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东在it领域打拼30年了吗(王恩东在IT领域打拼30年)
王恩东在it领域打拼30年了吗(王恩东在IT领域打拼30年)科学家的远见卓识远不限于实验室。在IT领域 经常有企业大量研发投入之后 技术和产品却不能在市场上实现很好的应用。王恩东早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与一般的实验室研发不同 浪潮集团的研发是紧密结合客户需求 甚至让客户参与进来。”王恩东说。天梭K1研制成功以后 就马上在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成功应用 这为天梭K1后续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向市场、贴近用户 已成为浪潮集团技术研发的一条宝贵经验。王恩东率领460多人的研发团队开始了艰难的登攀。“我们经常为了攻克技术难题进行24小时封闭工作 何止是‘996’啊。”王恩东深知科学探索“十分付出一分收获”的艰难。从1996年至2012年 十几年磨一剑 中间研发的试验器件和装置多达数百种 编写的验证用例上亿个 申报国内外相关专利几百项 攻克了32颗处理器、256条内存之间高速互联与数据一致性的核心技术难题。2012年 浪潮集团正式发布了我国第一台3
4月25日 吸引了全球超过300支高校队伍参加的2019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 在大连理工大学落下帷幕。看到又一批超算领域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王恩东内心颇感欣慰。
由王恩东发起、已举行至第8届的ASC 与美国SC、德国ISC并称全球三大超算竞赛。“通过设置国际大科学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赛题 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前沿技术思维的复合型超算及人工智能人才。”作为服务器领域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 王恩东的目光始终紧盯人类科技发展的前沿。
自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进入浪潮集团从事服务器技术研究 王恩东带领团队先后攻克高端容错计算机关键技术、人工智能(AI)服务器关键技术等前沿技术难题 将浪潮服务器发展成为全球三大服务器供应商之一 成为当之无愧的我国服务器技术领域带头人和产业开拓者。
弄潮儿永向“创新”潮头立。“核心技术有钱买不来 市场也换不来 只能通过自主研发 自主创新。”这是王恩东在IT领域打拼近30年的最大感悟。
“闯”出中国服务器自主创新之路
上世纪90年代 刚进入服务器领域的浪潮集团面临一次发展方向的选择:作为服务器采购主体的金融行业在1997年前后“变”了 银行业务集中到总行 开始采用高端服务器系统。在服务器领域小有所成的王恩东 越来越认识到高端服务器才是服务器领域的制高点 开始了对我国第一台32路高端容错服务器的攻关。
可要研发高端服务器谈何容易。研发团队面临着可扩展多处理器体系结构设计、系统的高可用设计等一系列难题 如果说研发一台2路、4路的服务器相当于爬一座几百米的山峰 那么研发32路的高端容错服务器就相当于攀登珠穆朗玛峰。
王恩东率领460多人的研发团队开始了艰难的登攀。“我们经常为了攻克技术难题进行24小时封闭工作 何止是‘996’啊。”王恩东深知科学探索“十分付出一分收获”的艰难。从1996年至2012年 十几年磨一剑 中间研发的试验器件和装置多达数百种 编写的验证用例上亿个 申报国内外相关专利几百项 攻克了32颗处理器、256条内存之间高速互联与数据一致性的核心技术难题。2012年 浪潮集团正式发布了我国第一台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天梭K1 打破了欧美国家的技术垄断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高端服务器技术的国家。2014年 天梭K1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学家的远见卓识远不限于实验室。在IT领域 经常有企业大量研发投入之后 技术和产品却不能在市场上实现很好的应用。王恩东早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与一般的实验室研发不同 浪潮集团的研发是紧密结合客户需求 甚至让客户参与进来。”王恩东说。天梭K1研制成功以后 就马上在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成功应用 这为天梭K1后续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向市场、贴近用户 已成为浪潮集团技术研发的一条宝贵经验。
核心技术的突破 不但使我国高端服务器系统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更直接推动了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性提高 市场规模也快速增长。浪潮服务器销量和销售额从中国第一进入全球前三 连续多年增速保持全球第一。
春晚红包背后的“浪潮云”
2019年2月4日 除夕之夜。当人们在看春晚、抢红包时 春晚网络平台平均每分钟10亿次的交互背后 是浪潮云服务器的强力支撑。
距离春晚仅剩1个月时间 百度中标成为央视春晚独家网络互动平台 摆在百度面前的问题是:当晚春晚观众在抢红包时 下载APP、注册、登录、互动等一系列环节将带来每分钟高达10亿次的流量峰值冲击 必须要搭建一个10万台服务器的超大规模集群。
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 大部分的供应商都退出了 谁能够承接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百度核心计算方案提供商 王恩东和他的浪潮团队出手了。
王恩东的底气 来自于他和团队在业内的领先。他们最先开发出云服务器 成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器供应商 开发了全球性能最强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平台 每秒提供AI计算2000万亿次 在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
“天梭K1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填补了浪潮在高端服务器领域的空白 也提高了浪潮其他通用服务器产品的设计能力。但下一个突破口在哪?”关键时候 王恩东又一次表现出了他对前沿技术的敏感。“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规模的发展势不可挡 体量日益庞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 让IT基础设施的短板暴露无遗 无法满足‘快’的核心需求 这就必然需要发展适合云计算时代的新型服务器。”王恩东说。
思路确定之后 王恩东和他的研发团队迅速投入到整机柜云服务器的技术研究工作中。2010年6月 第一版样机研制成功 并在当年12月完成了评测。接着 又在系统多节点设计、高密度集中供电散热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 产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恩东和团队开发的浪潮云服务器从1.0版本到4.5版本 一共走过了7年的时间 云服务器也快速成长为服务器领域的主流。技术研究的果断使浪潮集团在市场拓展上抢得了先机 目前浪潮云服务器已经占据中国市场60%以上的份额。
“智慧时代 计算力就是生产力”
“人工智能正在驱动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这一颠覆性技术依赖强大的计算力支撑 人工智能计算作为一种当下及未来的主要计算形态 将成为未来智慧时代的核心动力。”近日 在IPF2019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上 王恩东提出“智慧时代 计算力就是生产力”的观点。
“智慧计算是从数据中获得策略、洞察、智慧、知识的复杂数据计算 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大数据为认知方法、机器学习为优化工具。”王恩东对人工智能计算未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
科学家的价值在于看得更远 行动得更早。浪潮研发项目管理部总经理宋晓锋感慨说 “在人工智能尚未大规模兴起的时候 王恩东院士就提出一定要组建人工智能服务器研发团队 在当时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但今天回过头来看 是何等正确。”
如果说天梭K1补足了中国服务器产业在重大核心装备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那么王恩东在人工智能服务器上的前瞻布局与技术创新 则开启了中国服务器引领世界的征程。在王恩东的带领下 浪潮研发团队突破性地改变了人工智能服务器CPU和GPU紧耦合互联方式的固有设计思维 实现了开创性的解耦式设计 一举研发出全球计算密度最高、单机性能最高的人工智能服务器。
目前 浪潮集团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计算领导者 占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份额超50% 拥有全球最丰富的人工智能计算产品 并且正在牵头制定人工智能国际测试基准。“在目前最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自动驾驶中 浪潮研发的多款人工智能服务器为许多公司包括百度无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深度学习计算支撑。”王恩东说。
按照王恩东“计算力就是生产力”的产业发展战略导向 浪潮集团已经制定了下一步发展目标——抓住产业AI化机会 5年成为全球第一。在王恩东看来 当下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全球最顶尖的客户 包括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互联网支付平台、移动社交平台 用户最多的电信运营商、银行等 这些用户的信息化、智能化实践将会催生出全球最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方案 推动中国成为人工智能大国、人工智能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