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申论应用文怎么写?申论应用文怎么写

申论应用文怎么写?申论应用文怎么写第三,不要完全放弃大作文。少数省份,比如辽宁,乡镇历年也考大作文就不说了。即使这几年乡镇卷/行政执法卷没有考大作文的省份的考生,也要注意,申论毕竟是人命题的,过去既然能从大作文改成大公文,现在就能从大公文改成议论文,国考就干过这样的事。第二,为什么县乡卷也会与乡镇卷一样。一方面,县乡卷不是第一次出现,以前就有很多省份考,一直是以基层主题进行考察。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常规看法,县一级其实已经算是基层了,不信的话看看你们报名的基层工作年限要求,是不是包括县一级。以前有些地方考市县卷,还算合理,但是现在有执法卷,把县一级与省一级放在同一张试卷,怎么看怎么别扭。如果按这个思路,那么县一级应当与乡镇一样,考基层相关内容。笔者首先对上面的问题说一下我们的看法。先说结论,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省份县乡卷/乡镇卷/行政执法卷2022年申论会选择应用文而非议论文,但是无论你报的是什么岗位,都不要完全笃定一定只考应用

01 申论考情相关

最近,全国各地纷纷发布了2022年3月26日多省联考的考试公告,检验小伙伴们这一年学习成果的时间已经只剩下一个月了。

小伙伴们的心态逐渐焦虑、紧张起来,这次的联考有不少省份的申论试卷分类发生了变化,有的省多了行政执法卷,有的省把县一级从与省市同卷降低成与乡镇同卷,搞了个县乡卷。

这就牵动了很多小伙伴的神经,因为涉及到一个与大家相关的致命问题——考不考大作文。严格来说,应该是到底考议论文还是应用文(公文题)。

不管你考的是哪一种,都可以从我们的文章中有收获。我打算用两篇文章,来深度解析这两种题型应该怎么去应对。

笔者首先对上面的问题说一下我们的看法。

先说结论,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省份县乡卷/乡镇卷/行政执法卷2022年申论会选择应用文而非议论文,但是无论你报的是什么岗位,都不要完全笃定一定只考应用文或议论文。

第一,先说下行政执法卷为什么会考应用文。首先2022年国考第一次考行政执法卷,考的是应用文。其次,上一年度多省联考已经有部分省份命制过行政执法卷,考的也都是应用文。最后从考察能力来看,议论文这种题型考察侧重于综合分析能力,行政执法岗位侧重于执行。

第二,为什么县乡卷也会与乡镇卷一样。一方面,县乡卷不是第一次出现,以前就有很多省份考,一直是以基层主题进行考察。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常规看法,县一级其实已经算是基层了,不信的话看看你们报名的基层工作年限要求,是不是包括县一级。以前有些地方考市县卷,还算合理,但是现在有执法卷,把县一级与省一级放在同一张试卷,怎么看怎么别扭。如果按这个思路,那么县一级应当与乡镇一样,考基层相关内容。

第三,不要完全放弃大作文。少数省份,比如辽宁,乡镇历年也考大作文就不说了。即使这几年乡镇卷/行政执法卷没有考大作文的省份的考生,也要注意,申论毕竟是人命题的,过去既然能从大作文改成大公文,现在就能从大公文改成议论文,国考就干过这样的事。

02 应用文打开方式

回到正题,这篇文章咱们就来分析一下申论应用文(公文题)该怎么应对。

很多小伙伴做单一要素类的小题还算顺畅,但是一到应用文题型就犯难了。材料都能读得懂,知道在说啥,但是就是不知道咋写,硬着头皮一直到写完,心里都很虚。

这是因为我们很多考生对于应用文这种题型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我们其实在之前的文章《申论与语文的区别——突破70分的秘诀》一文中就说过,做申论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思维。所谓应用文就是需要在工作中应用的文字材料,正是我们结合实际思维的应用典范。

应用文一般都会给我们明确的身份、对象、主题和文种,从审题到梳理材料,再到整体要点书写答案,整个环节都必须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不会那么头疼

03 真题示例

我们结合一道真题来感受一下。

【例】(2020年多省联考)假如你随C市商务局考察团到H市调研“夜间经济”发展情况,请结合“给定资料4”,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5分)

要求:(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层次分明,逻辑性强;(3)不超过500字。

看到这个题目,相信大家都能很轻松明确身份定位,知道自己应当要站在C市商务局的立场作答。

但是对于调研报告这个文种到底该写啥,就不是特别能确定了。很多小伙伴一想到应用文,就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各种文种,乱七八糟,不知道各类文种格式是啥,内容该写啥。所以,经常会提问什么调研报告格式是啥啊、短评格式是啥啊、提纲怎么写啊这类问题。

其实格式只是表象层次的问题,我们真正的问题是没想明白具体内容到底该写什么,如果你能够理解这篇应用文的真正意图,准确把握实现意图的思路,那么格式也很容易确定下来

所以,这篇文章咱们不讨论格式,只聚焦具体内容该怎么写。另外,关于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形式,我们经常重复,在网络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分享,大体都没啥问题,有需要的小伙伴自己去搜寻。

咱们继续分析一下上面的题目。

当我们明确自己作答的身份定位后,思维不能只是局限在看到的角色上。需要真正把自己代入这个身份,结合题干想象自己处于这样的工作场景中,去思考这项工作(这篇应用文)的前后关联。

我们是C市商务局,代表的是C市的治理者。考察的是H市“夜间经济”发展情况,既然是本市到兄弟市考察,那必然是兄弟市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人家要是做得不好,你打个电话过去,说要去考察学习,是想找茬么。

想通这一点应该就清楚了,我们的代表团应该是乘车到达H市,到处参观溜达,看看H市的“夜间经济”到底有多厉害,然后再听听H市商务局领导侃一侃他们是如何创造出这些丰功伟绩,这些内容就是我们要调研的内容。

我们学申论,经常强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其实很多小伙伴虽然熟知这九字真言,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当你真正理解了以后,就会发现所有复杂一点儿的申论题都可以用这个去应对。

大家之所以没有正确理解,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这三个词相互独立去看待,而只有把这三个词联系起来看待才能搞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是起点,一般是核心观点或中心思想;“为什么”是论证分析核心观点,是用来向别人证明观点的部分;“怎么办”是结合观点谈下一步的打算

例如:

【是什么】我必须得回家了。

【为什么】你们都是单身贵族,我可比不了。媳妇早就跟我约法三章,必须11点前到家。上次回家晚了被罚跪了两小时搓衣板。每次晚回家还会被扣一星期零花钱。

【怎么办】最后一班地铁马上到,我现在走刚好赶得上。

突然提起这个,是因为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个思维,就很容易搞明白正文部分到写什么内容。

通过审题,我们知道这道题要写调研报告,咱们的核心论点,也就是“是什么”部分,肯定是到H市考察学习,向H市学习,搞夜间经济。

那“为什么”部分应该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学H市,因为H市干得好,所以要学,所以这里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有H市在夜间经济方面的一些工作的成效

还剩下“怎么办”的部分,不用我说,大家应该也知道既然是去调研学习,肯定要了解H市是怎么做的。H市关于“夜间经济”的措施肯定是要找的,那么是直接摘抄H市的做法,还是改成我们C市自己应该要实施的做法呢?

调研报告一般是要直接呈现一手资料的,也就是H市的做法。当然结合本地情况,给出自己能实施的建议也经常会出现在调研报告中,这个与“提出对策”比较相似,应用文类的题型需要自提对策虽然也有,但是不多,而且要求也不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直接摘抄H市的做法是必须的

现在问题就来了,有些已经有点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小伙伴又迷茫了,前面的“是什么”指的是我们C市要向H市学习,现在最后的“怎么办”又变成了H市关于“夜间经济”的做法。

这不是前后主体不统一么,和文章前面所说的“把握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有冲突?

其实并不存在冲突,我们如果对九字真言理解机械僵硬就会非常容易陷入这个误区

我们这个“怎么办”核心虽然是围绕原主体的下一步举措,但是服务于这个举措的相关要素都可以归为这一类。比如当下面临的难题,可以借鉴的举措。

H市的举措是我们C市要借鉴的内容,当然是服务于我们“怎么办”的内容。

【材料大意】

第1段:H市的夜间市貌,各种餐饮服务。

第2段:H市商务局陈科长介绍,夜间经济的定义,夜间经济的内涵已从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

第3段:夜间书店经营场景。

第4段:夜间健身房经营场景。

第5段:H市关于夜间经济的一系列举措。

第6段:陈科长关于夜间经济的积极意义表述,某大学张教授关于夜间经济的意义表述。

这个材料内容的逻辑层次是非常清晰的,整则材料全部是在阐述H市的情况,并无任何C市的相关信息,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真的结合C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对策。

从材料中,我们能够利用的信息如下:

1.陈科长所说的夜间经济的定义和内涵。定义其实不重要,因为我们既然去调研夜间经济,不至于连夜间经济是啥都不知道。不过为保险起见,可以写上防止丢要点分,写在文章开头也行,和内涵放一起也行。而内涵就很关键,因为陈科长在这里所说的内涵能体现出H市夜间经济是非常丰富的。

2.H市关于夜间经济的举措。内在条理很清晰,按一总三分抄就完事了。

3.陈科长所说的意义。带动消费、就业,提高设施使用率什么的。

4.大学张教授所说的意义。夜间经济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注意,我把第6段中两个人所说的意义分开了。

陈科长是H市商务局的领导,所说的意义就是H市在发展夜间经济方面所得到的好处。这个应该是我们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所以必须写进调研报告中H市在夜间经济方面的积极意义。

而张教授是专家学者,他是立足于国家层面,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夜间经济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阅读获悉他的观点。通过他的观点,可以让我们明白夜间经济对城市发展很关键,从而萌生出要搞夜间经济的想法。这个可以作为我们C市夜间经济工作的起点。

虽然调研已经算是一项工作的开端了,但是在调研之前我们一定是知道了这玩意儿有一定价值,而张教授的观点就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C市领导读了张教授的文章后,发现夜间经济很关键,然后才萌生出到夜间经济发达的H市考察学习的想法,才有了咱们这篇材料

所以张教授所说的意义,可以用作开头段咱们要去调研的背景。

剩下的3点内容都是H市夜间经济的相关信息,一是其丰富内涵,二是其做法,三是其意义。

其中丰富内涵与意义都可以用来作为我们去学习考察的依据,也就是“为什么”部分。

其中做法刚好符合我们前面分析的,是可以作为我们借鉴的举措,呈现在“怎么办”部分。

到这里,我们的答案层次就很清晰了。

申论应用文怎么写?申论应用文怎么写(1)

04 答案呈现

H市夜间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具有吸引社会资本与居民消费的双重属性。夜间消费正好是服务业发展的最佳着力点,夜间经济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为此,我局组织考察团对H市的夜间经济发展情况展开调研。

H市夜间经济繁荣,内涵丰富,是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夜间经济提高了设施使用率、释放了消费需求,激发了文化创造、带动了区域发展。更多的潜在劳动力也能够通过在夜间上岗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

政府的顶层设计对夜间经济发展非常关键。H市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组成夜间工作委员会,拟定发展目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设计空间布局,听取各方意见,平衡利益诉求。二、交通部门延长公共交通夜间行车时间,为消费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交通工具。三、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多部门联动,确保夜市附近的公共安全、环境卫生;推出移动应用程序,供居民举报夜间自扰情况。

建议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参考H市工作经验,大力发展我市夜间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05 思路总结

做个总结,我们面对应用文类的题目,重点要抓住两方面。

一是把自己带入角色的处境,思考分析这篇文章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想清楚以后就知道主要找什么内容了。一般要么是说服人相信某件事,就是证明重要性,要么是谈如何做

二是充分利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把答案的框架层次搭建起来。“是什么”是文章中心,“为什么”是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怎么办”是下一步如何做。

这两步把握好以后,再复杂的应用文都会变成简单的概括要素题,只需要把概括的各类要素放置到正确的位置即可。

————————————————————————————————————

如果您看到了这里,相信这篇文章一定对你有所帮助。我们笔航公考会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如果方便,还请留下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您的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如果有申论真题困扰着您,希望我们笔航公考解析,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