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次大移民哪一年(究竟有没有爱新觉罗家的人选择殉国)
清朝最后一次大移民哪一年(究竟有没有爱新觉罗家的人选择殉国)那么这么殉国的宗室是谁呢?此人名叫爱新觉罗德祜,字受之,隶正蓝旗。宣统二年(1910年),由礼部仪制司郎中升迁为凤翔府知府。宣统三年九月(1911年),西安发生兵变,德祜闻警,便同知县彭毓嵩商量对策,并找人征募团勇守城。初七夜革命党人假借民军名号,聚集了一千多人攻打府城。德祜与彭毓嵩登上城墙激励士卒拒守。到天明的时候,城中革命党人内应发动攻势,凤翔城陷落。左右促拥着德祜逃跑,不过这位爱新觉罗家难得一见的血性男儿说道:“此吾死所,尚何避为?”革命党人围上来,大呼:“知府满人,且宗室,宜速杀之!”于是德祜便为大清殉国了,其幼子两个也一同被杀。总之,清朝近三百年的国祚,到其灭亡时,选择为其抗争的人却寥寥无几,实在是可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山河变色,满清统治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享国268年的清朝灭亡。那么,在这一次的改朝换代中,究竟有多少人选择为满清殉国,其中又有没有爱新觉罗家的人做到了“一死报君王”?
查阅清朝遗民编写的《清史稿》却发现,结果令人尴尬,选择为满清殉国的人实在不多,且多是地位比较低的人,知县都可算是高官了。不提宋明亡国后有大批的宗室、遗民殉国,清朝连同为少数民族政权的元朝都比不了,在《元史》卷193-196中记载了许多在元朝将要灭亡时选择殉国自杀的人,且多数身居高位。
因此,清朝遗民在编写《清史稿》时为了避免尴尬,便极力搜集了大批人员补充到《清史稿》卷496列传283中,该部分主要记载清亡时选择殉国的人。
不过稀罕的是,在为清朝灭亡殉国的人中,只有一位清朝宗室名列其中,且是非常疏远的宗室,已经“不详其支派”了。至于那些威风赫赫的王爷,连鬼影子都见不到。一大批在北京城里遛鸟逗狗的八旗子弟也纷纷剪了辫子,换了汉姓,夹起尾巴做人。至于血性那东西,入关后早就丢的干干净净了,也别提爱新觉罗不爱新觉罗了。
那么这么殉国的宗室是谁呢?此人名叫爱新觉罗德祜,字受之,隶正蓝旗。宣统二年(1910年),由礼部仪制司郎中升迁为凤翔府知府。宣统三年九月(1911年),西安发生兵变,德祜闻警,便同知县彭毓嵩商量对策,并找人征募团勇守城。初七夜革命党人假借民军名号,聚集了一千多人攻打府城。德祜与彭毓嵩登上城墙激励士卒拒守。到天明的时候,城中革命党人内应发动攻势,凤翔城陷落。
左右促拥着德祜逃跑,不过这位爱新觉罗家难得一见的血性男儿说道:“此吾死所,尚何避为?”革命党人围上来,大呼:“知府满人,且宗室,宜速杀之!”于是德祜便为大清殉国了,其幼子两个也一同被杀。
总之,清朝近三百年的国祚,到其灭亡时,选择为其抗争的人却寥寥无几,实在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