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科技赋能交流云端共享成果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科技赋能交流云端共享成果天河区华阳小学展示了项目成果《STEM教育:AI都市小农夫,走进智慧种植》 。项目打造了三个精品课程:“都市小农夫”传统种植课程、“Arduino主控板与Mixly图形化编程软件”课程、“我为校园植物做代言”课程。内容学习划分为四个阶段:现代化农业种植基础知识学习、Arduino Mixly图形化编辑、设计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制作微型智慧大棚,呈现出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项目化学习序列。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晓星 通讯员:康智豪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
日前,广州市科技教育项目成果交流“云展示”活动在广东华侨中学进行。活动面向社会同行、师生、家长开展线上“云展示”,依托科技赋能。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学校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教育,努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科技教育品牌。
在“STEM教育专家论道”环节,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指出,课程类型多分为科学实践类、技术类、竞赛导向,内容主题围绕物理、生物、编程、开源硬件、机器人、航模等。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教学体现出一个重要趋势,即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其中涉及真实情境、深度学习、大任务学习和大项目学习,并且单元教学也体现出跨学科属性。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胡小勇教授作《新时代科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提出推动科创教育八大关键特征:育人导向、问题思维、动手能力、作品导向、工具助力、迭代升华、跨界协作、互联思维。广东华侨中学李子良校长以《推进STEM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围绕侨中推进STEM教育实践和理论进行经验分享。
广州市60所中小学校率先开展了STEM、创客教育探索与实践,并从2019年起,每年组织开展交流展示活动。2021年广东华侨中学承办STEM、创客教育实验学校项目的指导和展示活动,通过专家调研指导、开展研讨交流活动,提升2021年立项的实验项目学校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理论水平。本次活动展示了30所STEM教育实验学校和普通高中科技特色发展项目成果。
广东华侨中学人工智能创新团队线上展示了成果《STEM理念下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人工智能四级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把STEM教育理念融合于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智能化工具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组成员展示了学生专门针对果农的需求展开调研,由此设计和改进分拣机器百香果分拣机器人。
天河区华阳小学展示了项目成果《STEM教育:AI都市小农夫,走进智慧种植》 。项目打造了三个精品课程:“都市小农夫”传统种植课程、“Arduino主控板与Mixly图形化编程软件”课程、“我为校园植物做代言”课程。内容学习划分为四个阶段:现代化农业种植基础知识学习、Arduino Mixly图形化编辑、设计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制作微型智慧大棚,呈现出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项目化学习序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晓星 通讯员:康智豪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