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巩固了地位的信长用了大约三年的时候控制了大半个尾长,但对他来说另一次大挑战来临了,骏河的今川义元突然发兵进攻,骏河的军队拥有三万人之众,而信长的兵力仅仅只有三千人。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信长的一群手下也慌了神,而信长更是在军事会议上和家臣们侃大山,搞的所有人都心灰意冷,但这其实是信长摆下的迷阵。但是在信长在混战中斩杀了敌方大将林通具,使得信行军大乱,随后猛将前田利家斩杀了信行的另一员大将宫井恒忠,并和佐久间盛重逼退了猛将柴田胜家,因而信行军彻底崩溃。此战后信长赦免了弟弟,但是不甘心失败的信行在第二年再次发动叛乱最终失败身亡。天文十五年,十三岁的吉法师完成了元服仪式并改名为“织田三郎信长”,也正是这一年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战斗—带了几个自己的哥们和士兵跑去三河国捣乱。后来信长在老臣平手政秀的建议下迎娶美浓的大名“蝮蛇”斋藤道三的女儿归蝶为妻,这个“蝮蛇”是信长的老爹信秀的宿敌,可以说两人水火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末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枭雄,他性格特立独行,冷酷,残忍,任性,野心无比巨大,甚至以第六天魔王自居,虽然人们讽刺他为尾张的大笨蛋,但他却终结了长达二百年的日本乱世。他备受日本人崇拜,甚至人们将其奉若神明,但也有日本人质疑是不是他放大了日本的扩张野心。

一、来自尾张的大笨蛋

织田信长是“尾长国”贵族织田信秀的儿子,当时他的幼名叫做“吉法师”,据说他从小就和严守武士道,附庸风雅的传统日本贵族子弟不同,是个实打实的熊孩子。要说他能熊到什么程度,那自然是怎么跟贵族作风相驳他就怎么来,和小伙伴在泥巴里玩耍,到处和孩子帮打架斗殴那都是小意思,可以说毫无身为大名之子的自觉,就连他的父母都认为未来不能让这熊孩子继承家业。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

据说这个熊孩子不但熊样名闻四方,他做过的很多事说过的很多话都成了周边贵族弟们的谈资,例如熊孩子是如何把自己老爹气的七窍生烟,再比如熊孩子扬言要“布武天下”。可以说在这些贵族子弟眼中,信长就是日本最滑稽的小丑,于是他就有了“尾长的大笨蛋”这个绰号。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2)

天文十五年,十三岁的吉法师完成了元服仪式并改名为“织田三郎信长”,也正是这一年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战斗—带了几个自己的哥们和士兵跑去三河国捣乱。后来信长在老臣平手政秀的建议下迎娶美浓的大名“蝮蛇”斋藤道三的女儿归蝶为妻,这个“蝮蛇”是信长的老爹信秀的宿敌,可以说两人水火不容。这场婚事不但化解了两家多年的恩怨,还让两家结成了亲家。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3)

不过信长才结婚没几年,他的老爹就病死了,这让织田家的局面变得非常窘迫,因为此时骏河的今川义元对尾长虎视眈眈,信长也只得以长子的身份扛起父亲留下的重任。但信长所面对的不止有外患,还有内忧,那就是他的母亲打算让小儿子信行继承家业。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4)

后来随着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和叔父织田信光的战死,信长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危机。不久爆发了信行的支持者们密谋发动了稻生之战,双方的兵力非常悬殊,信行的支持者们组织了1700人的队伍讨伐信长,而信长只有700名士兵跟随在左右,战斗一开始信长军就单边倒的挨揍,许多士兵畏惧敌人的数量而逃跑,似乎信行胜券在握了。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5)

但是在信长在混战中斩杀了敌方大将林通具,使得信行军大乱,随后猛将前田利家斩杀了信行的另一员大将宫井恒忠,并和佐久间盛重逼退了猛将柴田胜家,因而信行军彻底崩溃。此战后信长赦免了弟弟,但是不甘心失败的信行在第二年再次发动叛乱最终失败身亡。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6)

巩固了地位的信长用了大约三年的时候控制了大半个尾长,但对他来说另一次大挑战来临了,骏河的今川义元突然发兵进攻,骏河的军队拥有三万人之众,而信长的兵力仅仅只有三千人。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信长的一群手下也慌了神,而信长更是在军事会议上和家臣们侃大山,搞的所有人都心灰意冷,但这其实是信长摆下的迷阵。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7)

通过谍报得知信长似乎已经放弃抵抗的今川义元立刻摆开阵势并命令前军全面出击,今川本阵则设立在地势险要的桶狭间山。今川义元在这里犯下了两个错误;一是当时日本武士们崇尚从敌人的正面击溃对方,而不屑于搞什么背后偷袭的鬼把戏。二是情报操作的失策,没有充分考虑到信长的性格。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8)

一生心思缜密的今川义元没料到信长会违反武士的荣耀,率领亲兵精锐穿越了道路崎岖的山林直接对自己的指挥部试试偷袭,结果今川义元在战斗中阵亡,骏河军大败而归,信长的名号也震动了日本。

二、信长包围网

击败了今川义元后信长又击败了突然背盟的大舅子斋藤龙兴,将整个美浓纳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下,控制了整个尾长和美浓的信长开始追寻“天下布武”之路的野心,信长以拥护足利义昭的名义开始了上洛之战。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9)

1568年9月,信长终于开始了上洛之路,他先是率军击败了六角父子,随后又收服了三好义继和松永久秀。在足利义昭成为将军后,信长拒绝了他的所有优待提议并返回了美浓。然而几个月后信长的大舅子斋藤龙兴率领一群浪人袭击了足利义昭将军的驻地,信长率领军队冒着大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冲到了京都赶走了大舅子斋藤。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0)

在击败了斋藤以后,信长开始进攻但马国并夺取了当地的银矿。随后信长又把目标对准了越前的大名朝仓家,这个朝仓家和信长的妹夫浅井长政是盟友,此举被浅井长政视为信长背盟的信号,因而出兵攻击了信长薄弱的后方,打得信长非常狼狈,此战也就是著名的“金崎之战”据说信长逃回京都时身边只剩下十几人。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1)

两个月之后信长卷土重来,信长军和浅井朝仓联军在横山城,摄津,福岛城,展开了激战。信长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成功的将对手压缩到了比叡山中,于是爆发了著名的石山本愿寺之战。

前后几场恶战下来,信长的两个弟弟信治和信兴阵亡,忠臣森可成和板井政尚也死于乱军之中,一时间信长的局面急转直下,最后还是足利义昭将军和关白二条晴良出面周旋,双方才勉强言和撤兵,这就是第一次信长包围网之战。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2)

然而双方和解没几个月就又拉着一片弟兄打群架,战斗最初信长占据了上风,打败了对方一众名将并占领了数座城堡,但是没多久浅井朝仓与比叡山联军再一次突击了信长的后方,还打伤了信长军猛将柴田胜家,一度险些击溃信长军。但是信长稳住了局势并发动了成功的反击,发起疯的信长火烧了比叡山,并以“第六天大魔王”自居。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3)

信长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可是他的亲家武田信玄突然对美浓发动攻击,甲斐猛虎武田信玄直接打崩了德川军,攻陷了岩村城和滨松城,还掳走了信长的儿子坊丸。为了阻挡信玄的攻势,信长带了防御名将佐久间信盛和亲信武将平手汎秀,汇合德川家康在三方原和武田决战。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4)

出城野战可以说是正中了武田信玄的下怀,以“风林火山”闻名的甲斐军最擅长的就是野战,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信长军大败,平手汎秀阵亡,家康的影舞者夏目吉信和猛将本多忠直战死,一向以稳重坚韧著称的佐久间干脆被吓得不敢和信玄接战,幸亏有正亲町天皇亲自调解才救了信长一命。

不过对信长来说最幸运的是武田信玄在撤军途中病逝,从此之后少了一个强大的劲敌,第二次信长包围网失败。更幸运的是在接下来的“长篠之战”中武田信玄的莽撞儿子武田胜赖一股脑的往织田军的火力网上撞,武田军至此一蹶不振。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5)

第三次包围网如果不算上“越后之龙”上杉廉信的话,对信长来说威胁到还不算很大,可偏偏上杉廉信和参加了这次行动,因此信长军在手取川之战中被廉信军击败。但信长的好运并没有离开他,敌对方的大名内藤定政在1577年8月突然病故,紧跟着廉信在次年三月也因病去世。信长反转了局势并攻入了上杉家的领地,第三次信长包围网土崩瓦解。

三、第六天大魔王的终结

第三次包围网破裂以后,织田信长可以说是如日中天,1578年十一月,信长手下的水军头领九鬼嘉隆在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战中击败了毛利水军,使得本愿寺阵线失去了毛利军的支援陷入了全面劣势。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6)

1579年到1581那边期间,信长的大军攻陷了丹波国和因幡国(谁这么有才用兔子做封国名字?)以及伊贺国,还占领了大半个上杉家的领地,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1582年信长决定和老冤家武田了解恩怨了,据说此战信长出动了近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向武田一族盘踞的甲斐和骏河地区发动了攻击,武田信玄的儿子武田胜赖拒绝听从家臣的劝告执意以劣势兵力与信长决一死战。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7)

但是莽撞行事的武田胜赖败光了最后的家底,失败的胜赖只得逃亡,而畏惧于信长军势的各地城主们大多开门投降,最终走投无路的胜赖在天目山战死,源氏之后裔——名门甲斐武田氏被信长消灭。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8)

信长在消灭了武田以后继续扩大战事,眼看就有统一日本终结战国乱世的希望。同年五月信长再次上洛,途中信长在本能寺落脚休息,原本效忠信长的明智光秀突然背叛并围攻本能寺,只有百余名随从的信长力战不敌,最终一代枭雄“第六天大魔王”织田信长消失于本愿寺。尽管信长死了,但他留下了统一日本的夙愿和向海外扩张的野心。

日本历史织田信长一生(日本战国的终结者)(19)

关于本愿寺之变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例如明智光秀因嫉妒猴子秀吉而背叛,也有说是光秀因为受到信长的责备而心生怨恨,另有一些说法称信长此次上洛可能会代替将军甚至威胁到天皇,所以明智光秀选择了背叛,甚至于还有一些坊间传闻称信长没死,总之这次事件到底因何而起至今没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信长的下落也成了谜,但是信长的后代和光秀的后代在经历了四百年之后最终握手言和。

结语

信长死后他的名声有好有坏,一些日本史官抨击信长的冷酷,残暴也毫无止境的野心。这种声音在明治维新后一度销声匿迹,日本转而将信长塑造成了顶天立地的伟大英雄和改革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再一次允许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信长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战国军阀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传》

《日本战国时代的秩序》

《尾长的织田信长》

《三次信长包围网》

《日本战国的合纵与连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