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与计量
财务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与计量绩效棱柱模型能带来什么好处?5. 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如果我们计划发展和保持这些能力,我们希望和需要从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取什么?2. 战略: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满足这些要求和需要?3. 流程:我们需要借助哪些流程来执行这些战略?4. 能力:为了更有效及更高效地运行流程,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什么是绩效棱柱模型? 记分卡 / 框架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Cranfield University)开发出了绩效棱柱模型(PP),并将它称为“第二代”记分卡和管理框架。绩效棱柱模型的突出特点是它将组织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作为出发点,而非自身战略,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客户和中介机构、员工、供应商、监管机构和社区。绩效棱柱模型的支持者认为,应根据利益相关者分析结果来确定战略。此外,绩效棱柱框架还侧重于组织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仅仅是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绩效棱柱模型包含五个“方面”,其涉及到战略制定和计量设计的关键问题:
1. 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我们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哪些?他们想要什么以及需要什么?
2. 战略: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满足这些要求和需要?
3. 流程:我们需要借助哪些流程来执行这些战略?
4. 能力:为了更有效及更高效地运行流程,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5. 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如果我们计划发展和保持这些能力,我们希望和需要从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取什么?
绩效棱柱模型能带来什么好处?
绩效棱柱模型允许企业根据所有重要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特定需求来制定战略、开发业务流程和采取措施。透过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监管机构和商业社区)的视角,绩效棱柱模型使组织具备了更直接应对商业环境风险和机遇的能力。利用绩效棱柱模型,组织可针对每个利益相关者制定具体措施,促进战略的沟通和实施。
实施绩效棱柱模型需要考虑的问题:
• 我们组织的复杂性和我们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是否适于采用绩效棱柱模型?
• 哪些重要利益相关者可能会被其他绩效管理系统(如平衡计分卡)所忽略,但却是我们需要加以考虑的?
• 我们对我们的商业模式以及我们与重要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关系的理解程度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