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字化包括哪些方面(数字化应用要如何发展)
工业数字化包括哪些方面(数字化应用要如何发展)数字化设计研发的方向上,要降低使用门槛,让创意型设计师在方案阶段更乐意得到数字化设计工具辅助;让设计行业经营者乐于使用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这才会推动数字化行业的积极开发。在过去,有一些观点认为数字化工具降低了设计师的创作动机,更急功近利,套用现成图库等。事实上,数字化淘汰不了创意型的设计师,在创意设计阶段数字化更多的是辅助工具,在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协同阶段数字化设计的价值更大。邀请设计师、行业管理者、数字行业开发者,进行一场不同维度的设计行业数字化交流,目的在于多方互动、彼此理解。当前建筑室内设计数字化首先要解决的是设计施工图阶段的问题。设计院作为数字化设计的主导,主要是为了提高施工图阶段设计效率,通过更好的技术方式将方案阶段设计更完美地呈现给业主,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更好控制工程造价等。希望通过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在装配式装修场景下:提高设计院的工作效率;减少设计图纸人为错误;降低设计施工对
随着低碳发展、绿色建筑成为社会主旋律,工业化内装的应用也愈发广泛。作为工业化内装发展的必须品,数字化能力也成为当前倍受关注的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工业化内装的实施效率与运用精度,数字化应用不可或缺。
近日,由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科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内装工业化的数字化思考与探索”主题论坛在杭州召开,设计单位、高校、装配式企业、数字化创新企业共聚一堂,就工业化内装的数字化应用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俞国民
邀请设计师、行业管理者、数字行业开发者,进行一场不同维度的设计行业数字化交流,目的在于多方互动、彼此理解。
当前建筑室内设计数字化首先要解决的是设计施工图阶段的问题。设计院作为数字化设计的主导,主要是为了提高施工图阶段设计效率,通过更好的技术方式将方案阶段设计更完美地呈现给业主,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更好控制工程造价等。
希望通过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在装配式装修场景下:提高设计院的工作效率;减少设计图纸人为错误;降低设计施工对接中的出错率,使得设计完整度有一个技术上的保证。
在过去,有一些观点认为数字化工具降低了设计师的创作动机,更急功近利,套用现成图库等。事实上,数字化淘汰不了创意型的设计师,在创意设计阶段数字化更多的是辅助工具,在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协同阶段数字化设计的价值更大。
数字化设计研发的方向上,要降低使用门槛,让创意型设计师在方案阶段更乐意得到数字化设计工具辅助;让设计行业经营者乐于使用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这才会推动数字化行业的积极开发。
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罗尚虎
消费互联网是创造,产业互联网是革新,比起在空地之上搭建楼阁,在原有规则中创新要更难。
在消费互联网红利消退后,产业互联网有了大崛起之势,但实干远比踩风口来得艰难,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在啃硬骨头。
当前每个行业都在谈数字化,但数字化工具本身只是一个手段,传统产业数字化是通过科技来解决规定命题的效率问题,重点在于流程的优化和协同的便捷。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环艺分院院长 李静源
设计端、业主端对于BIM系统的需求都是非常急迫的,行业需求非常确定,它能够拉通行业供需维三端的信息,是未来的趋势。
当前设计端的痛点在于,要在短时间能完成快速的设计方案交付和施工图的交付,但数据不通致使这一需求很难实现。
基于国外软件的二次开发,在当前的国际形式下让设计单位有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全感。国产化软件成为必须,但也不能要求一款国产软件马上完成所有环节的替代,更现实的是每个软件做好一段工作,彼此实现数据互通。
前提是软件间的信息传递不要衰变,使设计真正从始至终无信息衰变的完成设计表达,减少大量设计人力资源消耗在重复低效的中间方案与图纸转译过程工作,这个阶段工作是可以通过数字化革命来突破解决的,从而提升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中设数字华东区运营总监 谢嘉波
在过去,国内建筑装饰行业的软件大多基于开放平台做二次开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关系的多变,让行业愈发意识到了国产自主知识产权BIM数智设计平台的重要性。
做自有数字化平台的研发,模型与数据驱动要符合设计习惯,简单智能;内核要自主可控,用多核算法为产业赋能。
数字化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未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会更高,高校培养出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设计能力,也应该有符合时代的数字化思维。做艺术的人不一定懂底层研发,但必须要有研发技术应用的理念。
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用数字化思维的灌输来调合技术与艺术的矛盾,提高艺术的呈现效率。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冀峻
目前装配式装饰产业和数字技术应用的发展更多地在强调标准化,而忽视了艺术创作的固有规律。事实上,理想的数字化是要营造技术的标准化而非形式的标准化,应该在构造节点上做标准,而不能以标准化的形式为结果。
设计永远离不开艺术性,标准化数字化应该服务于效果的呈现,而不是用标准来约束表达。
在产业迭代升级的大势来临之际,人才的培养对于未来技术发展和应用有重要意义。所有国产新兴软件应该向高校开放和推广,让下一代设计师带着数字化的思维学设计,熟练应用各类工具,天然地带着与施工交付相协同的意识去做设计。
优智保CEO黄彦良
工业化的生产安装需要数字化的系统做支撑,数字化当前大多依托在一家公司的系统、体系中,还不具备生态化的能力。
理想的工业化内装是要用数字化系统兼容不同的技术体系、材料,形成一个生态,完成工业化施工方式的推进。以工业的逻辑,使装修从材料 手工的模式,转变为工厂生产 现场安装,将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推进。
近几年,设计师的思路也在改变,从过去完全抗拒标准化,到希望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实现设计效果的落地,这是行业的进步,也是数字化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数字化要服务于设计,设计要连接制造,通过数字化流程把建造方式标准化,构建可以兼容的体系逻辑,通过标准化的模块完成设计的个性化表达。
群核科技(酷家乐)商业空间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 刘权
国内建筑装饰行业的数字化基础比较薄弱,酷家乐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一个初衷也是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团队的力量来助力产业升级。
在过去,设计师有大量的时间被繁复的制式化工作占用,酷家乐核心在于节约标准化、流程化工作所消耗的时间,让设计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上。
酷家乐过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传统装企和泛家居企业,但公装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为了进一步开拓商业空间市场,推出针对商业空间领域的BIM云设计工具——酷空间。
双碳政策促使整个行业都在朝着工业化方向加速转型升级,客户对精准化设计有了更强需求,酷空间也在顺应行业需求调整研发方向,未来也会推出更具针对性的场景化设计功能。
万维云CEO刘东全
人类文明的进步伴随着工具的进步,数字化工具的诞生早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工具早期的底层架构不够开放,缺少互联思维。这因此出现了多软件数据不通,数据导出导入交互繁琐,碎片化信息使得溯源困难,无效冗余数据导致传输存储困难等各种问题。
理想的数字化应该实现设计即制造、演示即交付的效果。
数字交互协同设计,需要多端数据实时在一个数据源协同工作,实现设计数据二维和三维实时互通验证。
准确高效地完成工作是核心,正确理解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并智慧的搭建他们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秒象科技华东区总经理 樊卫民
数智化要在工具层面解决设计效率和设计能力的问题;在应用层面解决交互的数据联动。
数智化生态体系的建立,也是公司的业务流程的重塑,纯工具的引入不一定能解决企业的问题,当前要针对每一个企业的业务流做数字化的优化,最终实现对决策、运营、产品各个环节效率的优化。
数智化思维的搭建比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更迫切。
数智化的意义不是人力的节约,而是业务扩张速度的提升,并且扩张不再依赖于人力的增加。
浙江建投集团研究总院数字化所常务副所长舒志强
建筑行业设计与施工之间有着长久、深厚的角色冲突,双方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强调数字化设计主要是想缩短这个鸿沟,解决设计施工两层皮的问题。
但数字化设计在设计与施工双方有着各自利益诉求的冲突,在这个体系下要解决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协同对接,需要尝试从设计角度就植入施工要求。
数字化最大价值在于不同岗位间的数据接力,打通不同岗位间的信息协同。数据驱动,数字化协同,要让数据完成天然的流通,而不是传统信息化在线人为填报表单数据。
工业化施工强调的是流水线标准化与高规模精确性,而设计又是天然地追求艺术性与个性化的方案表达,通过数字化技术植入工艺设计节点,实现二者间的调合,让艺术能够通过工业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浙江科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乐云
施工企业为什么要花精力去研究数字化,为什么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酝酿一次数字化方向的研讨会?
因为这是企业当前非常大的一个痛点,是工业化内装想要高效、高质交付就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科筑是一家集内装部品研发生产和施工一体化的装配式企业,实现约70%内装部品自主生产加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装配式综合服务商。
在全产业链落地的过程中发现工业化部品对精准、可靠有强需求,我们探讨数字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规模化、降低错单率。
当前工业化内装行业数字化的问题在于,社会化软件服务商与生产施工企业间的逻辑没有打通,数字化产品与实际应用两层皮,数字化无法发挥提效降本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一次全产业链的研讨会,就是希望拉通生态圈讯息,让所有生态位上的角色都能够互相了解上下游的所需所想,进而更好地推动内装工业化领域里的数字化发展。
作者 | 宗书慧
本文为家页原创文章,著作权归家页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及时通过评论处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