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伤寒论小青龙汤出处及应用林大勇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经方的研究,从外寒内饮经典方小青龙汤的病机和组方着手,深刻剖析了外寒内饮的病机,为临床药物选用提供思路。今天,小师妹将林教授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如下,供临床优秀的中医师参考。01

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安全.易懂.易应用

小师妹 华医世界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1)

图*辽宁中医药大学林大勇教授

因小儿脏腑娇嫩,易感寒邪。风寒犯肺,卫外不固,阳失输布,则见流涕、喷嚏、发热等。

肺气虚弱,肺失宣降,脾常不足,水失运化,凝液成痰,痰饮聚集,阻于气道,气机不畅,气逆于上,则见咳嗽,喉鸣、喘憋,儿科临床上以外寒内饮证较为常见。

林大勇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经方的研究,从外寒内饮经典方小青龙汤的病机和组方着手,深刻剖析了外寒内饮的病机,为临床药物选用提供思路。

今天,小师妹将林教授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如下,供临床优秀的中医师参考。

01

小青龙汤出处及应用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2)

伤寒论

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吐诞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现代临床主要将其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癌等肺系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02

外寒内饮病机分析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3)

小青龙汤是仲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本方合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于一体,辛烈走窜,药力峻猛,但只要掌握好辨小青龙汤证的几个环节,临床运用则效如桴鼓: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4)

表寒病机分析

伤寒、表不解、发热:

孩子感受寒邪之后,人体的阳气重新分布。

肌表,是正邪交会,正邪斗争之处。

阳气浮于肌表,逐渐积聚,“阳浮者,热自发”,故出现发热。

表邪内传:

有部分孩子开始得的是感冒,并未加重。有的孩子感冒容易向里传变,发展成肺炎。这与正气的固秘程度呈正比,如仲景论述“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果正气不足,邪气通过经络血脉传变。

金匮要略·藏腑经络先后病: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发热是症状,选药据辨证:

治病着眼于证,临证即突出辨证论治。

针对发热的症状,寒证选温热药,热证用寒凉药;

若为寒证发热,则用温热药物解除表寒。体表的挂碍没有了,阳气自然周流于内,而热自退。小青龙汤使用的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均为热性药物。

林教授对寒凉药解寒证发热的解释:

如果用寒凉药,帮助在表的寒邪,伤里边的阳气,阳气受损,不会再出现阳盛的状态。虽然也能解热,但损伤正气。

炎症:炎症辨寒热

“或噎”,噎是嗓子肿、嗓子疼。

如果是水寒凝结在咽喉,往往红肿不明显,但疼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喜欢饮热水。

临床误区:遇到炎症红肿热痛即考虑为上火,用板蓝根,山豆根清热。临床上避免见炎症就清热解毒、清热泻火。

尤其儿童,稚阴稚阳之体,形体不充盛,注意保护其阳气,以免损伤正气,发展成反复感冒体质。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5)

内饮病机分析

水饮来源:

根据《伤寒论》的描述,在表实证的演变过程中,如果阳气渐虚,气化不足,津液输布障碍,就会发生“心下有水气”。

水饮流变:

“心下”较为笼统,可以包括肺家(支饮)、胸部(悬饮)、脾家(痰饮)等部位。或逆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水气”变动不穷,泛溢脏腑,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症:

不宣则喘;

在胃则干呕;

在咽喉则噎;

在肠则利;

津不上承则渴;

津不外达则发热,并兼小便不利、少腹满。

这些或然证并非可有可无的症状,而是小青龙汤证在演变过程中最常出现的症状。

因此或然症反映了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决定着主方用药的加减化裁,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特点。

03

方剂使用体会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6)

小青龙汤全方结构严谨,主治明确,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其组方规律、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张璐有言:“夫字有字母,方有方祖”。通过拆解经方为有规律可循的基本方剂,能更清晰的理解张仲景解表治饮的思路。

林大勇教授进行了如下解析:

麻黄、桂枝、炙甘草

麻黄:表邪未解,所以用麻黄解表。

治疗发烧的西药,美林,康泰克,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

桂枝甘草汤:是心阳虚的基础方。“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温的桂枝配合甘草,即成桂枝甘草汤。

原文: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过多,伤了心阳,心慌得厉害,欲得按,按完舒服,是虚证。换句话说,这些症状像是麻黄用多的副作用。

桂枝甘草,给麻黄提供足够的阳气,同时也防止麻黄伤阳。

干姜、细辛、半夏

甘草干姜汤:此方又名二神汤,既可治疗肺寒所致的咳嗽肺瘘,又可治疗牌寒所致的吐逆下利。

甘草干姜汤是温补脾阳的基础方。饮食失养,甜入脾,寒伤阳,抗生素,饮食起居,伤阳。导致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液,水饮内停。

干呕,是水饮犯胃。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

小儿“脾常不足”,脾气亏虚,运化无力,易于痰湿内聚。

比如患儿感邪咳喘,经治以后外寒虽解,但喉中痰鸣漉漉,痰多清稀,经久不化,且舌淡,面色不华,肢末不温,此脾阳不振,痰饮不化。

遵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运用苓桂术甘汤、甘草干姜汤方治疗。

五味子、芍药

据本经记载,干姜、细辛、五味子,均有“止咳逆”的作用。

除了小青龙汤外,绝大多数止咳经方如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以及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中均包含这个方元。

即便不是专治咳嗽的经方如小柴胡汤、四逆散、真武汤,也习惯性地以其应对变见之咳。

有“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咳者,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等随证加减法。

药-方-方元

基本方元既反映了经方的组合思路,也体现了药物的配伍关系。通过方元来分析经方的构成,有助于理解药-方元-方的演变关系,提高理论思维、临床实践的能力。

小青龙汤蕴含张仲景对于水液输布代谢的思考,涉及阴阳、脏腑、表里等理论,是诸多治饮经方的模板。以此理解小青龙汤的组方内涵,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小青龙汤成品冲剂怎么样(林大勇教授妙用小青龙汤)(7)

苓桂术甘汤

小青龙汤治疗重证寒饮咳喘,疗效卓著,屡用屡效。但此方辛烈峻猛,能伐阴动阳,下拔肾根,用药必须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根据《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用苓桂剂善后则疗效理想。

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

林大勇教授形象的解释方义:

痰饮停聚在体内,就像外面下雨,地上停一滩水一样,一潭死水如何化掉?

云开日出,太阳普照,阳光下水就蒸发了,桂枝就像太阳一样。

同时,只太阳照不够,培土制水,健脾土,把水给消化。

神农本草经的记载,苓、桂、术、甘都有健脾的功效。

再者,水很深,挖水沟,往外排一排,茯苓、白术有利水的作用。

苓术相须健脾祛湿 体现了治痰之源以治本之意 脾旺则水湿自化。甘草调和诸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 以助温阳健脾之力 合白术益气健脾 崇土以利制水。四药配伍 温而不热,利而不峻 是治痰饮之和剂。

04 结 语

林大勇教授对小青龙汤和苓桂术甘汤的剖析细致严谨,理法方药丝丝入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