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在“为家乡上分”的短视频走红前的一个多月,另一个和方言有关的短视频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忍饥挨O”“Eng汉?”“装Shu是什么东西啊?”“妈妈,阿婆跟我默写说麻qio,我怎么听得懂啊!”三月底,一段南京阿公阿婆给萌娃默写的短视频“出圈”。完全听不懂!阿公阿婆一口地道的南京话愁坏了小小南京娃,赶忙打电话找妈妈求助。种类太多,差异太大,无形中加大了江苏方言传承的难度。数不清的模仿者中,少不了江苏人的身影。”“我是江苏的,江苏南京的,南京话这样讲,大方叫‘胎气’ ,硬币叫‘郭子’ ,玉米叫‘苞芦’,肉麻叫‘癔怪’,辣椒叫‘辣油’……”“我是江苏的,江苏苏州的,苏州话这样讲,工作叫‘做生活’,热闹叫‘轧闹猛’,恋爱叫‘轧朋友’,额头叫‘额骨头’……”“我是江苏的,江苏无锡的,无锡话这样说,不要叫做‘覅’,‘我们’叫‘倷伲’,膝盖叫‘膝馒头’,小姑娘叫‘毛丫头’……”来自江苏各地的网友,纷纷拍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1)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做阿南,青蛙叫做欧巴,老公叫做搓趴,老婆叫做搓嘛……”,最近,一个魔性短视频《我是云南的》在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走红,在朋友圈疯狂传播,引得各地网友纷纷模仿。人们拍摄上传“为家乡上分”的短视频,在为故乡打CALL的同时,也展示着各地生动有趣的方言。

经过岁月积淀而形成的方言,寄托着乡情,承载着乡愁,是地域文化的乡土记忆的聚合与凝结。“为家乡上分”系列视频的走红,有点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说明了在互联网时代,一度被认为“式微”的方言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很多人在乡音中找寻情感共鸣,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传承古老的方言,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情感。

为家乡上分,为方言打CALL

“为家乡上分”短视频很简单,在内容结构上主要由“家乡 方言”两部分组成,旋律曲调基本表现为每句简单重复的节奏型,在“自报家门”后,再开始介绍本地有趣的方言语词。

数不清的模仿者中,少不了江苏人的身影。”“我是江苏的,江苏南京的,南京话这样讲,大方叫‘胎气’ ,硬币叫‘郭子’ ,玉米叫‘苞芦’,肉麻叫‘癔怪’,辣椒叫‘辣油’……”“我是江苏的,江苏苏州的,苏州话这样讲,工作叫‘做生活’,热闹叫‘轧闹猛’,恋爱叫‘轧朋友’,额头叫‘额骨头’……”“我是江苏的,江苏无锡的,无锡话这样说,不要叫做‘覅’,‘我们’叫‘倷伲’,膝盖叫‘膝馒头’,小姑娘叫‘毛丫头’……”来自江苏各地的网友,纷纷拍摄“为家乡上分”的短视频,让观者充分感受到各地方言的千差万别和多姿多彩。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2)

众所周知,江苏是全国方言种类最多、差异性最大的省份之一。从地域文化上看,江苏分为金陵文化区、楚汉文化区、吴文化区、淮扬文化区,每一个文化区都有着数种甚至数十种方言,全省各地的方言加起来超过70种。

江苏的方言有多复杂?在很多地方,同一个县市区的居民可能无法直接使用各自的方言进行交流。“在我的老家南通市通州区,不到1200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南通话、金沙话、启海话、通东话、如东话等五种方言,分属于吴方言区和江淮方言区。”在南京工作的中学老师高菲说,上大学时老乡聚会,彼此之间都讲普通话,让外省的同学看得好生奇怪。

种类太多,差异太大,无形中加大了江苏方言传承的难度。

在“为家乡上分”的短视频走红前的一个多月,另一个和方言有关的短视频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忍饥挨O”“Eng汉?”“装Shu是什么东西啊?”“妈妈,阿婆跟我默写说麻qio,我怎么听得懂啊!”三月底,一段南京阿公阿婆给萌娃默写的短视频“出圈”。完全听不懂!阿公阿婆一口地道的南京话愁坏了小小南京娃,赶忙打电话找妈妈求助。

笑过之后,有人从视频中读出了方言传承的隐忧和无奈,“看完视频笑不出来,生活在南京的人听不懂南京话是一种悲哀。”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听我韶韶》主持人吴晓平无奈地说。

虽然互联网世界里各种短视频层出不穷,但作为本应在今后几十年内掌握、使用方言的孩子们,却对方言日渐陌生,甚至隔膜。

12岁的刘欣雨在苏州出生并长大。她的妈妈是徐州人,爸爸是盐城人,“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我的孩子到现在还没有掌握一种方言。”妈妈孙女士说,孩子大概听得懂爷爷奶奶的盐城话,外公外婆的徐州话,但并不会说盐城话和徐州话,更不会说所在城市的苏州话。“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说的都是普通话,没有语言环境,也没有必要使用方言,很多孩子已和方言基本绝缘。”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3)

“在我们班上,几乎听不到南京话。”南京城北某小学班主任李桦在课余做过一次调查,全班五十多个同学,会说南京话的仅有七八个人。很多孩子的父母是来宁工作、定居的“新南京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本地方言。

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方言走到今天面临传承乏人的困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年前的一次调查,全球有6000多种语言处境堪忧,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主要是方言)消失,超过了很多动物的灭绝速度。

方言是文化,更是乡愁

如何将古老的方言交给未来,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记者了解到,很多人正用自己熟悉、擅长的方式担负起传承方言的责任,向年轻人传播地域特色鲜明的方言,让方言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别紧哎’‘不要虚’‘早点睡告哦’……扬州话太有意思了”,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马伟在抖音上用扬州话演绎生活百态,得到了很多人共鸣,几乎每条视频下面都会有这样的留言。马伟在抖音已经积累了200多个原创短视频,近30万的忠实粉丝。这些视频不仅有扬州本地观众看,也有大量的外地观众成为粉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扬州方言感兴趣。

“扬州方言具有北方方言中的直爽,也有南方方言中的那份温婉,是扬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拍摄短视频,马伟希望能够唤起年轻一代学习方言的兴趣与热情。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4)

“方言不仅是语言工具,它承载着乡愁和乡情,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文化记忆。”马伟至今记得,多年前,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演出结束后,一位年轻华侨找到了他,“他是从中国台湾省来瑞典定居生活的,但是他的父母都是扬州人,在瑞典国家电视台看到扬州评话艺人要来演出的消息后,他提前一天坐火车来到斯德哥尔摩观看我的演出,目的就是为了听听正宗的扬州话。”游子在外,熟悉的乡音瞬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那位年轻华侨对我说:方言是文化,是回忆,是乡愁,方言是中国。”

淮剧表演艺术家陈澄十分看重方言的传承,在她看来,方言就是地方戏曲赖以生存的载体,“扬州评书、扬州花鼓戏以扬州方言为基础;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以苏州方言为基础;江淮戏以江淮方言为基础;锡剧以无锡方言为基础。如果失去了方言,地方戏就不能存活。”

陈澄发现,剧团这些年新招的年轻人,都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不会说方言竟成了问题。为了纠正学员口音,剧团老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地方戏演唱必须与方言的字音字调相吻合,只有准确的方言吐字,才能完美呈现出地方戏曲字正腔圆的独特韵味。”

出身淮剧世家的陈澄自幼在家中与父母说盐城话,如今在家里,她也要求儿子必须说盐城话。在陈澄看来,城市化的发展,推进了普通话的广泛运用,但减少了方言的使用率,“家庭是方言培养的土壤,家长要有意识地跟孩子说方言,让方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底,陈澄在B站以淮剧方言翻唱了流行歌曲《神女劈观》,获得了数百万浏览量,她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弹幕遮脸”的盛况。很多95后、00后的年轻人第一次听到了江淮官话,由此成为了淮剧的粉丝。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5)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我的常州老乡、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在世时,曾给我题词——学好普通话,不忘家乡话。”79岁的常州学者范炎培一直在常州各大学校开设方言课程,起初,一些大学老师曾有顾虑:方言这门课会有学生选修吗?但没想到,选修课80个名额瞬间一抢而空,很多学生因此学会常州方言,享受到直接益处——在当地生活如鱼得水,与当地人瞬间拉近了感情。

“方言是一种文化载体,背后承载着当地的古语古音和文化密码,学习方言也是在学习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范炎培说。

年轻力量,让方言更“年轻”

“恩正、安生、多大事啊、一裹脑子……《红楼梦》里多少南京话,你啊晓得啊?”每个周三,就着时下热点,用南京话讲民俗、谈文化,是90后媒体人张晨的工作日常。面对镜头,张晨脱口而出的南京方言,比普通话更生动、更有表现力。

如今,主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以及方言的受众基础和市场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掀起一场场“头脑风暴”,探索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来守护本土方言,讲述文化故事。

“当初做方言视频就是觉得新奇、好玩。”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张晨喜欢刷手机,常在手机上看全国各地的方言配音、视频和短剧,她发现,轻松随意、自带活泼泼的“侉”气质的南京话是方言里的热门。张晨是土生土长的南京女孩, 2021年夏天,为了普及抗疫知识,她和小伙伴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南京话拍摄了一部短片。出人意料的是,这则短片发布后热度迅速攀升,没多久就产生了全网数十万的传播量。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6)

“从没想到方言现在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受到鼓舞,张晨和小伙伴们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更新南京方言短视频节目,与观众分享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寒山隔远钟,野雪不留踪。若问何处去,河灯照桥枫……”每晚在睡前听苏州话歌曲《姑苏城》,95后公务员李潇逸的内心都会升起一阵温暖和感动。“我是宿迁人,大学毕业后来苏州工作,觉得苏州话特别温柔唯美,这首歌唱出了我心中苏州的模样。”

《姑苏城》本是一首普通话歌曲,由演唱者“流浪的蛙蛙”用吴侬软语翻唱,一度火爆于二次元古风圈。这两个月,李潇逸特地在社区报了苏州话学习班,期待能通过学习方言听懂这首歌。

自媒体博主徐福晋的徐州话方言视频在徐州家喻户晓。在方言短视频领域获得成功,徐福晋一开始以为是自己文案写得好,起承转合,满满都是包袱。后来她发现,之所以能在方言上跟别人共情共鸣,是因为她的方言够“土”,内容的生命力够“强”。

“传播方言文化,现在我们并不缺乏巧思,但是更要有对城市的热爱。它的气质、喜感、痛点……不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会产生新的思路和打动人的触点。”一有空,徐福晋就在徐州城到处逛,走遍了城南和城北,“老徐州”和“新徐州”,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生活。

“河嚎拉显,离眼转圈,一歪就斜,卜土杠烟……”徐福晋用徐州土话改编了网络流行歌《生僻字》,把对故乡的情思,夹杂着一丝调侃和吐槽写进歌里,不出意外地“火”了:每次上街,总能遇上人过来说:“啊哈!我经常刷到你!”搭讪、签名、合影……徐福晋也因传播方言成了网红。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7)

5月初,南京80后小伙徐鹏穿着印有南京方言的衣服,穿过热闹的熙南里街区,来到“嚯一得儿”奶茶店。在南京话里,“嚯一得儿”就是“喝一点儿”的意思。路过的外地游客会驻足观望,朝着店名念上几遍,体味这其中的南京味道。而南京人路过,默默扫一眼门头,情不自禁地会心一笑。

“嚯一得儿”茶饮店不是徐鹏创立的第一个方言文创项目。凭借20年品牌营销、广告策划从业经验,他从2018年开始围绕南京方言筹划文创项目。打开他和团队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南京话研究所”,可以学一得儿南京话,比如活儿屁、雷堆、拾搭;也可以听一听南京话讲述评事街、三牌楼、棉鞋营等街巷名称由来的故事。此外,还有会讲南京话的方言文创“一得儿故事小酒”“一得儿故事小茶”,方言绘本《南京有只卜卜鸭》,让人忍俊不禁。

“语言是动态的,我想打破文字的限制,打造一个线下的方言消费场景。”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徐鹏把这些“方言产品”都集中到奶茶店里。走进来拍照、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了,操着南京话的店员热情地跟顾客攀谈、介绍,“莱斯”“挨摆”“乖乖隆滴咚”……南京方言元素在茶饮、酒水、杯套等产品上花式呈现。下沉到实体店,徐鹏更直接感受到人们对方言文化的喜爱,上至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下到抱在怀里的孩子,很多人来这里“打卡”,偶尔有老南京人顺便评论某个方言的字写得不对,于是徐鹏在四家分店里都准备了纸笔,欢迎南京顾客留言指正。

“方言是日常生活中交流的语言,它体现的不仅仅是规范和标准,更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场景演变和语言方式的演变。希望在这个时代,用我们的方式记录下方言曾是这样发音的,为未来留下美好记忆。”徐鹏说。

“方言传承的主体是社会大众,而年轻人是其中的关键人群。”在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看来,方言不能和“土味”划等号,相反,“为家乡上分”等系列视频的火爆,印证了古老的方言在新时代同样能焕发出活力;而将方言引入短视频,用方言演唱古风歌曲,用创意文创弘扬方言文化,年轻人对方言的种种新“玩法”,将有助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增加人们对方言的熟悉度和亲切度,使古老的方言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王慧 吴雨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关于方言的短(方言短为家乡上分)(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