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唇亡齿寒成语的典故50字(唇亡齿寒成语典故)

唇亡齿寒成语的典故50字(唇亡齿寒成语典故)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 但要打虢国 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春秋时 晋国的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 【译义】 嘴唇没了 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 利害相同 一方受到打击 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 【故事】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成语的典故50字(唇亡齿寒成语典故)(1)

唇亡齿寒

【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 虞之表也;虢亡 虞必从之。晋不可启 寇不可玩 一之谓甚 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 唇亡齿寒’者 其虞、虢之谓也。”

【译义】

嘴唇没了 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 利害相同 一方受到打击 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

【故事】

春秋时 晋国的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

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 但要打虢国 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于是晋献公用美玉和名马作为礼物 送给虞国国君虞公 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

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 但虞公贪图美玉和名马 还是答应给晋献公借道。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 嘴唇没有了 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 虞国一定会跟着被灭亡。这‘唇亡齿寒’的道理 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虞公不听谏劝。

宫之奇见无法说服虞公 只得带着全家老小 逃到了曹国。

这样 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 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归来 借口整顿兵马 驻扎在虞国 然后突然发动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利益 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密切的联系 成了晋国的俘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