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有没有郭解刺杀汉武帝的事(汉朝豪侠郭解之死)

历史上有没有郭解刺杀汉武帝的事(汉朝豪侠郭解之死)相比起那些被迁移的豪强富翁,郭解更加该死。汉武帝不喜欢百姓太有钱,当然更不喜欢有影响力。我们看看郭解到底有些什么样的魅力,《史记》记载了郭解动身的景象,短短一句“诸公送者出千馀万。”。还说没有钱,光是来送行的人就人山人海,赠送的路费都多达千万。这样的影响力,皇帝能不心疑?来到关中之地以后,郭解更是处在风口浪尖。《史记》记载:“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解。”;不管认不认识,都赶着和他相交。这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个豪门了,其影响力足以让皇帝震惊。不过这也是郭解的传奇之处,想必他有过这样的风光,死而无憾吧。然而他做自己的黑老大,这和汉武帝本没有关系。但他毁就毁在自己的名望上,“少年慕其行”,间接性的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这也就是为什么汉武帝非要把他迁移到茂陵的原因,对于此事有一个画外音。在列出郭解名字的时候,其实卫青曾出言劝阻。《史记》记载:“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

汉武帝在解决诸侯的同时,还办了几件大事。一个是设置了朔方郡,一个是移民三百万于茂陵。而正是在迁民前往茂陵时,牵扯出了一个人物,这人名为郭解。单从名字上很难看出他有什么不同,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的一生堪称传奇。其实当初摆在汉武帝面前的问题远不止是同姓王那么简单,还有一类人,也是汉武帝的心腹大患。这一类人即“豪杰”,也就是豪强。他们在汉武帝的眼里是属于民众不安分子的存在,故而让他们前往茂陵。

历史上有没有郭解刺杀汉武帝的事(汉朝豪侠郭解之死)(1)

茂陵——汉武帝陵墓

茂陵即现在汉武帝的陵墓,豪杰们在地方上无一不是为害一方,鱼肉百姓。如今连根拔起,一起来到茂陵,在皇帝的眼下也就无法犯事了。这即是历史上的《迁茂陵令》,而在迁移名单中郭解是个另类的存在。因为迁移是有要求的,必须家产大于三百万,也就是一方巨富才会被要求迁移。但郭解是个穷光蛋,可他为什么出现在了迁移行列呢?其实这是汉武帝的有意为之。因为郭解虽然没钱,但是很多人却愿意为他奔走,甚至争先恐后。这不亚于土皇帝,在汉朝只能有一个皇帝,如今有了汉武帝,郭解这土皇帝自然也不会有好的下场。

历史上有没有郭解刺杀汉武帝的事(汉朝豪侠郭解之死)(2)

郭解画像

在《史记》中记载:“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原来郭解不仅是自己传奇,其外婆更是传奇人物。许负是汉朝时期有名的相师,曾经城楼一眼就看出刘邦将来必成天子;又一眼看出汉文帝母亲将来会是天子之母;后来还断言周亚夫会活活饿死。所出直言,从未有失。然而不知是外婆之神奇还是郭解运气本来就好,年轻时候的郭解坏事做尽。《史记》有言:“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年轻时的郭解犹如黑老大一般,看谁不舒服就杀死谁。而且干过盗墓、私自铸钱的勾当。但每次要出问题之时,总是会碰上好运,不是大赦天下就是机缘巧合。不过后来的郭解似乎明白混混不等于老大,江湖气越发浓重。这也是他后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追随的原因,《史记》记载:“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於心,卒发於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可见虽然越来越有侠义风范,但因小事而杀人却并没有改过。

历史上有没有郭解刺杀汉武帝的事(汉朝豪侠郭解之死)(3)

卫青曾为郭解开罪

然而他做自己的黑老大,这和汉武帝本没有关系。但他毁就毁在自己的名望上,“少年慕其行”,间接性的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这也就是为什么汉武帝非要把他迁移到茂陵的原因,对于此事有一个画外音。在列出郭解名字的时候,其实卫青曾出言劝阻。《史记》记载:“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可见他的名字不仅是在民间广为流传,乃至卫青大将军都为其出言。这也难怪汉武帝愤愤不平,非要除掉郭解不可。

相比起那些被迁移的豪强富翁,郭解更加该死。汉武帝不喜欢百姓太有钱,当然更不喜欢有影响力。我们看看郭解到底有些什么样的魅力,《史记》记载了郭解动身的景象,短短一句“诸公送者出千馀万。”。还说没有钱,光是来送行的人就人山人海,赠送的路费都多达千万。这样的影响力,皇帝能不心疑?来到关中之地以后,郭解更是处在风口浪尖。《史记》记载:“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解。”;不管认不认识,都赶着和他相交。这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个豪门了,其影响力足以让皇帝震惊。不过这也是郭解的传奇之处,想必他有过这样的风光,死而无憾吧。

历史上有没有郭解刺杀汉武帝的事(汉朝豪侠郭解之死)(4)

汉武帝

真正惹来麻烦的,正是郭解的粉丝们。《史记》记载:“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这里的杨季主的儿子就是上报要求郭解迁移的县吏,结果被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了头。《史记》记载:“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这是有多嚣张。为了防止有人告状,郭解的粉丝甚至在宫门口截下告状之人并且杀害。

果然正是这件事让汉武帝彻底动了怒,其后郭解四处窜逃。但更为过分的是《史记》上所记载的另外一件事:“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说的是一个儒生,不过说了一句郭解的坏话。就被人给割了舌头残忍杀害,时候官府查办,郭解说自己不知道谁干的,差点就要免了郭解死罪。

历史上有没有郭解刺杀汉武帝的事(汉朝豪侠郭解之死)(5)

郭解影视形象

好在,有人阻止了他的好运气。《史记》记载:“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於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的确公孙弘所说句句在理,郭解不过一介平民。却因为小事随意杀人,其追随者更是恶意效仿,这比杀人的罪过大多了。郭解一生传奇不已,但要真正评价他,我认为是死的应该。史书上说其好为侠,但一个随意杀人践踏生命的人,何来侠之?况且他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靠着自己的影响力引人向善,反而让追随者效仿杀人,这样的侠,不要也罢。故而说郭解之侠,不过流氓而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