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科学家(谁说古代没有科学)
古代没有科学家(谁说古代没有科学)只可惜在血缘主导的亲疏关系中,这些科研成果并没有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思维碰撞,从而形成普适性定律乃至科学的学科分类,而仅是作为自家的“武功秘术”左一层右一层包裹严实,并且严格按照“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长”这一类严苛的规定一脉单传,结局可想而知:祖上无意中发现的物理规律越传越窄、越传越失,消失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中华民族自古勤奋智勇,中华文明自古源远流长,因此在几千年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与普遍存在于自然内部的物理定律相碰撞,也总结提炼出了很多有研究意义的科研成果。从西方科学发展史的梳理可以看出:科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系统化的长期过程,后人只有在前人的不断添砖加瓦、不断实践检验的过程中,才能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定律;也只有普适性的定律全方位、无死角的不断加入,才能构建出成体系化的科学学科大厦。所以说,与其说牛顿提出了运动定律,倒不如说他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提炼
熟知科学的人都知道:科学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细化的传承过程。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例,虽说牛顿是公认的力学之父,其于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启了近现代科学的大门,但三大运动定律的提出,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横空出世,并不是牛顿一人拍着脑袋、灵感一现突然悟出来了的,而是离不开前人做的诸多工作。
比如作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首篇章的牛顿第一定律,就不是牛顿一个人躲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洞中,冥思苦想,突然灵感一现“龙场悟道”而来,而是借助于1600年至1640年前后伽利略的工作得来的。
伽利略之所以得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这一猜想,也并不是与人进行旷日持久的争辩中突然“有感而发”,而是与开普勒、笛卡尔、培根等人一起开启了动手思考(hand-on thinking)思维模式,在实践中检验得出的定律。
那么伽利略就是力学研究最早的开拓者吗?也不尽然,他之所以采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真伪,也是受启发于古希腊时期的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之所以辨别出了黄金皇冠的真伪,发现了浮力定律,也是因为将皇冠放入水中,根据所排开水体积的差异辨别而出,只不过阿基米德采用实践检验真理并未上升到伽利略那一代人的高度,也没有给出实践的流程和方法。
从西方科学发展史的梳理可以看出:科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系统化的长期过程,后人只有在前人的不断添砖加瓦、不断实践检验的过程中,才能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定律;也只有普适性的定律全方位、无死角的不断加入,才能构建出成体系化的科学学科大厦。所以说,与其说牛顿提出了运动定律,倒不如说他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提炼。
通过对西方科学发展史的梳理,相信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前人工作和知识的不断总结提炼,是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基础,而这与中华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因为自古而来存在“华夷之辨”的思想氛围,故而在以“血缘辨亲疏”的宗法约束下,西方这种开放式的成果共享在中华大地是难得一见的。
中华民族自古勤奋智勇,中华文明自古源远流长,因此在几千年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与普遍存在于自然内部的物理定律相碰撞,也总结提炼出了很多有研究意义的科研成果。
只可惜在血缘主导的亲疏关系中,这些科研成果并没有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思维碰撞,从而形成普适性定律乃至科学的学科分类,而仅是作为自家的“武功秘术”左一层右一层包裹严实,并且严格按照“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长”这一类严苛的规定一脉单传,结局可想而知:祖上无意中发现的物理规律越传越窄、越传越失,消失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今天小编就列举古人的两项研究成果,并且发自肺腑地叹息一把:假如这两项研究不中断,当今科学分类,我们说了算,并且傲然一把:谁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1,墨家的光学理论
虽说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是一个不断集权、不断禁锢国人思想的历史阶段,但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是迎来了一个思想自由、各抒己见的“民主”时代。
在这一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各个阶层、各类人群不用计较是否是饱读诗书的鸿儒,还是只会干活的白丁,更不用背负位尊位卑的心理负担,只要有想法,有思想,就能自成一派发表学术专著,于是让后世熟知的道家、儒家、法家、名家、农家、墨家等思想纷至沓来。
这里特别强调下墨家,因为它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在那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虽然看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主流的道家、儒家、法家都将焦点关注于传统的治国和人心方面,这显然与专注于客观规律研究的科学背道而驰。
墨家虽然也不落窠臼,在《墨子》中提出了“兼爱、非攻”等和平主义思想,但这仅是其墨家理论的第一部分,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第二部分——《墨经》,其中提出了富有科学意义的光学理论,比如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原理。
如小孔成像,《墨经》中是这样描述的: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说的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导致在针孔的地方 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
荷兰学者弗洛里斯·科恩在《世界的重新创造》一书中给出了《墨经》对科学的贡献:它强调了中国传统一般不大关注的主题:运动和力,光与影。例如,它区分了两种凹镜,一种成缩小的正像,另一种则成放大的反像。
科恩对墨家的光学工作给出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墨家包含的研究和学说最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或者说已经接近于发展出这种科学的先决条件。所以试着设想一番:假如墨家的光学发现不中断,而是得到王利略的进一步拓展,再得到李顿的总结提炼,当今科学的光学分类,是不是我们说了算?
2,华佗的外科手术
医学不是人类想不想关注、想不想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重视的生死存亡的大方向。毕竟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态,况且古人经常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大动脉出血、伤口感染是常有的事,医务人员必须紧紧跟上。
另外,日常中的达官贵人不太爱运动,又喜欢住阴冷潮湿的木屋,导致身体上各种毛病频发。因此,一到犯病的时候,普通老百姓也只能忍耐,但达官贵人玉体不能受损,第一反应是呼唤御医。
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这类表象观察,给出的方子也不过是针灸、内服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医治,这就对医生个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毕竟病根在身体里面,单从外观表现的勘测就能一击必中,实属难事。
历史上的中医标杆——神医扁鹊,就是凭借明锐的观测察觉到了蔡桓公的病理,并且依据蔡桓公的病情发展,依次给出了汤熨、针石、火齐三种治疗手段。不过即便如他一般神奇,对于“病在骨髓”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中医的三板斧都用上了,对于深入骨髓所需的手术,他“无可奈何也”。
但是华佗不同,他对传统中医止步于表象的“望闻问切”进行了发展,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做手术这一学科。这是十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壮举,试问脑子里长了个瘤,肺部有个结节,光靠中医的针灸和内服汤药能解决问题吗?非也非也,但是如果有了手术,那就可以直接将其切除,从根本上解决。
很可惜的是,华佗遇到了生性多疑的曹操。当发现曹操脑子里有龙胆,准备一如既往做手术取龙胆时,曹操却误以为华佗是某个政敌派来的卧底,想借医治的名义取他性命……面对这种猜测,华佗一介率直的科研工作者能说啥?随着华佗的去世,他毕生心血凝结而成的《青囊书》,也就只能化为尘埃了。
假如华佗没有被冤杀,假如后代再出个李佗、王佗继续发扬光大,如同伽利略、开普勒一样制定了外科手术的流程和方法,试问今日的西医,是不是就是我们说了算了。不仅如此,中华民族将集中医和西医于一身,整个医学体系就是我们泱泱大中华说了算了。
所以说:谁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墨家、华佗在光学、医学方面的启蒙工作,如果不中断得到很好延续传承,当今的光学和医学学科分类,还不是我们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