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循环系统功能差怎么办(人体九大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症状及疾病)
人体循环系统功能差怎么办(人体九大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症状及疾病)头痛的分类及常见疾病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大部分为功能性头痛,但有时却是一些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头痛的病因复杂,不一定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例如急性 发热性疾病常伴有头痛,随疾病的好转,头痛可自愈。头痛也可为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变等。这些疾病各有其不同的特 殊表现,了解这些疾病的一般知识,对于就诊及自我保护有着极大的帮助。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 大部分。消化道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可分为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为上消化道。消化腺按体积大小 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外,如肝和胰。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内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如胃腺和肠腺。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有:肝胆疾病(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痔疮、腹泻、胃肠痉挛性腹泻、消化道溃疡、慢性肠胃炎、胃酸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motor system) 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起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和维持人体基本形态的作用。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 统支配下收缩和舒张,收缩时,以关节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运动。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的被动部分,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的主动部分。
运动系统常见的疾病 有:肩周炎、生长痛、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氟骨病、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婴幼儿佝偻病、儿童期佝偻病、青少年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骨折、股骨头坏死等。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 大部分。消化道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可分为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为上消化道。消化腺按体积大小 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外,如肝和胰。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内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如胃腺和肠腺。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有:肝胆疾病(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痔疮、腹泻、胃肠痉挛性腹泻、消化道溃疡、慢性肠胃炎、胃酸过多等。
生病的老高级人头痛、 dizzyness、 窦炎症、 应力、 偏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大部分为功能性头痛,但有时却是一些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早期症状。头痛的病因复杂,不一定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例如急性 发热性疾病常伴有头痛,随疾病的好转,头痛可自愈。头痛也可为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变等。这些疾病各有其不同的特 殊表现,了解这些疾病的一般知识,对于就诊及自我保护有着极大的帮助。
头痛的分类及常见疾病
1.头痛发生的急缓
(1)急起的头痛伴发热:常见于上感、流感等;不伴发热却有呕吐及意识障碍者,常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2)缓慢起病的头痛:常见于高血压、脑供血不足、颅内肿瘤、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等。
2.头痛的部位
(1)位于眶上部或眼球周围的疼痛,常见于青光眼。
(2)位于前额部及鼻两侧、面颊部的疼痛,多见于鼻窦炎。
(3)位于一侧的头痛,常见于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
(4)全头痛,常见于各种脑炎或脑膜炎。
(5)颈项硬、剧烈头痛伴发热、呕吐者,常见于流脑。
3.头痛发生及持续的时间
(1)有规律的晨闷头痛,可见于鼻窦炎。
(2)缓慢起病、经常晨间加剧的头痛,常见于颅内肿瘤
(3)剧烈疼痛仅持续数十秒,多见于三叉神经痛。
(4)头痛反复发作,持续数小时或1—2天,多见于偏头痛。
(5)长年累月,有明显易变性的头痛,多为神经官能症头痛。
4.头痛的程度
(1)剧烈头痛,常见于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炎等。
(2)中度或较轻的头痛,常见于眼、鼻、牙齿的病变及脑肿瘤。
5.头痛的性质
(1)面部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烈疼痛,多见于三叉神经
痛。
(2)搏动性头痛或跳痛,常见于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发热性疾病及脑肿瘤等。
6.头痛的伴随症状
(1)头痛伴剧烈呕吐者,常见于脑血管病、脑肿瘤、脑炎及脑膜炎等。
(2)头痛达高峰时发生呕吐,吐后头痛明显减轻者,常见于血管神经性头痛。
(3)头痛伴剧烈眩晕者,常见于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4)慢性头痛伴发精神呆滞、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反之表现为欣快者,常见于脑肿瘤及散发性脑炎。
(5)头痛伴视力障碍者,常见于青光眼及脑肿瘤。
(6)头痛发作前出现闪光、暗点或偏盲等先兆者,常见于血管神经性头痛。
7.诱发头痛的因素
(1)因头部水平位置变化引起头痛者,常见于颈椎病。
(2)因转头、俯首、咳嗽使头痛加重者,常见于脑肿瘤及脑膜炎。
头晕
生病老老人头痛、 dizzyness、 窦炎症、 偏头痛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精神异常
精神异常,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失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以感知、思维、情感、意识和行为失常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癫狂”的范畴。
神经异常,则是通常所谓的“神经官能症”。一般来讲,神经异常是由于长期心情不舒、脑力疲劳、劳逸失度,或病后体虚等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 程的调节失常,属于祖国医学的“郁证”、“虚劳”、“烦躁”、“不寐”、“惊悸”、“健忘”等范畴。神经官能症病人神志清楚,能正常思维,对自己的
疾病迫切要求治疗,虽有多种症状而无相应的阳性体征,一般没有感知和思维、行为的障碍。
分类及常见疾病
精神和神经异常可起源于多种原因,包括各种精神创伤、思想矛盾;也可由于各种机体疾病如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及大脑器质性病变等;还可由外伤、各种中毒引起;也可源于不同的神经类型,机体的功能状态及遗传倾向等;原因颇为复杂。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人或高等动物体内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组成的系统,作用是进行体内处外界的气体交换。
发热
健康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口腔温度一般为36.3℃一37.2℃;直肠内温度一般比口腔温度高0.3℃一0.5℃;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一0.4℃。不同个体温度略有差异。
正常体温一昼夜间有轻微波动,晨间稍低,下午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在生理状态下,体温也有轻微的波动,如小儿的代谢率较高,其体温可较成年人稍 高;老年人的代谢率较低,其体温可较青壮年人稍低。妇女月经期体温可较平日为低,而排卵期与妊娠期则稍高。饮食、剧烈运动、突然进入高温环境及情绪激动 等,均可使体温稍高。这些体温的暂时性升高,一般属于生理现象,不必就诊。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
分类及常见疾病
1.按发热的程度分类及其常见疾病
发烧躺在床上的女人
(1)低热:腋下体温37.4℃一38℃,称为低热。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风湿热、胆道感染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等疾病。
(2)中度发热:腋下体温38.1℃一39℃,称为中度发热。
(3)高热:腋下体温超过39.1℃,称为高热。
中度发热及高热常见于流行性感冒(流感)、化脓性感染、肺炎、胰腺炎、肾盂肾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败血症、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菌痢)、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等。
2.按发热的病程分类及其常见疾病
(1)急性发热:起病急,病程在2周以内的发热,称为急性发热。常见于上感、流感、化脓性感染、腮腺炎、肺炎、急性肝炎、麻疹、猩红热、流脑、乙脑、菌痢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2)慢性发热:起病较缓,持续2周以上的发热,称为慢性发热。常见于伤寒、败血症、深部脓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胆道感染、结核病、风湿热、布氏杆菌病、肿瘤及红斑狼疮等。
3.按热型分类及其常见疾病
(1)稽留热:体温在39℃以上,1日之内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斑疹伤寒、流感、大叶性肺炎及粟粒型肺结核等。
(2)弛张热:体温在38℃以上,1日之内波动超过2℃。常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结核病、肿瘤及血液病等。
(3)消耗热:一日内最高体温常高于39℃,最低体温常低于37℃,1日之内体温波动在3℃一5℃。常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及毒血症等。
(4)间歇热:体温升高数小时或10多小时后即降至正常,经过10多小时或数十小时后体温再度升高,如此反复发作。常见于疟疾、胆道感染、肾盂肾炎、败血症等。
(5)不规则热:体温波动毫无规律。常见于风湿热、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
咳嗽
咳嗽的人
咳嗽是一种生理保护性反射动作,能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也具有病理性,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之一。当耳、鼻、咽喉、支气管、胸膜、肺等器 官,受炎症、淤血、物理、化学或过敏等因素刺激时,分布于这些器官的迷走神经分支,便传达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反射。能引起急、慢性咳嗽的疾病很多, 在挂号时须注意区别。
1.干咳无痰伴咽痒或声音嘶哑,多为喉部以上炎症。(耳喉鼻科)
2.咳嗽痰多,呈泡沫状或粘液脓性痰,或痰液静置后分为3层:上层泡沫,中层粘液,下层脓性,多为喉部以下的炎症。
3.咳嗽伴胸痛,多为喉以下炎症。
4.咳嗽伴咯血,多为喉以下炎症。(2、3、4均为呼吸内科)
分类及常见疾病
1.急性咳嗽常见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及吸入异物等。
2.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很多。
慢性咽喉疾病: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咽结核、喉癌。
慢性支气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肺泡癌。
慢性肺部疾病:肺结核、肺脓肿、肺囊肿、肺吸虫病、肺包虫病、矽肺、尘肺、肺泡蛋白沉着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呼吸困难
生病的老人,老人的家伙,有严重感染,胸痛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重者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及紫绀。
分类及常见疾病
呼吸困难是一个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按其病因,我们可以把呼吸困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肺源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道的病变所致的呼吸困难统称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又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由于上呼吸道狭窄所致。可见于喉炎、喉头异物、咽后壁脓肿、喉白喉及喉癌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由于肺组织病变,如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常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矽肺等。
(3)混合性呼吸困难:由于肺有效呼吸面积减少所致。常见于肺气肿、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粟粒性肺结核、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不张及急性肺水肿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原有心脏病史,由于病情加重所致。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少尿及水肿等。
3.中毒性呼吸困难可在原有慢性病的基础上,由于年老体弱、久病或进食少而诱发。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及呼吸性碱中毒等。病人 可表现为呼吸深快、呼吸浅快或浅慢。呼吸困难加重者可出现紫绀,呼吸有苹果味等伴随症状。化学毒物及药物中毒亦可出现呼吸困难。
4.血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贫血、大出血或休克病人,由于血容量不足而出现代偿性呼吸困难。
5.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可见于重症脑部疾病及癔病等。
吞咽困难
吞咽时胸骨后或颈部有疼痛或梗阻感,食物难以下咽,称为吞咽困难。
分类及常见疾病
1.按部位分类
(1)梗阻发生在口、咽、喉及颈段食管:常见于口腔炎、舌炎、腭扁桃体炎、腭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咽喉炎、急性喉炎11喉头水肿、咽喉癌、白喉或重症肌无力等。
(2)食管中段梗阻感(多于吞咽后2—5秒钟发生):可见于主动脉瘤、纵隔炎及心包炎等。
(3)食管下段梗阻感(多于吞咽后5—15秒钟发生):提示病变在食管下段,常见于食管炎或食管肿瘤等。
2.按起病急缓分类
(1)起病急:常见于食管异物,或急性炎症如腭扁桃体炎、腭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急性食管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2)起病缓:常见于食管癌、纵隔疾病及心包积液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 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 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自本世纪以来已有五次世界性大流行的纪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一 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2000万之多。我国从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进入 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与小暴发为主,没有明显的流行发生。
肺炎
人的肺部,握住他的手,他们的肺区的人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一般症状是发高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的吐铁锈色的痰等。
哮喘
由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等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感觉呼吸很困难。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也叫气喘。
肺气肿
肺组织由于过度膨胀和充气而使弹性减退,症状是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多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等引起。近数十年来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这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慢性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演变为本病。
结核病
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病是全身性疾病,各个器官都能发生,人的结核病是肺结核为多。
咯血
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此时喉头有痒感。血色鲜红有泡沫,常混有痰液,呈碱性。
分类及常见疾病
咯血的原因很多,按部位可分为以下类别:
1.支气管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勺膜结核及支气管癌等。
2.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肺寄生虫病、肺血管病(肺梗死、肺动脉高压等)、矽肺及尘肺等。
3.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4.其它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和血液病。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人和某些动物体内由心脏、血管、血液、淋巴等组成的系统,血液由心脏压出去流到全身各部再回到心脏。
大循环:血液从左心室流出,经过动脉、毛细管,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各组织,并把各组织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或废物带走,经过静脉流回右心室。血液的这种循环叫做大循环,也叫体循环。
小循环:心脏收缩的时候,右心室中带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经过肺动脉流入肺部,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吸收新鲜的氧气,经过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再流入左心室。血液的这种循环叫做大循环,也叫肺循环。
微循环:血液中的氧与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在毛细管里进行交换。毛细(血)管是连接在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最细小的血管。
胸痛
胸痛-心脏病发作
胸痛是指胸部疼痛而言,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胸痛可由多种疾病所致,如胸壁软组织、肌肉、肋骨、胸骨病变;或肋间神经与脊柱病变;也可以是呼吸系统如胸 膜、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等病变;还可以是心血管病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及心肌炎等。其它如食管或纵隔病变也可导致胸痛。
分类及常见疾病
1.按部位分类
(1)胸部正中疼痛(即胸骨后部):常见于纵隔、食管病变及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包炎等。
(2)胸壁疼痛:这类疼痛局限于胸壁软组织等浅表部位,用手触之十分敏感。常见于胸壁扭伤、挫伤、皮炎、带状疱疹及蜂窝组织炎等。
(3)单侧胸痛:常见于胸膜炎、肺炎、气胸、肋骨骨折及肋间神经炎等。
2.按发作时间分类
(1)短阵胸痛:约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常见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及食管疾患等。
(2)持续胸痛:超过30分钟的胸痛。常见于心肌梗死、胸膜炎、气胸、带状疤疹及肿瘤等。
3.按胸痛性质分类
(1)灼痛或刺痛:常见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外伤等。
(2)闷痛:常见于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肿瘤等。
(3)隐痛:常见于胸膜炎、肺炎及气胸等。
4.按伴随症状分类
(1)胸痛伴咳嗽、咯血:常见于肺炎、风湿性心脏病或肿瘤。
(2)胸痛伴气短:常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胸膜炎、气胸、肺炎等。
(3)胸痛伴放散:常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向左肩部放散)及肋间神经痛(沿肋骨走行放散)。
糖尿病
女人使用戴在手指上的样子
慢性病,病因是胰腺中的胰岛素分泌不足,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不正常,变成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体外。症状是食欲亢进,时常口渴,小便增多,身体消瘦。
心悸
心悸是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分类及常见疾病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体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
1.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
2.非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的心悸。
3.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
昏迷
昏迷的男子正在协助
昏迷是脑功能的严重障碍,是高级神经中枢的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及反射障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消失。昏迷和嗜睡不同,嗜睡是指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以唤醒,而昏迷对呼唤无反应。
昏迷在程度上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轻度昏迷也称浅昏迷或半昏迷,病人的随意运动丧失,对周围事物以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但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有反应如压迫眶上部,可见病人有痛苦表 情、呻吟和下肢动作。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呼吸、脉搏、血压一般无明显改变。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强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眼球无转动。呼吸、脉搏、血压已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各种反射均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
分类及常见疾病
根据发病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别:
1.全身性疾病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尿毒症、肝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低血糖等。
(2)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败血症、中毒性痢疾及中毒性肺炎等。
(3)急性中毒:常见于煤气中毒、农药中毒及药物中毒等。
(4)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常见于稀释性低钠血症、高氯性酸中毒及低氯性碱中毒等。
(5)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常见于中暑、触电及高山性昏迷等。
2.颅内病变
(1)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各种脑炎、脑膜炎。
(2)脑血管病:常见于脑出血、脑梗塞等。
(3)占位性病变:常见于脑肿瘤、脑脓肿等。
(4)脑外伤:常见于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静脉曲张
在女性的腿上静脉曲张
静脉扩张、伸长或弯曲的症状,多由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而引起。症状是患者小腿发胀、沉重、容易疲劳。
晕厥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
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障碍通常持续时间较长,恢复较难,而晕原则很快即可恢复意识。
晕厥与眩晕不同。眩晕主要感到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而无意识障碍。
晕厥与颅脑损伤不同。颅脑损伤虽亦可有短暂的意识丧失,但有外伤史及神经系统检查的阳性体征,而晕厥则无。
晕厥与癫痫小发作也不相同。癫痫小发作以发作性的短暂意识丧失而无抽搐为特征。晕厥发作时常跌倒,癫痫小发作则无;晕厥发作时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可持续 数分钟,而癫痫小发作无此改变;晕厥的发作与终止均较癫痫小发作为慢;晕厥发作后全身无力,癫痫小发作后仍如正常人一样可继续活动;晕厥发作为偶发的,癫 痫小发作却为经常性的,且多有家族史或头部外伤史。
分类及常见疾病
1.血管神经性晕厥常见于血管抑制性晕厥,又称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单纯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及咳嗽性晕厥等。
2.心源性晕厥常见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及心肌缺血等。
3.脑源性晕厥常见于供应脑部的主要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过性脑缺血所致。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偏头痛、低血糖、严重贫血、失血及脱水等。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病是心脏、关节和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较冷且潮湿的地区。当关节被侵犯时,关节有局部红肿、剧痛等症状。当心脏被侵犯时,心肌发炎,出现显著杂音、心慌、心跳过速等症状。
高血压
动脉血压持续地超过140/90毫米水银柱时叫作高血压。有两种类型,一种叫症状性高血压,由某些疾病引起;另一类叫原发性高血压,由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
症状性高血压又叫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症状性高血压的疾病,较常见的有下列四类:
(一)肾脏疾病包括:①肾实质性病变,如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天性肾脏病变(多囊肾、马蹄肾、肾发育不全)、肾结 核、肾结石、肾肿瘤、继发性肾脏病变(各种结缔组织疾病、糖尿病性肾脏病变、肾淀粉样变、放射性肾炎、创伤和泌尿道阻塞所致的肾脏病变)等;②肾血管病 变,如肾动脉和肾静脉狭窄阻塞(先天性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血栓、肾蒂扭转);③肾周围病变,如炎症、脓肿、肿瘤、创伤、出血等。肾脏疾病引起的高 血压,是症状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称为肾性高血压。占肾脏病病人的19.6%~57.7%,占成人高血压的2%~4%。
(二)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高血压的几型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和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内分泌疾病伴有高血压的并不少见。
(三)血管病变如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主要引起上肢血压升高。
(四)颅脑病变如脑部创伤、脑瘤、脑干感染等。
此外,高原病也可伴有高血压。
心绞痛
心脏病发作,一个年轻人患心痛
心 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 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