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二氯甲烷废水治理技术(从工业废水中提纯二氯甲烷的方案设计)
开封二氯甲烷废水治理技术(从工业废水中提纯二氯甲烷的方案设计)三乙胺甲醇表1 二氯甲烷、甲醇、三乙胺、水的沸点组分二氯甲烷
一、问题描述
某化工厂工业废液的主要成分为二氯甲烷(90wt%)、甲醇(6wt%)、三乙胺(2wt%)和水的混合液,该废液的产生量35M3/天。如何处理这些废液? 请查找物性数据等资料,提出你的完整分离方案(分段流程和设备选型及依据),回收得到二氯甲烷溶剂,纯度≥99.5%。
二、分离方法的选择
本体系为四元混合物体系,其中四个组分的沸点为:
表1 二氯甲烷、甲醇、三乙胺、水的沸点
| 
     组分  | 
     二氯甲烷  | 
     甲醇  | 
     三乙胺  | 
     水  | 
| 
     沸点℃  | 
     39.8  | 
     64.7  | 
     89.5  | 
     100  | 
由此可以看出二氯甲烷沸点最低,同时二氯甲烷和甲醇的在37.6℃存在共沸,共沸组成
t/℃
x2
ye2
yc2
|Δy2|/ye2
37.9
0.2906
0.1561
0.1591
0.0192
40.0
0.4711
0.2018
0.1935
0.0411
43.1
0.6574
0.2734
0.2729
0.0018
47.3
0.7756
0.3765
0.3784
0.0050
50.8
0.8394
0.4789
0.4794
0.0010
从上表可以看出,基于NRTL活度系数方程计算的气液平衡数据和实验结果相符度很高,故可以利用该物性方法进行后续模拟计算。
四、流程设计与模拟
4.1 流程设计
将整个分离过程分为二氯甲烷的提纯和乙二醇的回收两部分,乙二醇从塔顶进入萃取塔B1,混合物原料从塔下部分进入。混合物原料中绝大部分甲醇、三乙胺、水被乙二醇萃取出来从塔底流出,提纯后的二氯甲烷则从萃取塔顶部馏出。萃余相再进入回收塔B2实现萃取剂的回收利用。下面是模拟流程图。

图1 从工业废水中提纯二氯甲烷模拟流程图
4.2 工艺参数设计
本过程需要设计主要的工艺参数包括萃取剂用量,萃取塔塔板数、回流比、馏出率、进料位置以及回收塔塔板数、回流比、馏出率、进料位置。
因为萃取剂用量依赖于塔的的工艺参,所以应计算出合理的萃取塔参数,再确定萃取剂用量。数根据文献[1]实验结论,萃取剂滴加速度和馏出液馏出速度之比为(20~22)/10时,分离效果最好。所以不妨先假定萃取剂用量为进料量的2倍。
4.2.1 萃取塔的参数设计
萃取塔选用RadFrac模块进行模拟,先设定初始进料状况和塔参数,然后进行优化。
表3 萃取塔初始进料状况
| 
     温度/℃  | 
     压力/bar  | 
     流量/(kg/h)  | 
     组成(质量分率)  | |
| 
     原料  | 
     25  | 
     1  | 
     2000  | 
     CH2Cl2=0.9 CH4O=0.06 C6H15N=0.02 H2O=0.02  | 
| 
     萃取剂  | 
     25  | 
     1  | 
     4000  | 
     C2H6O2=1  | 
表4 萃取塔初始操作参数
| 
     塔板数  | 
     冷凝器型式  | 
     质量回流比  | 
     质量馏出率  | 
     原料进料位置  | 
     萃取剂进料位置  | 
     塔压/bar  | 
| 
     30  | 
     全凝器  | 
     1.5  | 
     0.27  | 
     5  | 
     20  | 
     1  | 
在初始条件下,模拟计算得到的二氯甲烷馏出物质量分率为0.988,没有达到目标纯度,下面利用灵敏度分析先对塔板数进行优化。

图2 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随塔板数的变化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塔板数的增加,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先快速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这里我们取二氯甲烷的最大质量分率对应的最小塔板数30。
下面利用灵敏度分析对进料位置进行优化。

图3 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随进料位置的变化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混合物进料位置的变化,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先增加后减小,在第19块塔板处取得最大值,故可以将混合物进料位置设定在19块塔板。随着萃取剂C2H6O2进料位置的变化,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不断减小,故将C2H6O2进料位置设定为第2块塔板。
下面对回流比进行灵敏度分析。

图4 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随质量回流比的变化
由图4可知,随着质量回流比的增大,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不断增加,考虑到增加回流比会增大操作成本,而且在回流比为2.2时,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已经达到0.99499,后续对萃取剂用量的优化完全有可能达到提纯目标,故将质量回流比定为2.2。

图5 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随萃取剂用量的变化
下面利用灵敏度分析对萃取剂用量和馏出率进行优化。按文献[1]实验得到的90%的二氯甲烷收率,塔顶馏出量应该取1630 kg/h(2000*0.9/0.995=1628 kg/h),然后考察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随萃取剂用量的变化。
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萃取剂用量的增加,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在萃取剂用量为3000 kg/h时,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达到0.995002,已经满足提纯要求,故将萃取剂用量定为3000 kg/h。

图6 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随馏出率的变化
在萃取剂用量为3000 kg/h时,在考察馏出物中二氯甲烷的质量分率随馏出率的变化,证实了馏出率大于0.326之后无法满足提纯要求。故最终质量馏出率为0.326。
综上所述,萃取塔设计的工艺参数为:
表5 萃取塔设计工艺参数
| 
     塔板数  | 
     原料进料位置  | 
     萃取剂进料位置  | 
     质量回流比  | 
     质量馏出率  | 
     E/F(萃取剂原料质量比)  | 
| 
     30  | 
     2  | 
     19  | 
     2.2  | 
     0.326  | 
     1.5  | 
其中,馏出二氯甲烷纯度为0.995001,二氯甲烷回收率为90.1%。
4.2.2 回收塔的参数设计
回收塔的作用是对萃取剂乙二醇进行回收,根据前面模拟计算的结果,回收塔进料组成为:
表6 回收塔的进料组成(质量分率)
| 
     二氯甲烷  | 
     甲醇  | 
     三乙胺  | 
     水  | 
     乙二醇  | 
| 
     0.0528  | 
     0.0335  | 
     0.0119  | 
     0.0119  | 
     0.8899  | 
为了提高乙二醇的馏出纯度和收率,需要对回收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过程基本上和萃取塔类似,选用RadFrac模块模拟,利用灵敏度分析依次确定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馏出率。下面直接给出计算结果:
表7 回收塔设计工艺参数
| 
     塔板数  | 
     冷凝器型式  | 
     质量回流比  | 
     质量馏出率  | 
     进料位置  | 
     塔压/bar  | 
| 
     18  | 
     全凝器  | 
     0.5  | 
     0.11  | 
     8  | 
     1  | 
其中,回收乙二醇的纯度为0.99992,回收率为100%。
六、结论
1、本方案设计了用乙二醇做萃取剂,从工业废水中提纯二氯甲烷的萃取精馏流程,并实现了萃取剂的回收,二氯甲烷的纯度达到了0.995,收率为90.1%。
2、采用Aspen对萃取流程进行模拟优化,优化的萃取塔塔板数为30,质量回流比为2.2,质量馏出率为0.326,萃取剂和原料的质量比为1.5;回收塔塔板数为18,质量回流比为0.5,质量馏出率为0.11。
参考文献
[1] 柯凌进 黄燕 高晓芬 等. 从三元混合溶剂中回收二氯甲烷的试验[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2 33(08).
[2] 邵少花 顾正桂. 二氯甲烷-甲醇-丙酮-水体系汽液平衡测定和关联[J]. 化学工程 2012 40(10):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