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振兴发展文章:大数据为沈阳振兴注入新活力
沈阳振兴发展文章:大数据为沈阳振兴注入新活力借市场力量 造数据“大脑”模式这成为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一剂强心针,让老工业基地再一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作为全国7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的沈阳,电力、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由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和运营机房组成的云计算支撑环境。在现有条件下,沈阳锁定智慧城市,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沈阳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借助大数据推动产业升级,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结构转型。大数据有如此大的魅力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对沈阳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以及应用效果。
作者 | 李响 (大数网副主编)
梦想主义者 微信|mixture99
自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时以来,老工业基地正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民生有了明显改善,结构调整也逐步推进。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的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大。在相关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市场化程度不高、国企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等被归结为影响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今年4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接着再用10年左右,实现全面振兴——这意味着,东北将迎来新旧产业交替。
这成为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一剂强心针,让老工业基地再一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而作为全国7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的沈阳,电力、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由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和运营机房组成的云计算支撑环境。在现有条件下,沈阳锁定智慧城市,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沈阳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借助大数据推动产业升级,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结构转型。
大数据有如此大的魅力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对沈阳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以及应用效果。
模式
借市场力量 造数据“大脑”
不同于大多数城市由政府完全主导智慧城市建设,沈阳选择了更加开放的“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
从一开始规划智慧城市,沈阳就确定了“让市民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的整体思路,充分意识到,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最大根基,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
一方面,沈阳规划建立市级“大数据中心”,作为城市级数据共享交换的枢纽,同时,建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作为城市级数据处理的载体。
具体来说,大数据中心的核心目标是突破部门界限和体质障碍,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资源的存储、交换、共享,为智慧应用建设提供数据资源和共享交换;而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以“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为基础,进行数据的分析挖掘,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数据,并对城市运营进行检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而另一方面,从原有条件而言,沈阳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不同部门基本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和大多数行业和城市一样,沈阳也面临着众多数据孤岛,不仅难以互通,而且存在大量陈旧数据。
为此, 2014年底,沈阳和中兴通讯合作,启动了智慧沈阳项目,并由中兴通讯牵头建设智慧沈阳统一平台项目,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打造城市统一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孤岛。
“中兴的大数据策略将会关注三个层面:数据共享、数据增值、大数据应用模式创新。” 中兴通讯副总裁胡剑透露,中兴首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数据平台的“提供者”,通过大数据平台开放进行数据共享流动,并通过应用集成进行数据价值增值。
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自2009年就开始展开大数据技术的自主研发,并在2010年首次实现商用 是行业内的领头军之一。目前已在全球拥有上百个大数据相关商用案例,覆盖电信、金融、制造、教育、政府等行业。
而为了提高智慧城市的整体运营效率,2015年7月,“沈阳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数据“运营者”,负责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的创新。
在这一模式下,大数据运营公司根据政府需求进行整体设计、采购和建设,政府可以直接采购大数据平台的产品,而不再需要自己投入系统建设。而更重要的是,运营公司从体制上而言,更加灵活,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运营收入维持运转,
目标
数据改变城市
截至2016年3月,中兴通讯沈阳项目已经开始了沈阳市26个委办局的数据采集和城市级数据平台的建设,年内将完成。而对沈阳来说,更重要的工作在于让数据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从“惠民、善政、兴业”的角度,把智慧城市真正变成惠及民生的载体,并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引擎。
这种转变,其实就是从应用者的角度出发,更好的利用大数据的价值,而不是让数据沉睡。
1
【惠民:数据改变生活】
数据打通和大数据平台的好处,已经在沈阳市民的生活中初步显现。今年初,“我的沈阳”智能门户上线运行,开通服务大厅、实名认证、优惠信息等功能,为市民提供包括新生儿同名查询、医院挂号、发票中奖查询、港澳通行证网上办证申请、畅游沈阳查询,以及市长信箱等在内的公共查询、缴费和民意反馈服务——过去很多琐碎确不得不跑断腿的事情,已经可以在网上一键搞定。
未来几年,沈阳还将推广市民卡“一卡通”,目标全市100%覆盖,并完成电子健康档案和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让医疗服务信息共享达到95%以上。这意味着看病转院,不再需要重复检查,老年慢病也在社区医院享受到更高级医院的诊断,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能够即使判别流行病的趋势,避免疾病大范围传播。在教育方面,所有校园将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而与此同时,数据还将有效改善交通拥堵,沈阳预期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0%,利用大数据分析,根据实时信息灵活调配公交车的运行。
2
【善政:数据让办事变简单】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80%的信息资源都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但绝大部分数据都处于“休眠”状态。既为了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也是为了促进整体经济活力,沈阳市政府除了引入中兴这样的企业共同打造数据平台之外,还决定把“除涉及隐私之外”的全部信息向社会公众开放。按照规划,使用最新的中兴大数据技术,智慧沈阳统一平台在应用单位对目录数据查询时,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这意味着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实现高效连接。
3
【兴业:数据让老工业基地再起飞】
沈阳通过成立大数据产业和应用联盟,培育10家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联合特色鲜明、灵活高效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共同构建以数据为核心资源的涵盖研发、加工、采集、存储、商业化应用及衍生服务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据估算,未来沈阳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带动智慧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同时采用“互联网 ”模式,大数据的运营将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推动经济转型、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使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提升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多样化、精准化,促进和带动就业。目前,沈阳已经试点启动了“网上高新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在该平台直接交易产品以及人才、技术、设备、厂房等资源,并加快提升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保障能力。
根据沈阳今年初发布的《沈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2018年年底前,沈阳计划建成智慧城市统一平台,80%以上的市直部门接入平台,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和统一开放格局,50%以上的市直部门公布数据开放清单和开放计划,50%以上的市直部门依托统一平台开放数据——11月11日-13日,“2016沈阳•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暨2016东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发展博览会”将在沈阳举行,而且沈阳将联办三届,也许很快,沈阳智慧城市建设还会碰撞出新的思路,而在不久的将来,东北也许会因为对数据的应用,再次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