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门有几遍算强迫症(强迫症不只是手机控)
锁门有几遍算强迫症(强迫症不只是手机控)一旦出现难以控制,最后,经朋友和家人的多方打听,张先生来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经过详细的问诊和全面评估,唐文新主任发现张先生有明显强迫意向和强迫冲动。这是强迫症的症状之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特点是出现一些无意义的,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和冲动。主要与大脑功能失调有关,在压力过大时这些奇怪的症状就会加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反复出现可怕念头的情况明显好转,基本可以坦然面对儿子和领导了,也能控制自己的想法。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今年32岁的张先生(化名)面对亲生儿子时不知为何总有可怕的念头。比如,身处高层时,想把儿子扔到楼下;看见锋利的物品,想刺伤儿子,想把儿子卖掉等等。张先生第一次有对儿子不利的念头是在两年前。当时不知道为何,他脑海中就突然出现想伤害儿子的想法。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的异样,但可怕念头不断在他脑中回荡,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更多新的不良念头冒出来。针对的对象也不仅
不能忍受微信上出现小红点,每天出门必回头检查门锁,看到东西杂乱就浑身不舒服一定要摆得整整齐齐……可能有很多人说起强迫症时,包含更多的是娱乐色彩,但在心理医生看来,强迫症在当今社会确实非常多见,只因为其表现形式非常多样,而容易被大家忽略,比如:手机控、微信控等都属于很常见的强迫现象。
可是,你真的了解强迫症吗?强迫症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强迫症?可能出现什么症状?今天请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四科主任唐文新来解答!
面对可爱的儿子,
他居然出现了“想把儿子丢下楼”的想法……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今年32岁的张先生(化名)面对亲生儿子时不知为何总有可怕的念头。比如,身处高层时,想把儿子扔到楼下;看见锋利的物品,想刺伤儿子,想把儿子卖掉等等。
张先生第一次有对儿子不利的念头是在两年前。当时不知道为何,他脑海中就突然出现想伤害儿子的想法。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的异样,但可怕念头不断在他脑中回荡,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更多新的不良念头冒出来。针对的对象也不仅是儿子,还扩展到他自己和公司领导。
“那段时间,我看到领导就有想向他吐口水、骂他的想法。开会的时候,有时甚至会有想脱光自己衣服的冲动。独处时很少会想到这些,但一面对儿子或领导时,可怕想法就源源不断冒出来,以至于每次看见他们都很紧张,非常担心自己真的会做出可怕的事情。”说起当时的情况,张先生一脸沮丧。一方面他担心平时工作生活中力求完美的自己做出如此丢面子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奇怪自己为何会有这些可怕想法。但他越是纠结原因,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可怕想法就越多。渐渐地,张先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最后,经朋友和家人的多方打听,张先生来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经过详细的问诊和全面评估,唐文新主任发现张先生有明显强迫意向和强迫冲动。这是强迫症的症状之一,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特点是出现一些无意义的,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和冲动。主要与大脑功能失调有关,在压力过大时这些奇怪的症状就会加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反复出现可怕念头的情况明显好转,基本可以坦然面对儿子和领导了,也能控制自己的想法。
一旦出现难以控制,
具有重复性的想法或冲动,
应及时就医!
强迫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障碍,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0.8%-3.0%,我国2019年2月份刚刚发表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强迫症终身患病率为2.4%,年患病率为1.63%,全国有将近3360万罹患强迫症的痛苦患者。强迫症平均发病年龄15-35岁,75%的强迫症患者在30岁以前发病,更是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及青壮年成长与身心健康的难治性精神障碍,WHO也将其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
唐文新介绍,强迫症的发病与遗传、社会心理、人格特征、大脑神经递质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强迫症患者家族中出现强迫现象的几率要远高于普通家族。个性追求完美、敏感、多疑、刻板的人易患强迫症。患者虽然没有家族遗传,但存在追求完美、做事刻板的人格特征,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导致症状逐渐加重。”
唐文新提醒,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具有重复性的想法或冲动,并且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很痛苦时,应考虑到“强迫症”的可能性,务必及时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另外,遇到压力过大时,应该想办法及时疏导,同时不要太过于追求完美,要学会灵活变通。
强迫症状的复杂性,加上病因不明,使得强迫症患者对药物及心理治疗存在反应不良或者抵触的情况,加强对强迫症症状、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杭州市七医院高度重视强迫症的诊疗工作,2018年组建了OCD诊疗专家团队,在浙江省内率先正式开设强迫症专病门诊,成立杭州市强迫症诊疗中心。中心制订诊疗规范与流程,并由精神科中高级职称人员组成专家库,以强迫症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医院及强迫症诊疗团队现有资源,针对强迫症患者开展“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物理治疗”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强迫症的临床疗效 促进患者重返社会。2019年4月11日在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CPA)第十五届年会上,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荣获首批全国强迫症诊疗基地称号。
家长们请留意这几点,
预防强迫症得从小做起!
暑假已结束,学生们都纷纷回到了校园。往年开学后,门诊中也有不少学生因为强迫症前来就诊。
唐文新主任想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千万别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对于心智还没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他们患强迫症的概率是成年人的两倍以上,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普遍较高,如果你发现孩子出现重复、刻板行为时,最好找专业人士做一个咨询和评估,要是已属于强迫现象的话,请及时改变你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于苛刻。
特别是那些还处于低年级的孩子,比如写字时稍微有点小瑕疵,有的家长就反复让孩子擦掉重写。你以为是在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却不小心把过于追求完美的行事风格传给了孩子。请记住,家长是孩子非常重要的老师,你的一切言谈举止,孩子都在默默学习。
预防强迫症得从小做起,家长除了不要给予孩子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外,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
专家介绍
唐文新,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四科(早期干预病区)主任,杭州市精神病学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浙江省优秀精神科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强迫症专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CSNP)强迫障碍研究联盟委员、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毒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物与依赖性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与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杭州市强迫症诊疗中心主任。从医29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持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科研8项;分别获得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杭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共6项。
擅长治疗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适应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治以及精神疾病风险综合征的早期评估、识别与干预。
【来源:健康杭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