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精华版与原版(大秦帝国精华版)
大秦帝国精华版与原版(大秦帝国精华版)为了化解秦国的灭顶之灾,秦孝公君臣一面用计巧妙瓦解六国会盟,缓解了秦国被瓜分的危险,一面遍求天下贤才,大规模引进山东士子以图强秦。公元前362年,秦魏在河西少梁激战,秦献公负伤身亡,秦孝公即位。此时的秦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进入战国以来,曾经盛极一时的秦国,河西、崤山地带等地逐步被魏、赵、燕等强国攻夺,秦国领地大幅龟缩,被六国锁进关内,至秦孝公即位时,更面临被六国会盟瓜分亡国的危险。这时的秦国,可谓最弱最乱。秦国之所以能够以西部边陲的附庸小邦,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逐鹿天下,并最终问鼎中原统一中国,关键的转折点是发生在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可以说,商鞅变法奠定了大秦帝国的基础,绝对值得任何史书浓墨重笔地书写一番。孙皓晖教授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就选择商鞅变法作为起点,讲述了战国时期秦王室耗时一百多年缔造大秦帝国的故事。好比一部创业家族的百年逆袭史,让人看得荡气回肠。
《大秦帝国(精华版)》:孙皓晖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2022-5
文丨云海
作为中国帝制时期第一个王朝的开创者,秦始皇嬴政翦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将以郡县制为核心的秦制扩大到天下,并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字等,影响后世达两千余年。
就结束战国纷争,建立大一统国家而言,秦始皇居功甚伟。但作为秦王室第三十四位继承者,嬴政的丰功伟绩,实际上是几代秦王数百年接力的结果。
秦国之所以能够以西部边陲的附庸小邦,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逐鹿天下,并最终问鼎中原统一中国,关键的转折点是发生在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
可以说,商鞅变法奠定了大秦帝国的基础,绝对值得任何史书浓墨重笔地书写一番。
孙皓晖教授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就选择商鞅变法作为起点,讲述了战国时期秦王室耗时一百多年缔造大秦帝国的故事。好比一部创业家族的百年逆袭史,让人看得荡气回肠。
公元前362年,秦魏在河西少梁激战,秦献公负伤身亡,秦孝公即位。此时的秦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进入战国以来,曾经盛极一时的秦国,河西、崤山地带等地逐步被魏、赵、燕等强国攻夺,秦国领地大幅龟缩,被六国锁进关内,至秦孝公即位时,更面临被六国会盟瓜分亡国的危险。这时的秦国,可谓最弱最乱。
为了化解秦国的灭顶之灾,秦孝公君臣一面用计巧妙瓦解六国会盟,缓解了秦国被瓜分的危险,一面遍求天下贤才,大规模引进山东士子以图强秦。
这个时候,卫鞅在天下第一强国魏国混得并不如意,怀才不遇明主,权臣庞涓又妒才忌能。所以,当他闻知秦国颁布求贤令,被秦孝公的诚意所打动,于是决意入秦。
卫鞅入秦,是魏国的一大损失,对秦则是关乎国运的重大事件。
不过,自敌国远道而来的卫鞅,并没有马上得到秦王重用。一个帮魏国丞相管理书房的小吏,年纪轻轻,没有行政经验,还是外国人,初来乍到,光靠嘴皮子一套说辞,马上就得到高官厚爵,纵使是明君在世、知人善任,也不敢这么轻率。更何况此时的秦国强敌环伺,根本没有随意折腾的资本。
优秀历史小说的迷人之处,就是在看似不可思议的事件之间,填充起较为合情合理的细节,让故事脉络相通,又血肉饱满。孙皓晖在《大秦帝国》中,无疑做了大量这方面出彩的工作。
以卫鞅入秦为例。前有百里奚后代隐逸高人的极力举荐和联络作为铺垫,后有秦孝公奇策试真才,等到卫鞅苦访秦地三月后,又经过三次游说和试探,才推心置腹与秦孝公纵论天下大势,并将变法图强的《治秦九论》和盘托出,这才获得秦孝公欣赏和重用,拜为左庶长,主持国政,推行变法。
对于一介布衣来说,这无异于一步登天了,其过程必然不可能一帆风顺。
书中用了六章的篇幅,讲述了卫鞅拜相的详细经过,写出了其中的曲折起伏,其中各种人物对话详尽丰富,读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各种情节虽然难免有文学笔法的痕迹,却也合乎情理,读来引人入胜。
至于此后卫鞅如何推行变法,甘龙等元老重臣如何反扑,卫鞅如何得罪太子赢驷,商鞅(已封商君)在秦孝公之后如何落难,继位后的赢驷如何挫败世族作乱等等,书中都有详细而精彩的讲述。
所幸的是,秦孝公和商鞅死后,赢驷铁腕平定甘龙等老世族的作乱,继续维护秦国新法。而到了这时,几大战国大多已经推行了变法(其中秦国最为彻底),通过法家变法称雄的时代已经翻篇,战国迎来了策士谋国的新篇章,苏秦、张仪等一大批纵横家登上了历史舞台。赢驷重用纵横家大才张仪,称王(史称秦惠文王)拜相,重挫苏秦的连横之计,秦国渐成东出之势。至此,几代秦国君主已为日后嬴政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惠文王之后,秦武王赶走张仪,打下韩国宜阳,打服巴蜀,问鼎洛阳王城,却仅仅在位三年而猝死。秦昭王任用范雎和白起,远交近攻,长平之战大败强赵,坑杀赵军主力四十余万,天下震惊。秦国因此成为了天下战国忌惮的头号敌人。此后,经历了孝文王和庄襄王短暂的过渡,嬴政登上了秦王之位,开启了灭六国的终极之战。
《大秦帝国(精华版)》将11卷500万字的史诗级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浓缩为5卷本120万字,篇幅缩短了八成,情节不免跳跃,但保留了核心故事,主线清晰,更是让几代秦国君臣上下同心、锐意进取的形象跃然纸上。
对秦国崛起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精华版也是不错的选择。
#读书##历史##全民荐书人##阅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