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北上资金流入(北水动向12.9北水净流入4.35亿)
12月8日北上资金流入(北水动向12.9北水净流入4.35亿)保利协鑫能源(03800)获净买入3291万港元。消息面上,交银国际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保利协鑫能源股价近期大幅上涨源于一些利好信息。公司FBR(硅烷流床法)伙粒硅项目已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条件。公司当前颗粒硅产能约年产1万吨,公司预计明年下半年有望扩张至年产3万吨,完全达产后年产能达到5.4万吨。该行将其目标价由0.25港元上调272%至0.93港元,维持“中性”评级。融创中国(01918)获净买入3522万港元。消息面上,融创中国发布公告,2020年11月,该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93.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517.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3410元/平方米。截至2020年11月底,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204.5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3751.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3870元/平方米。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11.23亿港元。消
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9日港股市场,北水净流入4.35亿,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出3.0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流入7.37亿港元。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小米集团-W(01810)、腾讯(00700)、海尔电器(01169)。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中生制药(01177)、海底捞(06862)、中芯国际(00981)。
沪股通(沪)十大活跃成交股
港股通(深)十大活跃成交股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11.23亿港元。消息面上,中信证券发布小米集团-W深度跟踪报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上调公司目标价至36港元,这是小米上市以来,境内外机构给出的市场最高目标价,对应市值8700亿港元。中信证券认为小米手机×AIoT战略剑指下一代科技红利,有望成为最受益的中国科技公司之一,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报告中提出,小米不断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主要驱动力有三大方向。首先,小米手机业务重回全球第三,站稳高端。第二,手机×AIoT战略剑指下一代科技红利,小米在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第三,手机×AIoT的场景融合,会让小米的长期变现空间扩大,这是真正超预期之处。
腾讯(00700)获净买入4.19亿港元。消息面上,大和发研报指,该行在本月1日至10日在中国及东盟主要行业机构举办一系列专家会议及公司演讲,讨论电子商务及消费者的最新趋势、疫情期间消费者行为转变。当中发现,东南亚的网站成交金额增长势头强劲,以及内地家长及学生在线上教育意识提高。另外,实时串流为客户带来更佳的购物体验,以及消费者转移至国内旅行需求。该行重申对内地互联网行业的正面看法,建议投资者关注与用户行为转变有关的行业,例如电商及游戏股,首选腾讯等。
阿里健康(00241)获净买入7530万港元。消息面上,阿里健康11月底披露中报显示,经调整净利润大增286.4%至4.36亿元。此外,华创证券指出,公司医药电商业务持续发力,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另外,集团在数字基建业务方向持续探索,增加营收的同时,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关系,联动其他两大业务部发展。上调目标价至30.17港元,维持“推荐”评级。
融创中国(01918)获净买入3522万港元。消息面上,融创中国发布公告,2020年11月,该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93.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517.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3410元/平方米。截至2020年11月底,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204.5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3751.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人民币13870元/平方米。
保利协鑫能源(03800)获净买入3291万港元。消息面上,交银国际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保利协鑫能源股价近期大幅上涨源于一些利好信息。公司FBR(硅烷流床法)伙粒硅项目已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条件。公司当前颗粒硅产能约年产1万吨,公司预计明年下半年有望扩张至年产3万吨,完全达产后年产能达到5.4万吨。该行将其目标价由0.25港元上调272%至0.93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微盟集团(02013)获净买入3040万港元。消息面上,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微盟SaaS业务仍处于高速增长期,于2020年至2022年商业云及营销云服务仍将保持50%以上营收增速增长,指公司精准营销业务公司聚焦私域流量,未来随著短视频等新增渠道采购流量的增加,营收规模也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首予微盟“优于大市”评级,预计公司明年合理估值区间为245.75亿至289.4亿元人民币,对应每股合理价值区间为12.86至15.14港元。此外,建银国际发布中国云计算行业研报,首次覆盖微盟集团,并看好目标价至15港元。
此外,海尔电器(01169)获净买入9301万港元。而中生制药(01177)、海底捞(06862)、中芯国际(00981)分别遭净卖出2.2亿、1.65亿、1.2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