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功能大全:这些不是新科技
汽车新功能大全:这些不是新科技 而如今我们提到的随动转向系统,追溯历史的话可以发现在雪铁龙SM和Tucker 48上就已经有相似的功能出现。1948年Tucker 48正式亮相,当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正中心的可实现转向的头灯,在车轮转向角度大于10度时启动。个人感觉这项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独自在山路上行驶,会很大程度的提升行车安全性。Tucker 48 2、自动大灯 自动大灯这项配置,在前些年只有在中高端车型中才会配备。不过近年来,随着国产车的崛起,此项配置变得相对而言普及化了。简单的自动大灯可以根据亮度自动开启、关闭,随着方向盘的转动灯光视角也会随之而动。更高级的可以根据路况自动切换远近光源,甚至对事物进行分别照明。 但你或许不知道,凯迪拉克早在1952年就推出了一款名为Autronic Eye的灯组,也是早期自动头灯的鼻祖。随后,在1954年,凯迪拉克Autronic-Eye灯光系统开始装备于量产车型。
回到30年前,或许很多汽车司机根本无法想象自己可以买到一辆可以用智能手机操控,从A点驶出到自己面前的车辆。当然,我们也很难想象现在很多得到普及的汽车科技、配置也都是被“复活”而来的。
1、涡轮增压
目前看,大排量自然吸气的多缸时代已经过去了,小排量涡轮增压成为主流。
但涡轮增压这项配置并不是近几年的新科技,追溯历史的话,早期使用涡轮增压的比如1974年的宝马 2002 turbo、1975年的保时捷911 Turbo等,然后是1978年的梅赛德斯-奔驰300SD等柴油车。
直到大众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了1.8T发动机,并将其安装在几乎旗下所有车型上,让普通汽油动力的车型“强制”配备涡轮增压,才让这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真正成为常态。而到了2010年,没有涡轮增压的车型已经开始成为被冷落的对象。这个我觉得无可厚非,因为低油耗,动力又好的车型才是广大消费者需要的东西。
2、自动大灯
自动大灯这项配置,在前些年只有在中高端车型中才会配备。不过近年来,随着国产车的崛起,此项配置变得相对而言普及化了。简单的自动大灯可以根据亮度自动开启、关闭,随着方向盘的转动灯光视角也会随之而动。更高级的可以根据路况自动切换远近光源,甚至对事物进行分别照明。
但你或许不知道,凯迪拉克早在1952年就推出了一款名为Autronic Eye的灯组,也是早期自动头灯的鼻祖。随后,在1954年,凯迪拉克Autronic-Eye灯光系统开始装备于量产车型。它可以根据对向来车调节远近光的自动灯光系统,夜间行车更安全。
雪铁龙 SM
Tucker 48
而如今我们提到的随动转向系统,追溯历史的话可以发现在雪铁龙SM和Tucker 48上就已经有相似的功能出现。1948年Tucker 48正式亮相,当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正中心的可实现转向的头灯,在车轮转向角度大于10度时启动。个人感觉这项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独自在山路上行驶,会很大程度的提升行车安全性。
3、发动机闭缸技术
如何让大排量多缸汽车在具备性能的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性,在当年电驱系统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所以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对于北美地区来说,州际巡航时只需要其输出一小部分动力,所以在高工况的情况下关闭一半的发动机是个明确之选。
打开历史的卷轴,在1981年凯迪拉克曾研发了L62V8-6-4发动机,让可变缸技术正式落地。不过,当时因为这款发动机受限于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的落后,导致运行过慢而无法正常控制发动机,无奈之下凯迪拉克在1982年便停止生产了该型号发动机。
但20年后,这项技术又回来了,最终实现了它的承诺。这也算是让很多热爱大排量多缸车型的用户,心里多了一丝慰藉。而且如今即便是四缸车型也依然配备有发动机可变缸技术,就比如凯迪拉克XT6。
4.嵌入式与车身同色保险杠
不过是一个嵌入式与车身同色的保险杠也能入选?虽然现在我们习以为常,但其实在20世纪初期,保险杠的存在就像是鞋头打的补丁,虽然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会影响整体美观。
而将“补丁”做的更美观,又保证其功能性,必然也会有尝鲜者。比如,1967年发布的1968 Pontiac GTO GTO Endura Bumper、1978年发布的保时捷928等等。所以说一辆车不光要安全,颜值和设计同样重要。
5、后轮转向
20世纪80年代,四轮转向在痴迷于技术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中很流行,比如本田 Prelude和马自达626等车型都有配备上。更知名的自然是日产Skyline GT-R,在1989年时配备了后轮转向系统,并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一直使用,虽然这项技术在那个时期已经开始不受其他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但随着R34 Skyline的结束,日产从GT-R上取消了这一功能。当R35 GT-R在2007年出现时,它已经不再配备这套系统。但这不影响其他汽车制造商对其青睐,例如悍马EV。通过亮眼的技术,又让消失在我们视野里的车型,从新出现。
6、电动系统
电动汽车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史甚至比燃油汽车的历史还要长。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诞生于1834年,它就是一台电动汽车,比1886年问世的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要早半个世纪。当时虽然汽油车声音大、臭气熏天、危险,启动和驾驶更复杂,需要经常关注。但它们也更轻、更便宜,而且电动汽车替代品中的电池(当时是铅酸电池)相对于它们增加的重量来说,无法储存太多能量,这也导致电动汽车并未像燃油车一样普及开来。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再次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在这近20年期间,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动汽车的许多技术难点逐渐得到了解决。另外,科研机构和大学也不断研究电动汽车的新技术,期望电动汽车能够逐渐媲美燃油汽车,从而可以逐步与燃油汽车相竞争。不得不说,我身边很多人都慢慢从燃油死忠粉慢慢变成了电动车主。
7、数字仪表盘
过去20年来,大尺寸信息娱乐显示屏一直在改变我们汽车的中控台和仪表盘的设计。现在几乎每一款新车都配备数字显示屏,取代了传统的模拟仪表盘。就像梅赛德斯EQS,用数字显示屏覆盖整个仪表板。随着技术的发展,仪表板已然成为了一种改善驾驶体验的方式。它可以将更多信息传递给驱动程序,并且一次又一次的拨号被添加到允许驱动程序做出更好的决定。
回顾历史,数字仪表盘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在那个年代末基本上被抛弃了(至少被欧洲汽车制造商抛弃了)。如今液晶仪表盘重新称为主流,尺寸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丰富,但我觉得,除了样式要符合当下潮流,在功能性和便利性上也要考虑到位,不要华而不实,丢失了本身存在的意义。
8、会说话的汽车
如果您对电影《霹雳游侠》还有印象,那么您一定会记得片中那辆会说话的智能跑车“KITT”。不过,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真正会说话的汽车远没有“KITT”那样聪明。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内的人机交互变得趣味十足。它们不仅可以跟你说话,还可以当一个倾听者。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国产汽车的表现可谓是十分出色了。
9、前行李厢
电动汽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给汽车“加油”的方式和地点,也改变了我们物品放置的方式,以往我们打开后备箱或车门,把行李扔进去。而如今,我们可以打开“发动机盖”来储物一些小件物品。传统汽油发动机的取消,同时也释放了更多储物空间,正如我们在福特F-150 Lightning上看到的那样。
当然,如果你曾经拥有中置引擎的跑车,比如早期的丰田MR2,或者后置引擎的保时捷911,对前行李厢也不会感到意外。
10、转子发动机
1960年1月19日,德国工程师Felix Wankel发布了转子发动机。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对转子发动机感到兴奋,比如雪铁龙、丰田、日产、马自达和梅赛德斯等。不过奔驰虽感兴趣,但从未投入生产。雪铁龙倒是表现出了自己的兴趣,从第一次尝试转子发动机的雪铁龙M35到搭载双转子发动机的雪铁龙GS Birotor,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对于转子的执念,必然要提到马自达了。尽管RX-8在2010年因无法满足欧5排放标准而夭折,然而,在RX-8奄奄一息的同时,奥迪展示了一款A1概念车,使用转子作为增程器。
而根据目前的消息,搭载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MX-30增程版或许成为我们与转子发动机再次相见的重要车型。
一件事物,从诞生到发展,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事物本身存在着合理的意义,那么就算在短时间不被社会所认可,随时科技与文明的进步,在之后的某一天也会回归到我们的视野里。说到这,一句话总结,是金子永远会发光,对人对物都一样。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文/汽车之家 谢迪,网络资料,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平台仅作非盈利性质资讯分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