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矿务局煤矿简介(淄博矿务局煤矿的历史)
淄博矿务局煤矿简介(淄博矿务局煤矿的历史)(3) 新博煤矿。1953年2月建矿,职工人数2030人,设计生产能力年62万吨,最高年产98万吨,1963年12月因资源枯竭关停,1842人成建制调往肥城曹庄矿,1964年5月撤销。(2) 奎山煤矿。位于淄川区西河镇,1953年2月建矿,职工人数2188人,设计生产能力年30万吨,最高年产38.7万吨,1958年6月撤销并入西河煤矿。2002年4月1日,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山东省政府国资委管理。2011年3月19日,划归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淄博矿务局所辖煤矿:黑山煤矿、寨里煤矿、洪山煤矿、龙泉煤矿、夏庄煤矿、双沟煤矿、西河煤矿、南定煤矿、石谷煤矿、岭子煤矿、埠村煤矿都曾经是淄博矿务局大企业集团的成员,是他们支撑了淄博矿务局的辉煌。(1) 罗村煤矿。位于淄川区罗村镇,1953年2月建矿,职工人数1286人,设计生产能力年21万吨,最高年产26.3万吨,1954年10月撤销并入
1953年2月20日,淄博矿务局成立,隶属国家煤炭工业部(局)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国家统配煤矿,全民所有制单位,党委一元化领导。期间,由于上级管理体制和主管部门名称的变更,隶属关系曾多次改变,企业性质始终未变。
1988年1月,淄博矿务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各煤矿实行矿长负责制,推行集团承包经营,党委保证监督,职工民主管理。
1998年7月,淄博矿务局由原国家煤炭工业部管理下放到山东省政府管理,变为省属国有企业。
2000年8月,淄博矿务局改制为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此,淄博矿务局名称消失,成为历史。
2002年4月1日,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山东省政府国资委管理。2011年3月19日,划归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管理。
淄博矿务局所辖煤矿:黑山煤矿、寨里煤矿、洪山煤矿、龙泉煤矿、夏庄煤矿、双沟煤矿、西河煤矿、南定煤矿、石谷煤矿、岭子煤矿、埠村煤矿都曾经是淄博矿务局大企业集团的成员,是他们支撑了淄博矿务局的辉煌。
(1) 罗村煤矿。位于淄川区罗村镇,1953年2月建矿,职工人数1286人,设计生产能力年21万吨,最高年产26.3万吨,1954年10月撤销并入洪山煤矿。
(2) 奎山煤矿。位于淄川区西河镇,1953年2月建矿,职工人数2188人,设计生产能力年30万吨,最高年产38.7万吨,1958年6月撤销并入西河煤矿。
(3) 新博煤矿。1953年2月建矿,职工人数2030人,设计生产能力年62万吨,最高年产98万吨,1963年12月因资源枯竭关停,1842人成建制调往肥城曹庄矿,1964年5月撤销。
(4) 双山煤矿。1954年建矿,职工人数1597人,设计生产能力年45万吨,最高年产36.1万吨,1965年6月调整撤销,同年11月,1438人成建制调往肥城陶阳矿。
(5) 宝山煤矿。位于淄川区岭子镇,1954年5月建矿恢复生产,1956年9月撤销,1959年10月恢复建设后并入岭子煤矿。
(6) 湖田煤矿。位于张店区湖田镇,矿务局1971年4月代管,职工人数3035人,1974年1月移交山东省劳改局。
(1) 黑山煤矿
黑山煤矿,位于博山区八徒镇。1953年2月,淄博矿务局以黑山井为主体组建黑山煤矿,全矿设计生产能力年75万吨,最高年产150万吨。1974年,采煤24队140人成建制调往兖州南屯矿,1979年10月,黑山矿因资源枯竭关停,5379人成建制调往兖州兴隆庄煤矿,自此,黑山煤矿消失。
(2) 寨里煤矿
寨里煤矿,位于淄川区洪山镇。其前身为洪山煤矿车七井,1953年2月建矿,1957年11月与洪山矿合并称三立井,1962年8月恢复寨里矿建制,全矿设计生产能力年45万吨,最高年产84万吨,1949-1987年,生产原煤1769万吨。
1975年1月,寨里矿成立女子采煤队,全省有名,特别能战斗。1987年末,全矿职工人数4897人。可采资源枯竭,1987年12月煤炭部注销生产能力关停,自此,寨里煤矿消失。
关停消失后的寨里煤矿,由新组建的山东中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接管经营。
(3) 洪山煤矿
洪山煤矿,位于淄川区罗村镇。1953年2月,淄博矿务局以山三井为主体组建洪山矿,最高年产108.5万吨。1957年11月至1962年7月,以洪山矿车七井为基础组建的寨里矿合并到洪山矿建制称三立井,1989年末,职工人数5466人。1999年9月20日,因资源枯竭关停,自此,洪山煤矿消失。
关停消失后的洪山煤矿,由新组建的淄博创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2005年12月31日,矿务局实行主副分离政策,移由地方民营管理。
(4) 龙泉煤矿
龙泉煤矿,位于淄川区龙泉镇。其前身为私营鲁大公司淄川煤矿兴亚五坑,1954年12月恢复建设,1957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30万吨,1957-2001年,全矿生产原煤1824.6万吨,1989年末,职工人数4002人。2001年11月23日,经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自此,龙泉煤矿消失。
破产消失后的龙泉煤矿,由新组建的淄博广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
(5) 夏庄煤矿
夏庄煤矿,位于博山区夏家庄镇。其前身为私营瑞成煤矿,1951年9月改为公私合营,1954年3月划归淄博矿务局,1957年1月改为国营,全矿设计生产能力年30万吨。1951-2004年,生产原煤2736万吨。1989年末,职工人数6521人。2003年8月25日,经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自此,夏庄煤矿消失。
破产消失后的夏庄煤矿,由新组建的淄博珑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
(6) 双沟煤矿
双沟煤矿,位于张店区南定镇。1960年1月开工兴建,1961年6月因国家资金缩短停建,1970年10月恢复建设,1975年7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21万吨,1975-2005年,全矿生产原煤767万吨。1989年末,职工人数2349人。可采资源枯竭,1991年12月煤炭部注销生产能力。2005年6月13日,经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自此,双沟煤矿消失。
破产消失后的双沟煤矿,由新组建的淄博宇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
(7) 西河煤矿
西河煤矿,位于淄川区西河镇。其前身为私营悦升煤矿,1946年改称西河煤矿。1953年2月,淄博矿务局将桃花峪井和西河井合并重新组建西河煤矿,1958年6月,奎山煤矿并入西河煤矿。1967年更名为东风煤矿,1970年恢复西河煤矿。1976年9月,桃花峪井关停,843人成建制调往兖州北宿矿。全矿核定生产能力年65万吨,1949-2005年,生产原煤4029万吨。1989年未,职工人数6402人。2005年3月29日,经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自此,西河煤矿消失。
破产消失后的西河煤矿,由新组建的山东舜天矿山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
(8) 南定煤矿
南定煤矿,位于张店区傅家镇。1989年6月17日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45万吨。1989年末,职工人数2795人。可采储量估竭,1998年10月煤炭部注销生产能力。2005年6月10日,经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自此,南定煤矿消失。
破产消失后的南定煤矿,由新组建的淄博坤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
(9) 石谷煤矿
石谷煤矿,位于淄川区城南镇。其前身为淄川煤矿第四竖坑,又称大昆仑一坑,1958年4月恢复建设,1960年9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年30万吨。1960-2007年,全矿生产原煤1390万吨。1989年末,职工人数3321人。2007年7月27日,经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自此,石谷煤矿消失。
破产消失后的石谷煤矿,由新组建的淄博光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
(10) 岭子煤矿
岭子煤矿,位于淄川区岭子镇。1958年3月开建一号井,1959年11月一号井建成投产成立岭子煤矿。
宝山煤矿前身为永安煤矿,1954年5月划归淄博矿务局改称宝山煤矿,1954年9月停产撤销,1959年10月恢复建设宝山井,划归岭子煤矿。全矿设计生产能力年60万吨,1958-2007年,生产原煤3627万吨,最高年产120万吨。1989年末,职工人数6906人。2007年7月27日,经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自此,岭子煤矿消失。
岭子煤矿的破产消失,是淄博矿务局在淄博市境内的最后一对矿井,由新组建的山东东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接管经营。
(11) 埠村煤矿
埠村煤矿,位于章丘市埠村镇。1929年开办时称天和煤矿(2号井址),抗战胜利后更名石岭煤矿,1948年5月解放后改称章丘煤矿,隶属山东矿务局,1953年7月停产。1958年8月恢复建设。先后有山东矿务局、章丘矿务局、淄博矿务局、山东省劳改局管理。1971年4月又划归淄博矿务局代管,1986年1月正式划归淄博矿务局。全矿核定生产能力年120万吨,最高年产180万吨。1989年未,职工人数6184人,2015年8月23日发生合同制工人群访事件,2016年6月30日,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封井关停。自此,埠村煤矿消失。
关停消失后的埠村煤矿,由新组建的山东新升实业有限公司接管经菅,3年后移交地方。
淄博矿务局在淄博地区煤矿的消失,标志着淄博市煤炭资源的枯竭消失。从此结束了煤炭开采的历史。
淄博煤矿,承载着无数艰苦创业历史留下的难忘的记忆,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的人们挥泪告别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