交替机制,外侧前额叶皮质能够轻松应对指令的变化,抑制“看见圆形就……”神经元,激活“看见三角形就……”神经元。只要对应于相关指令的神经元在外侧前额叶皮质中保持活跃,猴子就能记住指令,继续执行任务。这很简单,但也值得我们思考。通过观察神经元,就有可能辨认出猴子正在执行哪一条规则。

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大脑的执行系统(1)

前额叶皮质里的任务定势编码

在上面的例子里,实验要求屏幕上一旦出现圆形,被试就按鼠标,其他情况什么也不做。外侧前额叶皮质的一些神经元在整个任务期间保持活跃。然后指令变成三角形一出现,就按鼠标。前面提到的神经元活动减少,旁边的其他神经元接班。这些神经元记得实验的游戏规则。

在猴子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任务定势主要是被记录在前额叶皮质之中。适用于动物的原理也适用于人类,即使人类要完成的任务比猴子要完成的任务复杂得多。如果我告诉你,屏幕上会出现两个数字,而你在看到后必须马上就得决定,把这两个数字相减还是相加,那么我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你的前额叶皮质的活动,猜出你打算进行哪种运算。原因很简单,当你准备做加法或减法时,前额叶活动有所区别:这是两个不同的任务,它们的任务定势不同,神经元信号也不同。这是英国人约翰-迪伦·海恩斯的研究成果,他通过神经成像技术进行破译意图研究。 但这样一来,你就必须取消“把出现的两个数字相减”的任务定势,变成“把两个出现的数字相加”。对于大脑来说,这意味着终止一个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网络的活动,以便开启另一个网络的活动。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就是“改变的代价”。实验心理学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亚瑟·杰西尔德的研究:做完一系列的减法之后再做一个加法,或者做完一系列加法之后再做一个加法,前者所用时间更长。

计划并记住一个任务定势需要付出努力,必须持续使一整组前额叶皮质神经元保持活跃。如果动物的态度有些消极,神经元活跃度会迅速下降,大脑也会迅速回到它的下意识行动之中。渡边正孝在东京领导的研究团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一个类似于“圆形和三角形”任务的实验中,他们改变猴子每次成功之后获得的奖赏,记录猴子外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 当猴子得到最喜欢的奖励——葡萄时,负责记住指令的外侧前额叶皮质神经元比当猴子得到不太喜欢的土豆时活跃得多。所以,动机更强的猴子更难从任务中分心,因为外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元活动更强烈。

打破常规:面对习惯的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能够根据一系列构成任务程序的“如果出现A就做B”规则,灵活地把一系列刺激、运动程序或认知程序联系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刺激-反应组合都被储存在前额叶皮质中,事实远非如此。随着不断学习,经常被重复的刺激-反应组合往往最终都有了由特定神经元构成的专属小网络,刺激一出现就会自动引起与刺激组合联系最频繁的反应。大脑习惯以特定方式对特定刺激做出反应——这个组合就会变成习惯。当大脑形成不习惯的新组合时,前额叶皮质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旦一个组合变成习惯和固定模式,它就会被储存在其他结构中,如顶叶等皮质结或纹状体等皮质下结构。如果前额叶皮质中没有活跃的任务定势,大脑还是能够根据自己的习惯,下意识地对出现的刺激做出反应。正向眼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有当前额叶皮质行动起来,激活任务定势时,大脑才离开自动驾驶模式,进入“被控”模式,以便完成反向眼动等任务。大脑在被谁控制?执行系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