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什么如此残暴(董卓何以残忍嗜血到骇人听闻)
董卓为什么如此残暴(董卓何以残忍嗜血到骇人听闻)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粗猛有谋,武艺高强,能左右开弓。虽然许多年以后他不幸地发福成了数百公斤的巨胖儿,但年轻时代的他却是手持双枪、风流倜傥。第二,西凉兵作战彪悍、凶狠,尤其适合沙漠戈壁的长距离持久奔袭作战,这也与人的特质和他们的高头大马特质有关,从凉州东汉出土的方阵看,确实如此。但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西凉成为法外之地,西凉兵所处之地补给困难,烧杀抢掠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西汉末年,董卓掌控西凉军。第一,武威古称凉州,主要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凉州区,古代最大版图的时候,疆域把大半个甘肃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因在中国的西部,故又称西凉,治所姑臧。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便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大都会。凉州是大汉境内羌人的主要聚居地。出乎预料的是,羌人并未被汉人同化,反倒是凉州的汉人变得越来越像
董卓何以残忍嗜血到骇人听闻,以致在历史上臭名昭著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加官进爵是靠花钱拉关系,独霸朝纲是靠各路人马的各种脑残。看《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董卓列传,可以发现他的一些本事,但仍然无法解释何以董卓竟能凶暴到骇人听闻的程度。
董卓势力的形成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再加上虐待型的人格驱使他导演了很多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重口味人间惨剧。
董卓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必须从他的凉州兵说起:
第一,武威古称凉州,主要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凉州区,古代最大版图的时候,疆域把大半个甘肃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因在中国的西部,故又称西凉,治所姑臧。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便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大都会。
凉州是大汉境内羌人的主要聚居地。出乎预料的是,羌人并未被汉人同化,反倒是凉州的汉人变得越来越像羌人,就连妇女都因为受到羌人的影响变成勇猛的战士。
西夏辅郡西凉府(如今的武威)"善水草、益畜牧",素有"凉州畜牧甲天下"之誉,以"凉州"为代表的河西右厢地区是西夏最大的官营马场。马在西夏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西凉兵作战彪悍、凶狠,尤其适合沙漠戈壁的长距离持久奔袭作战,这也与人的特质和他们的高头大马特质有关,从凉州东汉出土的方阵看,确实如此。但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西凉成为法外之地,西凉兵所处之地补给困难,烧杀抢掠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西汉末年,董卓掌控西凉军。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粗猛有谋,武艺高强,能左右开弓。虽然许多年以后他不幸地发福成了数百公斤的巨胖儿,但年轻时代的他却是手持双枪、风流倜傥。
其父董君雅虽然只官至县尉(副县级公安局长)但种种迹象表明董家属于颇有资财的地方豪强。
第三,董卓是汉朝末年的军阀和权臣,其种种的暴行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董卓生性凶残,犯下诸多罪行,是《三国演义》里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他生性残暴,嗜血好杀,将东汉王朝弄得乌烟瘴气,同时又将老百姓虐得朝不保夕,纵容西北军烧杀抢掠,屠戮平民,甚至残杀俘虏以恐吓文武百官。
第四,桓帝末年,董卓跟从中郎将张奂做军司马,一起去攻打汉阳叛逆的羌人,打败了他们,被封为郎中,赏捆绢九千匹。董卓说: "记功的是我自己,立功的则是将士们。"于是全都分给将士,一点不留。董卓拉拢人心的手段关键是豪爽,让人感到你很重视他,可以倾囊相助别人。正是董卓这种性格,才使他在羌族人中有了极高的威望,这为他以后的崛起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第五,韩遂、边章起兵凉州,董卓利用敌方因出现流星萌生退意而主动出击,斩杀数千人。董卓是个有很强应变能力的将领。据史书记载,有一年,在西北,董卓被围困,眼看着外援无助的时候,将撤军必经之处的渡口,围起来做一个水坝,让敌人误以为东汉军队粮食不足,正在围网捕鱼,于是放松了警惕,"卓伪欲捕鱼,堰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等蓄水成功之后,就悄悄从水坝下面撤军,敌人醒悟追过来时,数十里都是大水,敌人的骑兵被阻碍,根本无法追击。在军中唯一全师而还,封斄乡(雍州武功)侯邑千户。中平五年(188年),韩遂、边章再度来犯,封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大破韩遂等。
第六,控制中央政权后,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劫掠,残暴百姓。董卓"性,遂以严刑协众,必扳,人不自保"。率军初次进兵洛阳时,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这些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当初进入洛阳时的董卓即便不是雄才大略至少也是一位盖世枭雄,可长安城里的董卓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虐待型的人格以及精神失常的倾向。
他给自己升官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弟弟、侄子、侄孙全都加官进爵,从九十岁的老娘到襁褓中的孙女挨个给予封号。在自己的封地郿县修建“万岁坞”,据说这座建筑城墙高七丈,储存的粮食够吃三十年。如此浩大的工程,董太师自然要亲自巡视。在百官为他举行的宴会上,数百名被诱降的士兵被挖掉眼睛割去舌头砍断手脚放进锅里煮熟,放出血来和酒一起混着喝,一时半会儿还没死的就翻滚在餐桌旁。百官深感可怖,董太师神态自若地吃着人肉、喝着人血。
关中地区的大家族被随随便便地冠以谋反的罪名惨遭屠戮。
第七,在军事上,董卓老谋深算。在政治上,董卓机关算尽。但在人际关系上,董卓其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游侠出身的他一直以为只要他善待别人,别人就会投桃报李,他以为所有人都像西凉人那么率真。也许董卓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虚情假意,什么叫做两面三刀,但他可能以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那些体面的大知识分子身上。我们不知道董卓的心里是否存过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美好愿望。我们只知道后来的董卓三观尽毁,迷信暴力、完全沉迷于本能的欲望。
黑化了的董卓纵容士兵抢劫民宅、奸淫妇女。派吕布挖坟掘墓,盗窃珍宝。派李儒毒杀废帝。他本人奸污公主,霸占宫女,还搜刮铜器,铸造粗制滥造的小钱驱逐良币五铢钱。
至于反董联军,董卓完全没把袁绍这个徒有虚名的盟主当盘儿菜,毫不犹豫地杀了他家百余口。抓到的敌军俘虏,被他捆绑着倒立起来再用热油烫死
许多有志之士出于对国家危亡的考虑,联合讨伐董卓,董卓虽奋力反抗,但最后已无济于事,当场被杀,并诛连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