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特征(中水回用系统及三种处理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技术特征(中水回用系统及三种处理技术简介)(2)不设污泥处理系统,节约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1)不设初沉池和二沉池,节约了基建投资;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污废水的处理均采用以生物处理为主的工艺技术,原因在于生物处理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程度高的优势,但同时生物法也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速分生物处理技术通过与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可以总结出速分生化技术的优势如下:
一、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用系统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需要与雨水收集、景观水体进行综合设计。
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的总原则是采用节水技术与节水材料,同时积极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尽可能节约、回收、循环使用水资源,分质供水、按需供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新水的消耗,控制污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营造建筑与场地良好的水环境生态系统,维持水的生态循环,保护地表与地下水环境。
中水回用系统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部分组成。中水回用的用途决定回用水质,结合原水水质,从而确定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污废水的处理均采用以生物处理为主的工艺技术,原因在于生物处理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程度高的优势,但同时生物法也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速分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与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可以总结出速分生化技术的优势如下:
(1)不设初沉池和二沉池,节约了基建投资;
(2)不设污泥处理系统,节约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3)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
(4)不设污泥回流系统,使得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2、 BM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处理规模一般为10-200m3/d,进水多以生活污水或优质杂排水为主,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城市杂用水或景观环境用水指标,也可以达标直接排放。
进水水质:CODCr≤400mg/L,BOD5≤250mg/L,
NH3-N≤50mg/L,TP≤4mg/L,SS≤200mg/L。
BMR工艺出水水质标准
BMR工艺的技术特点
处理程度高,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国家排放或绿化、冲厕的中水回用标准。
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占地节省。
处理时间(HRT)仅3~5h,气水比低,仅(5~8):1,动力消耗少,节约运行费。
基本不排泥,可省去污泥处置环节,数十天排污一次,排污量少。
基本无异味,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室内安装。
运行维护简便,可全自动运行,生物膜及载体使用寿命长,6~10年后才需更换。
处理设施可设备化,直接安装在地面,无现场土建工程,根据处理水量可将设备方便组合,建设周期短。
3. BMR一体化设备
BM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简单,仅需将地面夯实,直接放置一体化处理装置即可。
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
(1)一体化设备在正常情况下自动运行,无须专人职守
(2)若有除磷要求时,须人工调配除磷药剂
(3)每运行3-6个月须从生物罐底部排水阀快速放水一次,放水体积约为罐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以排除累积的杂质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