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座驾长什么样(清宫小朝廷里的溥仪)
末代皇帝溥仪的座驾长什么样(清宫小朝廷里的溥仪)1918年,溥仪开始学习英语。英语老师是有名的英国苏格兰人庄市敦。庄市敦是由李鸿章儿子李经迈介绍的。庄士敦曾任过香港英国总督的私人秘书、威海卫行政长官。他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也读过不少佛家经典,由此感觉到了《圣经》的浅薄,从而不再相信基督教,不去教堂做礼拜了,而甘愿做溥仪的英语老师。庄市敦的北京话说得很流利。溥仪学英语溥仪在宫内仍可保持皇帝的称号,一切按清制。溥仪可以无所顾忌的发号施令,而且在宫外的包括王公贵族、显赫旧臣、藏族活佛及遗老遗少们,依旧可以络绎不绝地进宫,向溥仪叩头礼拜,拱若神明。为什么袁世凯一心要复辟做皇帝,很大可能是他从光绪、溥仪身上看到了当皇帝后成为人间至尊所发出的光芒。有一个翰林为了见到溥仪,将李白的“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的第一句中的“长安”改为“清宫",谄媚之极。溥仪在宫内的日常生活怎样呢?我们从以下方面来了解一下。
引言
末代皇帝溥仪即位时间是在1908年12月,是年3岁,国家大事与他无关,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撑着。他一直到1924被迫出宫前,在紫禁城里生活了16年,无论是当皇帝还是废帝,可以说没有办过一件正儿八经的事情。但是,尽管1911年清廷已被推翻,他却依然能在皇宫里过着呦五喝六,无忧无虑的日子,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给予了清室优厚的待遇。
溥仪照片
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给予大清皇帝辞位的优待条件之一,是“年所用四百万元供皇帝支出,由共和国专款拨用。”这样一笔巨款,溥仪生活照样过得滋润,何况宫里还有取之不尽的古玩文物可以偷买呢。
溥仪在宫内仍可保持皇帝的称号,一切按清制。溥仪可以无所顾忌的发号施令,而且在宫外的包括王公贵族、显赫旧臣、藏族活佛及遗老遗少们,依旧可以络绎不绝地进宫,向溥仪叩头礼拜,拱若神明。
为什么袁世凯一心要复辟做皇帝,很大可能是他从光绪、溥仪身上看到了当皇帝后成为人间至尊所发出的光芒。有一个翰林为了见到溥仪,将李白的“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的第一句中的“长安”改为“清宫",谄媚之极。
溥仪在宫内的日常生活怎样呢?我们从以下方面来了解一下。
溥仪学英语
1918年,溥仪开始学习英语。英语老师是有名的英国苏格兰人庄市敦。庄市敦是由李鸿章儿子李经迈介绍的。庄士敦曾任过香港英国总督的私人秘书、威海卫行政长官。他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也读过不少佛家经典,由此感觉到了《圣经》的浅薄,从而不再相信基督教,不去教堂做礼拜了,而甘愿做溥仪的英语老师。庄市敦的北京话说得很流利。
溥仪和他的英文老师庄士敦
为了使溥仪在学英文时不单调寂寞,1919年春,庄市敦特意在清室近支子弟中挑选了溥仪的堂兄弟溥佳做溥仪的英文伴读,溥仪的弟弟溥杰做了汉文伴读。
溥仪给他们的工资很是慷慨,给庄市敦的月薪是一千银元,给伴读的月赏是一百银元。
溥仪读书派头很大。他读书的地方在毓庆宫里的一间大房子内,有专门为他读书伺候服务的太监,也有承担书写服务的“匠役"。这几个匠役文化水平高,书法也很不错。
溥仪年纪虽小,可爱充能,喜欢写匾额或对联赏人。可是他写不好,于是老师先把拟好的词句写在纸上,接着“匠役”按笔划用针在字上刺成密密麻麻的小孔,再撒上白粉,白粉漏在另一张纸上,然后溥仪照着白粉的字形描写,最后盖上"宣统御笔之宝“印章。受赏的人还以为这就是溥仪亲笔写的,自然感恩不尽。
溥仪照片
溥仪读书时间大约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上午学汉文或满文,下午学英文。教汉文的老师是陈宝琛、朱益藩;教满文的老师是伊克坦;教英文的老师便是庄士敦了。
溥仪从住地养心殿到毓庆宫走路时少坐轿子时多。每逢坐轿子,前后总有十几个太监,有引路的,有护卫的,有挑着茶水点心的。
到了读书处,溥仪长袍马褂,照例站在一张八仙桌前,等庄土敦向他行鞠躬礼后,他才坐下。这时,溥佳、溥杰这两个伴读就得向他跪地请安。
溥仪的“祥贵人”谭玉玲
估计溥仪不喜欢读书,据溥佳回忆,在学习中,他曾“偷偷一抬眼,就看见溥仪那张没有一丝笑容的脸。”只有在课间庄士敦讲笑话或溥仪和伴读笑闹时,课堂里的空气才流畅起来。
溥仪跟着庄土敦学习了《英文教程》,还学了《伊索寓言》等英语短篇故事及试着翻译《四书》。总的来说,溥仪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虽然他的英文会话能力很差劲,但笔译水平有一点。他还学了一项技能,速写画蛮不错的。
溥仪吃饭时的排场
在紫禁城里过了乾清门后,就是内宫了。内宫的一大特点,便是满目尽是太监色。在辛亥革命后的清宫小朝廷里,仍还有八、九百名的太监,其中为4位大妃服务的有400人,其余都为溥仪服务,光在养心殿近身伺候溥仪的御前太监就有五十人之多。当然,这远不能和前朝比,乾隆年间,太监数量惊人,有2866人。光绪年间也有1989人。
太监的存在,是因为皇帝存在,为何辛亥革命不彻底?大概允许溥仪的小朝廷仍然存在是一个重要因素吧!
溥仪照片
溥仪每天吃两餐正饭,早饭11点,晚饭下午5点。溥仪吃饭前,必说一声“传膳”,身边的御前太监便必应一声"嗻"。堂上一呼,阶下忙活,几十名殿上太监立刻把菜饭传送到东暖阁门外,再由御前太监把莱饭摆放在桌上。
溥仪吃的饮食奢之极致,常人无法想像到的。每次菜肴数量,摆满3、4张八仙桌,每桌菜的品种有20多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都是御膳房做的。另外还有太妃们送来的的20几种精致家常菜。米饭有三、四种,粥有五、六种。
面对一大片下饭菜,溥仪能吃多少?他只吃摆在他面前的几样菜,剩下百分之九十几的菜,估计都让太监们和侍卫们口福了。
溥仪饮用的水,是北京玉泉山取来的玉泉水。自康熙开始,清皇帝就一直饮用玉泉水。运水车每天一次从玉泉山经过西直门运到宫内,一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才结束它的使命。
溥仪的玩乐
按清祖制,溥仪必须学会骑马,因为清朝历代皇帝都是马上天子。摄政王载沣将满、蒙王公的一致 意见奏明给他的儿子溥仪,溥仪不同意也得同意。
1920年,王公们立即组织了筹备班子,蒙古亲王,“上驷院”长官那彦图为班子总头目,奉恩公载泽为教练,此外还选拔8人为"压马大臣"。载泽这人骑术稀松,可骑马姿势出类拔萃,王室中第一。溥仪学骑马并不为了打仗什么的,有姿势就行,所以载泽非常适合教溥仪。
上驷院里的150匹马,都属老弱病残,选不出一匹好马,只好从宫外马店里买来一匹黑毛小马,权作溥仪御马了。
谁知这匹小黑马十分懒惰,非得鞭子抽它才肯走。又谁知面对这么老实的马,溥仪也十分害怕骑上去,尽管旁边有压马大臣保护着,他还是在马上战战兢兢。没有多久,溥仪便不肯学骑马了,兴师动众的练马活动不了了之。也许溥仪心里认为,宫外的天下已不是他了,练习骑马又苦又累又没有用场可派,白痴才练呢。
1923年夏天,建福宫被一场大火烧成废墟后,庄市敦对溥仪说,将废墟修整一下,弄一个网球场玩玩,还可以锻炼身体。溥仪一听立即叫好。球场一修好,溥仪就玩上网球了,乐此不疲。这样还不过瘾,又买来好几辆自行车,并以每月100元的工资,请了飞车小李三教他骑车玩乐。
溥仪和他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
溥仪受庄士敦的西方思想影响很深,特别当庄士敦向他介绍英国绅士的日常生活情况时,每回总听得津津有味。
溥仪订了数十种外国杂志、画报,买了一架钢琴,请了一个叫关良的人教他弹钢琴。外国画报上的英国绅士出外步行都牵着狗,溥仪依样画葫芦,也买了一百多只狗,每天喂猪肝、大米饭,每天叫太监在宫里象放羊一样溜狗。
溥仪花了几千元钱从柏林买来了一条警犬,叫佛格。溥仪常以佛格扑向人为乐事。佛格的狗前腿搭在被扑人的肩膀上,将人吓得半死,溥仪就大笑不止。溥仪十分喜爱此狗,当他去长春当伪满皇帝的时候,把它也带了去。
1923年9月,溥仪买了一辆汽车,在北京城大大出了未代皇帝最后一次的风头。他带着妻妾、内务府大臣等去颐和园、香山游玩,沿途由北洋政府派出的军警随行护卫。20辆汽车浩浩荡荡经过地安门,市民们都争先恐后地看到了“皇上”的风采。
溥仪座驾。展览于2010.6.26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不知道那时那刻的溥仪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想,此种情形肯定大大触动了溥仪的神经,为他以后投靠日本甘愿当傀儡皇帝增加了内在动力!
溥仪在清宫内的好日子终究有头,1924年10月24日,冯玉祥班师回京,全市戒严。同年11月5日,晴天一声霹雳,冯玉祥派出的军队由鹿钟麟、张壁、李石曾率领,包围了紫禁城,将溥仪一家驱逐出宫。从此,结束了溥仪在北京紫禁城内小朝廷的皇帝生涯,也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