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热门智慧科技:智慧准能科技含金
推荐热门智慧科技:智慧准能科技含金在科技创新成果上更是亮点纷呈五年来,准能集团科技投入累计8.28亿元,开展科技创新项目182项,申报专利437项,获得授权328项,发表科技论文508篇,参与编写并发布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项,获得自治区、行业协会、国家能源集团科技进步奖12项,形成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275项。……在这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们向那些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近五年来,准能集团认真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各项科技方针政策,落实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准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22/5/30
今天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而在国能准能集团的45年的发展史上,也有许多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无私奉献,执着追求,创造了一项项助力行业发展的科技成就,他们用责任和担当撑起准能的科技脊梁。
……
在这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们向那些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
近五年来,准能集团认真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各项科技方针政策,落实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准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准能集团科技投入累计8.28亿元,开展科技创新项目182项,申报专利437项,获得授权328项,发表科技论文508篇,参与编写并发布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项,获得自治区、行业协会、国家能源集团科技进步奖12项,形成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275项。
在科技创新成果上更是亮点纷呈
黑岱沟露天煤矿通过设计优化断陷带影响区域开采方案和“单斗卡车分层开采-采空区内排搭桥”方案,解决了系列难题,回收煤炭资源80万吨,创效8000万元。运用吊斗铲在南部500米区域与回程路间搭桥作业方式,缩短运距966米,累计节约运输成本超2000万元。优化中部运煤通道,节约运输成本1625万元。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制定上煤运输系统移设和运距优化迭代方案,回收5#商品煤127万吨,创收约1.8亿元。通过端帮桥和中间桥的交替搭建、拆除,与道路移设结合共同优化运距,节约运输成本500万元。
国内首创的结晶氯化铝低温热解水热除杂技术解决了酸法氧化铝除杂重大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纳米碳氢燃料制备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燃料中位粒度达到450纳米,可在800-900℃低温环境下稳定燃烧,热值提高达30%,该技术与第四代循环流化床技术结合,可降低发电煤耗15%,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燃烧。
黑岱沟露天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成为首家通过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示范项目验收评估的露天煤矿。两矿和选煤厂均被列为集团智能化建设示范单位。
矿用主采设备发动机、电动轮、电控系统等合作项目已全面完成国产化研发,国产大型矿用卡车发动机试用超过12000小时,395B电铲变频驱动系统、MT5500卡车电控系统和630E、730E、930E卡车电动轮均已在设备维修中心推广使用,同等性能国产件价格较进口件下降30%以上,节约采购成本近亿元。
承担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露天矿用重型卡车关键部件研发”完成发动机、电驱电控系统、轮胎国产化研发应用。集团十大重点项目“露天煤矿无人运输作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两矿36卡车无人驾驶系统研制和两个工作面11台无人驾驶卡车编组运行,同步建成国内第一个本地部署的企业级5G核心网络。“2030”先导项目“大型半移动式破碎站煤尘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完成研发,即将转入试运行。
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带动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积极创新创效。1人入选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培养计划,1人入选国家首批煤矿智能化专家名单,1人入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露天开采与装备专家委员会,136人荣获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两人荣获省部级科技先进个人,7人荣获集团科技创新先进个人,1人获聘集团级“首席师”,10人获聘公司级“首席师”,132人获聘专业技术职务人才,90人获聘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准能集团着力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充分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做精做强煤炭主业
实现绿色高效开采
探索优化煤炭开采新思路
加速推进设备国产化研发
全面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
大力推动科技赋能
构建智慧准能蓝图
全面构建“1 1 1”信息平台
全面构建智慧矿山
全面构建智慧选煤厂
全面构建智慧生产辅助
加快布局双碳产业
全面构建两翼一网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落地
加快推进绿色生态产业构建
加快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
优化科技激励机制
激发全员创新动力
创建独具特色的选人用人机制
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
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保障
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完善科技决策咨询体系
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打造内外交流合作平台
强化核心竞争能力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做好技术标准编制
加速成果转化推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准能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接力奋斗,他们大胆求索、勇于创新,以创新精神加快科技攻关,以创新成果助力准能集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