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吕布字奉先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他死于公元199年,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官至左将军,自认徐州牧,骁勇善战有飞将之称。顺带说一句有飞将之称的除了吕布其实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能和飞将军李广共用一个称谓,那就足以证明吕布有多么骁勇善战了,武勇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一点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的,但是同样被广大人民群众不认可的就是吕布的人品。来!咱们一点点梳理。所以如果现在当面说一个人"你人品真不错,跟吕布似的"估计人家会当场跟你翻脸认为你在骂人。说吕布是反复小人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论断,什么呢?"三姓家奴"!慢着!我还真心要对这件事打一个问号。

号外!号外!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1)

如果后汉三国时期有报纸得话,估计上面那些文字肯定是吕布刺杀董卓之后"三国日报"的头版头条。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后汉三国时期当仁不让的第一猛将,"三姓家奴"标签持有者,杀义父专业户吕布吕奉先。

《三国志》里这么评价吕布"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在陈寿的文字当中一个有勇无谋,反复无常且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对吕布的描写基本尊崇了陈寿的意见。加上著名的文艺作品《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也完全继承了陈寿对吕布的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刻的艺术加工,于是吕布这种小人形象根植于我们心中。

所以如果现在当面说一个人"你人品真不错,跟吕布似的"估计人家会当场跟你翻脸认为你在骂人。

说吕布是反复小人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论断,什么呢?"三姓家奴"!

慢着!我还真心要对这件事打一个问号。

来!咱们一点点梳理。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2)

吕布字奉先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他死于公元199年,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官至左将军,自认徐州牧,骁勇善战有飞将之称。顺带说一句有飞将之称的除了吕布其实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能和飞将军李广共用一个称谓,那就足以证明吕布有多么骁勇善战了,武勇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一点也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的,但是同样被广大人民群众不认可的就是吕布的人品。

一提到人品方面那吕布肯定是迎来一片嘘声,而且那"三姓家奴"的称谓也是为吕布量身打造的。尤其是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里张飞的那句话"呔!!三姓家奴休走,你家张爷爷在此"!三姓家奴这个骂名呢就一直跟着吕布了,虽然这个词还没上升到成语的范畴,但几乎做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三姓家奴怎么来的呢?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吕布最开始的时候是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后来被董卓用赤兔马引诱杀了义父丁原(史书当中只是记载丁原对于吕布很重用,并没提到认了义父子),杀了丁原后吕布又认了董卓为义父,但是后来又被王允以美女貂蝉为诱饵杀死了自己的第二个义父董卓。这就是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吕布的不良信誉记录。小说当中对这些描写刻画的非常深刻。由此,吕布"三姓家奴"的形象深入人心。再加上正史当中的评价,吕布这个人是个小人、是个人渣的性质应该已经可以定性了!

可我们都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并且史书当中也有很多前后矛盾的事情!吕布真的是反复小人吗?我们要抱着一个疑问去看待这个问题;话题扯远一点啊,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孩子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大奖的人多,可是长大以后他们的那些国外竞争对手,那些没得奖的孩子们在学术上往往更有成就。我个人觉得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有这么一项缺点,就是唯师长和书本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书里写的就是对的。我在这只能说,老师说的书里写的大部分都是对的,全是错的那还了得,但肯定有的地方会有错误或者说值得商榷,有漏洞。毕竟老师也是人,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就会偶尔犯错误。尤其历史这种东西,历史学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好恶,在评论人的时候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所以我们要经常学会问为什么。但是你要怀疑的话,需要有挖掘,需要有证据至少是要有合理的推断,现在中国的孩子们大多缺少这种挖掘的精神,我们就是捧着书背背背,看看看,各种习题做做做。不过好在近些年有所改观,培养自主思考能力的教育正在加强。

好啦!扯得有点远,只是感叹一下。

书归正传,肯定有人会问我,那吕布如果不是书里写那样那应该是什么样?你又有什么推论和证据?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3)

在这里非议要说一下,毕竟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了,我的推论不见得正确,证据可能也不够充分。在这里只是讨论还是非学术性的,欢迎留言评论,但不喜勿喷。

按照常理推断,一个人的圈子或者说身边集合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个相信大家应该没有太大异议;打个比方,一个人身边都是无赖,一群人渣,这帮人和他都是朋友,挚交。你说这人是个大好人,人品特好,反正我不信。(无间道的我方卧底和当年地下党成员除外)

按照这个推论,我们去看一看吕布身边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吕布在当时的粉丝和朋友都是谁。

咱们挨个数数!

1. 张辽;说到张辽张文远相信三国迷们都不会陌生。后来在曹魏官居前将军,"五子良将"之首。不管是《三国志》、《后汉书》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对其赞誉有加,人品更是没得说。从丁原时期到董卓时期,吕布去哪他跟到哪,可谓是粉丝无疑。

2. 高顺;作为当时的特种部队("陷阵营")指挥官,史书中对高顺的评价也不低"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高顺也是吕布的老部下,被曹操俘获之后亦不肯降被曹操缢杀。这也算是吕布的"脑残粉"吧。

3. 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这是《三国志》对张邈的评价。而《后汉书》中记载张邈与其他七人并称"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可见张邈是个侠义之人,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讲义气,够朋友。而这样一个人选择吕布作为自己的事业合作伙伴。

4. 陈宫;吕布的首席谋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虽然吕布战败后他有机会在曹操手下接着干,但他是选择了引颈就戮。并且在死前用话挤兑了曹操一把,促成了自己家小的安全。这是个聪明人,也是跟着吕布混的。

5. 庞舒;此人在史书当中被一笔带过。董卓死后,董卓的余部进攻长安的时候吕布是跑了,但是跑得比较匆忙,妻小都没带着。就是这个人冒死保护吕布的妻小,私下里送还吕布,回去之后被问罪杀害。

通过以上五个人,我们依稀勾勒出了一条线索,首先这五个人人品都是没有问题的。其次他们中有的愿意誓死相随,有的愿意以命相许,有的愿意共谋大业。如果吕布真是个"人渣"的话,那这些人是"傻"呢还是"瞎"呢?

显然如果按照史料的记载,这些人都不傻,不但不傻,一个个还都是明白人。

最后……不说了……你们自己品。

历史的价值在于探寻真相,当你找到矛盾的点了,就顺着这个点去摸索,即便真相永远找不到,但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到点真相的影子。其实历史的魅力就在于你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而无法确定100%的真相,毕竟都是过去的事除非你能穿越过去见证一下。

不过人心是有真相的,吕布杀了董卓的确是大快人心,吕布做了一件有利于朝廷的事,朝廷也表彰了他。但吕布从此背上了一个弑主的骂名,杀了一个大恶人还杀出毛病来了,当然有的人说他们是义父子,这么做不对。那还有个成语叫大义灭亲呢,那灭的可是血亲啊,怎么吕布就不行了呢?这个词为什么和吕布就没有缘分呢?

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而吕布是失败者,别人怎么写你你也反抗不了。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4)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时期,西晋是秉承曹魏为正统的。而作者陈寿是四川人,蜀汉灭亡的时候他都已经30岁了。所以我分析他在感情上肯定对蜀汉是有一定倾向。

从道义上法理上,他需要认同曹魏是正统!但是从情感上,和从小受到的教育上,他应该认同刘备是正统。可吕布和曹操刘备都是敌人还险些让二人覆灭。

而且陈寿在写《三国志》的那个时代,曹操的后代和刘备的后代都还是贵族。写人家先人的事情,把人家的敌人写的异常高大,你认为可能么?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出身于西晋士族之家,吕布是武人并州人士,不被中原读书人待见,范晔心理上应该是不会认同这么一个人的。所以顺着陈寿的思路写也没有毛病。

吕布经常跳槽,最后自己单干了,可是这就是他要背负骂名的理由吗?张飞在骂吕布三姓家奴的时候可曾想到过,他那"大哥"刘备····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刘备可是跟过六个人啊!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最后又去了刘表那。这可都是给人打工啊,换了六个老板,更何况除了陶谦外基本上都是擅自离岗。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5)

要说人品。说是去帮刘璋打汉中可是转身就围攻成都。刘备对比吕布也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你这就没处说理了!刘备在《三国演义》里是男一号正面人物。《三国志》《后汉书》这些史书当中也没给他扣锅,为啥他抛弃原来的领导投奔别人就叫暂时蛰伏,不甘屈于人下呢。

还有那曹操的人品……算了!不说了,怕写不完。·

有道是"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在后汉三国那样一个乱世,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黑历史只不过失败者被血淋淋展现出来为后人唾骂,胜利者那点黑料则被刻意隐藏在字里行间让你不得而知!

历史吕布的故事(被忽悠瘸的历史)(6)

文:非议与失昼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破壁调查局在此感谢您的支持,转发也是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