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现现尚存唐“龟泉井”、五代“六眸池”残碑、宋元佑年间的蓄水石槽、明石柱联和清大铁鼎等。寺中还存有一副陈经邦题赠月中禅师的楹联:“天上楼台山上寺,云中钟鼓月中僧”。存寺院整体布局沿袭历史不变,其中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方丈室、放生池均建在历代旧址上。其寺门前七宝塔仿宋明风格,博采众长,雕工精巧,颇具特色。历代文物遗存众多,其石柱、石础皆为宋原物,斗拱结构系明代风格。据记载,龟洋山上岚雾浓重,气候阴凉,非常适合发展茶叶生产。相传当年无了祖师开山之时便不断培植茶种,其手辟的18处茶园盛产名茶,为留传至今的龟山茶。当东方升起第一抹朝霞,当年无了祖师带领僧众“一锄一声佛”的信念,历代相传。龟山寺总面积1.16万多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大小殿堂30多厅,僧房寮舍150多间,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结构谨严。走过天王殿,正中是130多平方米的放生池。

如果说湄洲妈祖祖庙是东方麦加的朝圣之城,那么海拔有700多米高的龟山寺就是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了!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1)

龟山寺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197年的历史。据史志记载,唐长庆二年(822年),有名僧无了禅师来此开山,创建龟洋庵,在高徒慧忠禅师的协助下,将其发展为亦农亦禅的着名禅院,虽处深山而香火千年不衰。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2)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3)

龟山是绵延几十里的城区中部主山,海拔756米,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三紫凌云”就在此地,群峰环抱中有一片小盆地,即龟洋胜地,千年古刹龟山寺在焉。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4)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5)

龟山盛产茶叶。“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禅茶是龟山寺的又一特色。翻开八闽诸多方志,凡涉笔莆田茶史部分,均有“龟洋山产茶为莆之最”的说法。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6)

据记载,龟洋山上岚雾浓重,气候阴凉,非常适合发展茶叶生产。相传当年无了祖师开山之时便不断培植茶种,其手辟的18处茶园盛产名茶,为留传至今的龟山茶。当东方升起第一抹朝霞,当年无了祖师带领僧众“一锄一声佛”的信念,历代相传。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7)

龟山寺总面积1.16万多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大小殿堂30多厅,僧房寮舍150多间,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结构谨严。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8)

走过天王殿,正中是130多平方米的放生池。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9)

存寺院整体布局沿袭历史不变,其中大雄宝殿、法堂、禅堂、方丈室、放生池均建在历代旧址上。其寺门前七宝塔仿宋明风格,博采众长,雕工精巧,颇具特色。历代文物遗存众多,其石柱、石础皆为宋原物,斗拱结构系明代风格。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10)

现现尚存唐“龟泉井”、五代“六眸池”残碑、宋元佑年间的蓄水石槽、明石柱联和清大铁鼎等。寺中还存有一副陈经邦题赠月中禅师的楹联:“天上楼台山上寺,云中钟鼓月中僧”。

布达拉宫的历史渊源(莆田市区的布达拉宫)(11)

从市区出发经东圳水库过天龟线,骑行只需两个小时,可以正好赶上寺院的午斋,午斋需提前报备,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绿色出行,健康饮食,十分有意义的一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