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安再也没有成为首都了(为什么西安再也没有成为首都)
为什么西安再也没有成为首都了(为什么西安再也没有成为首都)其原话是这样说的,“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如今看来,孙中山的历史眼光和视野格局不可谓不深远独到。听了孙中山的这番分析,章太炎久久无语。民国建立之初,关于建都的问题,曾在政界学界都引起了广泛争议,大学者章太炎主张定都武昌,但被孙中山强烈反对。他认为,武昌离北方太远,控制新疆、西藏也太过勉强,孙中山认为“定都武昌百害而无一利”。提起孙中山大家都熟悉,但在二十世纪初,大多数人对他并不认可,尤其是海外留学生,在他们眼里孙中山只是个绿林人物,章太炎也是在见到孙中山后才说“革命家气概,没见过第二个”、“非才常辈人”。然而,章太炎在与孙中山会面期间一见如故,与孙畅谈中国之现状,赋税问题、教育平等问题,体制如何改革,中国的未来在哪里,其中他们讨论到建都,孙中山的言论让章太炎吃惊,他说:“这要看你谋的是什么,格局有多大。如果你谋的是大本营,那武昌就可以;如果你谋的是整个中国,那西安可以
西安大唐芙蓉园
在中国历史最辉煌的周秦汉唐时期,定都于西安是封建王朝一致的选择。以上王朝有这样的功绩,与长安的“王气”莫不相关。我们今人不太信这些,然而古人却将《易经》直接列入考试科目,读书人都会看《易经》,懂得占卜之术,其实这也是古代文化中蕴含的智慧。
而在民国时期,关于定都的去向,也曾引起了不小的学派争议。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大家为选都城的问题也是争论不休,其实那时选谁当领导人都没定论,大家就开始操心定都的事了。
孙中山为什么不建都西安?
民国建立之初,关于建都的问题,曾在政界学界都引起了广泛争议,大学者章太炎主张定都武昌,但被孙中山强烈反对。他认为,武昌离北方太远,控制新疆、西藏也太过勉强,孙中山认为“定都武昌百害而无一利”。
提起孙中山大家都熟悉,但在二十世纪初,大多数人对他并不认可,尤其是海外留学生,在他们眼里孙中山只是个绿林人物,章太炎也是在见到孙中山后才说“革命家气概,没见过第二个”、“非才常辈人”。
然而,章太炎在与孙中山会面期间一见如故,与孙畅谈中国之现状,赋税问题、教育平等问题,体制如何改革,中国的未来在哪里,其中他们讨论到建都,孙中山的言论让章太炎吃惊,他说:“这要看你谋的是什么,格局有多大。如果你谋的是大本营,那武昌就可以;如果你谋的是整个中国,那西安可以,如果你谋的是整个亚洲,伊犁是最好的”。
听了孙中山的这番分析,章太炎久久无语。
其原话是这样说的,“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如今看来,孙中山的历史眼光和视野格局不可谓不深远独到。
新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西安作首都?
我作为一名陕西人,总是听到朋友、同学略带自豪感地说:当年西安与北京一票之差落选首都,如果西安当年成为首都,那麽会多么好。
每当我听到它,我会告诉他,这张票是伪造的YY,它的真实性无法验证,西安与北京综合实力何止一票之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都差的远。
北京天安门
尤其在近代,北京一直是首都,解放后的北京是和平的。文物建筑的自然保护完整,相应的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然而,在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发展起来的长安,基础薄弱。
此外在军阀混战中,以刘镇华为首的镇嵩军曾炮轰西安,这对当时的西安影响很大,尽管后来得到了稍微的恢复,但整个城市仍然遭受重创!如果将其作为首都的话,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重建,当时的新中国,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客观环境,都无力应对。
此外,当时有观点还认为,中国的领土并不仅仅局限在不在秦、汉、隋唐时期。当时长城是边界线,现在它位于中国的腹地。因此,西安不再是地理位置的中心,因此,选择西安作为首都是不合适的。
西安 素材图
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此外,交通和黄河洪水也使其失去了京都的地位。
经过多方对比考虑,北京方面随后召开了全国性会议,会议讨论审议了关于拟定国都的意见后,开始表决,全体代表一致举手通过,确定新中国的首都设在北平,并自当天起正式将北平改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