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虎在哪里出现过(忍过敌人熬过对手)
冢虎在哪里出现过(忍过敌人熬过对手)不相信?且听说细细说来。诸葛亮败于司马懿,并非能力有限,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天时地利与人和都站在了司马懿的一边,胜不过一时之快,无论诸葛亮如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拼不过隐忍不发的司马懿。这个称号并非司马懿的自称,而是后人对司马懿一生的“盖棺论定”。说司马懿其实是白虎星君转世,镇守着三皇五帝的坟墓。曹操当年利用“摸金校尉”盗遍天下坟茔以充军资,成就了霸业却坏了阴德,司马懿发家于曹魏集团,却最后篡夺曹氏政权取了天下,就应了当年的报应。既是一个时代的守护者,也是一个时代的毁灭者。人如其名,恰如其分!《三国演义》有四大军师的说法。分别是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对应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其中庞统早亡,姜维则势单力薄,难以支撑整个大局。整个三国中后期,其重头戏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如果说周瑜的悲哀是“既生瑜何生亮”,那晚期的诸葛亮也有同样的感触,“既有卧龙,何有冢虎”!空有一身惊为天人
一直以后,中国人都有非常特别的嗜好,那就是给名人起绰号。在《三国演义》中,只要是名人,不管是谋士还是猛将都被冠以外号。这些外号有些很雅,例如卧龙,凤雏;有的很美,例如美髯公,幼麟;有的则很彪悍,如虎痴,恶来。还有的则很睿智,例如鬼才,水镜等等。每个称号都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人物的性格能力或者外貌特征。但唯独有一个外号,却显得极为“与众不同”,甚至有些阴冷毒辣,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冢虎!
冢是坟墓的意思,一个窝在坟墓旁边的老虎,潜伏在荒无人烟的密林深处,充满着恐怖杀机,时刻都有冲出来的可能,给来犯之人以致命一击。这样一个恐怖如斯的称呼,究竟说的谁呢?为什么起这个阴气森森的外号呢?
司马懿!
这个称号并非司马懿的自称,而是后人对司马懿一生的“盖棺论定”。说司马懿其实是白虎星君转世,镇守着三皇五帝的坟墓。曹操当年利用“摸金校尉”盗遍天下坟茔以充军资,成就了霸业却坏了阴德,司马懿发家于曹魏集团,却最后篡夺曹氏政权取了天下,就应了当年的报应。既是一个时代的守护者,也是一个时代的毁灭者。
人如其名,恰如其分!
《三国演义》有四大军师的说法。分别是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对应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其中庞统早亡,姜维则势单力薄,难以支撑整个大局。整个三国中后期,其重头戏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如果说周瑜的悲哀是“既生瑜何生亮”,那晚期的诸葛亮也有同样的感触,“既有卧龙,何有冢虎”!空有一身惊为天人的绝学,却屡屡铩羽而归,留下无数的遗憾,魂丧五丈原!
诸葛亮败于司马懿,并非能力有限,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天时地利与人和都站在了司马懿的一边,胜不过一时之快,无论诸葛亮如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拼不过隐忍不发的司马懿。
不相信?且听说细细说来。
首先说背景。
比起“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司马懿出生豪门世家,原本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因为祖上曾担任过司马一职,在周宣王时,恩赐司马为族姓。而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从汉朝时成为河内郡,就世代居住在此地。
司马家世代都是汉朝官员,从曾祖父开始到父亲司马防都是如此。良好的家境让司马懿从小就接受过系统而严格的高等教育,少小聪慧,胸怀谋略。如果说诸葛亮的成功依靠的是姊妹的联姻,师长的提携,那么司马懿的成功则依靠的是雄厚的家族背景,以及个人的隐忍。
他不需要向诸葛亮那样“三顾茅庐”提高身价,即便一无所成,他也能含着金钥匙,理所当然的迈入公务员的行列,不管是混老等死,还是搏击浪头。他的家庭背景注定,即便做飞扬跋扈的纨绔子弟,也能登上他人不可及的高度。
然而。。。。司马懿没有这么做,他没有想诸葛亮那样急着展现才华,而是选择了隐忍,保持安静。
为什么呢?
他看不起曹操。
建安六年,有人推荐司马懿做了一名佐理州郡的小官吏,很快就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而被曹操看中。征辟他到府中任职。然而司马懿是何人,出身名门大户又怎么看得上阉宦之后的曹操呢(干亲)?
司马懿看不起曹操,但也不想得罪气焰正盛的曹操,以自己有风痹症(瘫痪),而拒绝了出仕。狡猾的曹操自然不相信,派人去刺探真假,没想到司马懿早已料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哪怕剑尖离他只有0。5cm。
不管曹操是否相信,司马懿这个名字从此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七年之后,已经成为丞相的曹操,又一次下令征召司马懿。这次司马懿屈服了,但绝不是害怕,而是司马懿清楚地认识到“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曹操依然爱才如命,但如今的曹操更不可冒犯。想活着就得忍,不仅仅是躺在床上装病,更有站起来忍受淫威的勇气。
司马懿太优秀了,优秀到曹操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从而始终提防着司马懿,重视他,却不重用他。死前还警告曹丕,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早晚会坏我们家的事。
曹丕支支吾吾表示自己记住了,但事实上曹操刚断气,曹丕就开始重用司马懿,作为老朋友,作为老领导,一步一步将其提到了重要的岗位,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并将这种信任连同儿子曹睿,一并托付给了司马懿。
到此为止,司马懿还是一个众口皆碑,不善言辞,踏实干活的好同事,好干部。没有人会认为他会在某一天干出格的事情,可以放心地把兵权交给他,哪怕是被诸葛亮打得满地爪牙,也从来不会挟兵自重,波及到洛阳首府。所有人都将司马懿看做曹魏政权的顶梁柱,如同诸葛亮一样,兢兢业业,甘于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然而,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是猫呢?
从曹操开始,司马懿一直过着谨小慎微的日子,熬过曹操、曹丕,熬过了宿命对手诸葛亮,甚至熬死魏明帝曹睿。熬成托孤大臣,熬出了头。但此时的司马懿却怎么也笑不起来。此时的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儿子,还有孙子,整个司马家族已经和他牢牢捆绑在一起,一荣皆荣,一损皆损。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家族的灭光之灾。
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因为托孤大臣不光他一个人,还有曹爽。一个刚愎自用,然而又野心勃勃的曹家人。
最开始的托孤大臣并没有司马懿的位置,但相比其他正当壮年的候选人,司马懿年龄最大(60岁),口碑最好(话不多),威胁也最小。让司马懿做个橡皮图章实在合适不过了。然而随着曹爽连续几次的重大决策错误,朝廷之中逐渐有了非议,认为司马懿更适合做大掌柜,而不是草包曹爽。
曹爽愤怒了,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将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全部踢出去,换上了听话的“自己人”,将朝政牢牢把控在手中,以近似软禁的方式,剥夺司马懿所有的职位。
司马懿又一次地选择了装病,骗过了曹爽的手下。暗地里也积极开始筹划,联络忠于自己的将领,如同几十年一样静静地等待机会,一个“触底反弹,绝路反杀”的机会。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司马懿躺在床上,吊着最后一口气,奄奄一息。让所有人相信这个老东西活不了几天了。然而就在大将军曹爽去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同时,司马懿“神奇”地站了起来,带着自己的儿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曹爽的军队,然而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全部的罪状。
骄横狂妄的曹爽此时不但束手无策,竟然相信了那个老好人的话。认为只是免他的官职,而不是要他的命。乖乖地交出了兵权,却没想到一回府就被违背诺言的司马懿灭了满门,连带党羽和整个曹氏家族彻底灭亡。曹家历代创下的基业就这样一夜之间,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洗盘!造成魏国从此无人敢称曹的局面!
呜呼!因果循环,刨人祖坟,必被人夺其家业!
司马懿这只老虎,隐忍了一辈子,终于在所有人忘记了他还是只猛虎时,张开了獠牙,消灭了丛林里最后的敌人。
他是被逼的吗?这个很有可能,如果不是曹爽步步紧逼,司马懿很可能老死终身,最后得到了上好的谥号。然而已经70岁的司马懿还是选择了反抗,以最血腥的方式消灭所有的威胁人。然后作为三国仅存的第一代人物,落寞地等待人生最后一个敌人。
死神!
人活七十古来稀,而在古代,能活到七十三实在属于异数。这次,司马懿总是熬不住了,不用装病,真真实实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临死之前对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吾死以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神州,慎之!慎之!”
司马懿此番话不知是真是假,但作为一代枭雄,他以隐忍而出名,以隐忍而得位,麻痹了所有的对手,熬到天亮的时刻。然而正如那凶残的绰号“冢虎”,老虎吃人的本性,即便是《军师联盟-龙吟虎啸》也无法为其洗白,难逃后人对其阴冷凶残的评价。
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看过,我做过,我的一切为了我的家族,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国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博大精深的国学,只需每天看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