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还能再战的小屏手机(下一代手机可能是这样的)
2023还能再战的小屏手机(下一代手机可能是这样的)确实只是一张皮肤,但这张皮肤具备的功能超乎你的想象,他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也将是翻天覆地的。说到电子皮肤,可能有的人会说:不过就是张皮肤吗,有什么神奇的?对于我们而言,手机已经太普遍,太重要了,重要到没有手机都不知道要干嘛了,都不知道手要放哪里了。不过,最近这几年,智能手机的升级似乎遇上了瓶颈,除了芯片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内存越来越大、相机像素越来越高以外,各大手机商家都找不到什么炒作噱头了。但是,下一个跨越历史阶段的手机升级可能就在眼前,那就是电子皮肤。
先问一个问题,你周围还有人不用手机吗?
答案可能是:没有吧……嗯,有,三岁以下的小孩,80岁以上的老人。
再问一个问题,你上完大号后要做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
锁屏。
对于我们而言,手机已经太普遍,太重要了,重要到没有手机都不知道要干嘛了,都不知道手要放哪里了。
不过,最近这几年,智能手机的升级似乎遇上了瓶颈,除了芯片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内存越来越大、相机像素越来越高以外,各大手机商家都找不到什么炒作噱头了。
但是,下一个跨越历史阶段的手机升级可能就在眼前,那就是电子皮肤。
说到电子皮肤,可能有的人会说:不过就是张皮肤吗,有什么神奇的?
确实只是一张皮肤,但这张皮肤具备的功能超乎你的想象,他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也将是翻天覆地的。
那么,电子皮肤有那些功能呢?
1、柔韧可拉伸
既然是皮肤,那就要长得跟我们的皮肤差不多,柔软的,可拉伸的。
不过,电子皮肤的性能会更好,比如,现在能制造出的电子皮肤韧性极强,用针刺也难以刺破。
针刺电子皮肤
我想到了软猬甲,你呢?
未来穿上了电子皮肤的人或许可以做到像平头哥一样,就算被狮子撕咬,也难以造成内伤。
2、自我修复
假如被划破,不要紧,可以自我修复。原理其实并不复杂,现在也已经可以实现了。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材料,当它被切开导致化学键断开后,只要把裂开的伤口合到一起,不需要其他任何辅助,这个材料在室温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化学键会重新产生,完好如初。
是不是很科幻?金刚狼的自动修复功能你有没有羡慕过,在将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3、高灵敏度的感知
温度、压力、湿度、光滑度,这些皮肤具有的感知电子皮肤都具有,但是其灵敏度却高很多倍。
比如,一般情况下,一个蚊子停在皮肤上叮咬我们,要等到蚊子差不多吸饱了我们才发现,但如果有电子皮肤的话,蚊子停在皮肤上你就能感应到,甚至蚊子的每一只脚停放的坐标你都可以知道。
另外,我们的皮肤不具备的感知能力电子皮肤也可以具有。比如,电子皮肤可以感知光强度,可以感知我们的血压是否正常,血糖浓度、白细胞数量、电磁波、核辐射等等。
只要是你觉得需要感知的,科学家都可以帮你实现。增加这些功能并不复杂,只需要在电子皮肤里面植入相应的传感器就可以。
4、和大脑、神经系统对接
电子皮肤的感知信号能够变成我们身体能识别的信号,和我们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对接,这样,电子皮肤就相当于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电子皮肤能感知的信号,我们的大脑都能接收到,甚至,我们的大脑还能对电子皮肤发出一些操作指令。
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度那么疑问来了,电子皮肤既然这么强大,那为何我们的生活中很少见到呢?
其实,电子皮肤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并没有发展到大规模应用的阶段。不过,就目前的研究进度来看,似乎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大量运用了。
电子皮肤的研发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2003年,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利用低分子有机物——并五苯分子制成薄膜,通过其表面密布的压力传感器,成功制作了能感知压力的电子皮肤。
能感知瓢虫的压力和运动轨迹的电子皮肤
之后,美国、英国等也迅速跟上,在电子皮肤的研发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中国也在电子皮肤的研发上取得了不少进展,2018年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任天令团队研发出了多层石墨烯表皮电子皮肤,可以直接贴在人体皮肤上用于探测呼吸,心率,发声等。
2019年,一个跨校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以动物皮革为基础,与不同种类的功能性纳米材料相结合的电子皮肤,既能感知各种信号,还能让电子皮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舒适度。
在“2020腾讯科学WE大会”上,知名华人女科学家鲍哲南分享了其研究团队的最新进展,他们将研发的电子皮肤植入老鼠体内,老鼠不会有任何的负面影响,可见其生物相容性很好。
鲍哲南还指出,电子皮肤能带来多种可能,可能会为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生于南京的斯坦福大学工程系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鲍哲南,被誉为人造皮肤领域的“材料大师”
他认为,电子皮肤目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用途,第一,给机器人提供触觉,重新定义机器人与环境的互动;第二是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电子化趋势。
“未来20年,脉搏上的电子皮肤能随时测心率、血糖;喉咙上的电子皮肤通过感受咽喉肌肉运动产生的压力变化,让聋哑人发声;整个身体是一个网络中心,通过体内传感器与外界连接。”
电子皮肤虽然功能强大,但仍然有几个瓶颈需要突破,比如,最难以实现的是电子皮肤如何跟人体对接,与大脑进行沟通;其次,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需要进行大量的验证;另外,电子皮肤的供电机制也尚未成熟。
电子皮肤要想取代手机,最难实现的功能——跟大脑沟通是可以暂时不要的,但必须还要增加一种功能,显示屏。
不过,电子皮肤要实现显示屏功能似乎并不会太难,毕竟能折叠的屏幕都已经研发出来了。
因此,也许10年内,手机就会变成一张电子皮肤贴在你的胳膊或者手背上。
到那时,上完厕所你再也不用锁屏了,手机不小心掉进厕所的尴尬事件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大有学问# #我来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