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生零基础学易经(跟我学易经配套讲义)
易先生零基础学易经(跟我学易经配套讲义)易经中有两个卦否卦和泰卦,一吉一凶,我们在追求人生高度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阻碍,这就叫否,但是凭借我们的努力,我们终将化险为夷,否极泰来。但当我们到达人生巅峰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停止,吉就会变成凶,人贵有自知之明,适可而止才是人间大道。这就是易经告诉我们的道理。易经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我们最熟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写在了清华大学的校训上。其他如:谦虚、执著、勇敢、智慧、包容等。它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适合我们去做,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人生是一段旅程,碰到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当我们遭遇不顺的时候,如果我们学习了易经,就会坦然面对这一切,不再怨天尤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
大家好!欢迎来到周玄的国学小课堂。上一讲我们讲了什么是《易经》。今天的主要内容是学易的意义。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懂得中国文化,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而要懂得中国的古代文化,继承我国古代优良的文化传统,学习和了解《易经》以及必要的易学知识,就显得颇为重要和必不可少了。可以说作为我们个人,不学《易经》无以立身,不学《易经》无以处世,不学《易经》无以成功。
那么,学习易经对我们现在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1. 天人合一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也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易经说卦传》说:“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要做到天人合一,就是人要和大自然保持一致,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就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平衡,我们要维护这种平衡,不仅是对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内心。
2.修身养性
易经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我们最熟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写在了清华大学的校训上。其他如:谦虚、执著、勇敢、智慧、包容等。它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适合我们去做,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人生是一段旅程,碰到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当我们遭遇不顺的时候,如果我们学习了易经,就会坦然面对这一切,不再怨天尤人。
易经中有两个卦否卦和泰卦,一吉一凶,我们在追求人生高度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阻碍,这就叫否,但是凭借我们的努力,我们终将化险为夷,否极泰来。但当我们到达人生巅峰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停止,吉就会变成凶,人贵有自知之明,适可而止才是人间大道。这就是易经告诉我们的道理。
3.预测未来,少走弯路
《易经》,既然能指导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处世立身,那么当然是人们预测未来结果的最科学系统的模型了。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未卜先知一直在探索,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就是大数据统计,并且把占卜应验的规律总结出来,再进一步抽象成象征性的概念“爻辞”,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是古人经验总结的精华。
易经64卦,把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到巅峰,到衰败,再到东山再起,整个过程描述了一遍。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也适用于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也适用于人事。这是一种规律和趋势,易经用阴爻和阳爻,简单朴素的把它给表达出来了。当我们找到我们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就能知道我们下一阶段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这本身就是一种预测。
所以易经智慧让你了解时运、运用时运、少走人生弯路,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4. 健康养生
《易经》不仅是一部哲学大典,更是一部养生宝典,《易经》的养生之道,最深刻地体现在《黄帝内经》中。《易经》通过阐述变通、变化的哲学,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辩证法,深入到人的生命之中。
易经养生,不仅重视居住风水养生,更注重生理、心理的养生,强调“养生应首先从养心开始”、“养生应注重生理、心理和居住环境的全面养生”只有从易经“八卦”阐述的“天气、地气、运动、空气、净水、阳光、静养、乐观”等八个方面,全面地进行养生,才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
医易同源,医食同源,药食同源。学习了易经,你就等于了解了我国的中医。作为我们不是专业学中医的,学习了易经就能更好地保健养生。
中医的核心最重要的在于养生。难经中说道:“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强调了未病先治的道理。这个未病先治就是养生。下面我讲一个魏文王问扁鹊的故事。
扁鹊是世上尽人皆知的神医。有一天魏文王对扁鹊说:“先生你是世上医术最好的人了”。扁鹊回答道:“不是,我二哥比我医术好”,魏文王问道:“那你二哥是世上医术最好的人吗?”扁鹊回答道:“不是,我大哥比我二哥医术好”。魏文王不解地问道:“那么为什么只有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用麻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 魏文王说道:“你讲得真好啊!”
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未病之时养生的重要性。我们学习了《易经》,就能够做到防病治病、健康养生。
好,我们总结一下,学习《易经》意义就是:“从大处来说,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从中处来说是为了成就事业,从小处来说是为了修身养性”。
好,第三讲学易的意义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讲《易经》的应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