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荀彧有几个形态(三国杀荀彧技能)
三国杀荀彧有几个形态(三国杀荀彧技能)安排了刘备,紧接着修书一封发往淮南,给袁术的信中,写着刘备受封徐州牧后密表上书,要拿下南郡,果然引得袁术大怒。计谋已定,实施的第一步,便是要先引起刘备与袁术之间的争斗。上文曾提过,刘备新得徐州自称州牧,却是个野狐禅,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曹操假天子之诏,承认刘备徐州牧身份的合法性,同时又令其以汉臣之名讨伐逆贼袁术。当时的情况是曹操已经完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后一步,将汉献帝刘协接回许都,自封大将军,荀彧为侍中尚书令,满宠为洛阳令,宗族亲戚,皆封将校都尉,朝中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而此时刘备占据徐州,自封徐州牧,吕布兵败来投,屯兵小沛,二者互为犄角,虽不能攻城略地,但自保足矣。袁术远在淮南,也是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对曹操来说也是个不小的祸患。荀彧对三人的行事作风心理活动把控的非常到位,吕布鲁莽贪婪、寄人篱下,刘备一心向汉、顾忌颇多,袁术自负无谋,野心极大。一头目光短浅的猛虎,一匹身不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迤谩而不疑。”这悲壮苍凉的话语,让一大批三国杀玩家成为武将荀彧的小迷弟。历史上,他是智比张良的王佐之才,演义中,他是计安天下的曹家肱骨,有名的驱虎吞狼之计便是出自荀彧之手。
所谓驱虎吞狼,意指令此攻彼,两方自相残杀,以让设计者坐收渔翁之利,操作者需要有高超的手段,看清形势,洞察两方心理,方可令此计发挥理想效果。
而三国杀中荀彧的技能“驱虎”的设计,将驱虎吞狼之计的精髓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他人拼点,胜利便可让其对攻击范围内的一名角色造成伤害,一旦失败,驱虎不成反被扑,受到伤害的就是自己了。
演义中荀彧以吕布作虎,视刘备为狼,借袁术之手,上演了一番驱虎吞狼的大戏,削弱了三方实力的同时,还令吕布与刘备的关系恶化,刘备与袁术结下仇怨,为曹操势力的扩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当时的情况是曹操已经完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后一步,将汉献帝刘协接回许都,自封大将军,荀彧为侍中尚书令,满宠为洛阳令,宗族亲戚,皆封将校都尉,朝中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而此时刘备占据徐州,自封徐州牧,吕布兵败来投,屯兵小沛,二者互为犄角,虽不能攻城略地,但自保足矣。袁术远在淮南,也是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对曹操来说也是个不小的祸患。
荀彧对三人的行事作风心理活动把控的非常到位,吕布鲁莽贪婪、寄人篱下,刘备一心向汉、顾忌颇多,袁术自负无谋,野心极大。一头目光短浅的猛虎,一匹身不由己的独狼,借袁术之手稍加催化,二者必然展开死斗。
计谋已定,实施的第一步,便是要先引起刘备与袁术之间的争斗。上文曾提过,刘备新得徐州自称州牧,却是个野狐禅,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曹操假天子之诏,承认刘备徐州牧身份的合法性,同时又令其以汉臣之名讨伐逆贼袁术。
安排了刘备,紧接着修书一封发往淮南,给袁术的信中,写着刘备受封徐州牧后密表上书,要拿下南郡,果然引得袁术大怒。
搞定了这二人,便可静待事态的发展。刘备留张飞守徐州,领大军与袁术交战于南阳,徐州的空虚令本就觊觎多时的吕布心痒难耐,恰逢袁术又暗中火上浇油,许以重利贿赂吕布反水。
按耐不住的吕布终于倒戈,击败张飞拿下了徐州,刘备自然是打不过袁术的,撤军回营,徐州却已经易主,只得驻扎在小沛,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荀彧靠着一纸皇命与一封密信,便引得刘备吕布的联盟破裂,即使吕布曾在辕门射戟中救了刘备,保住了联盟的名义,但心里的裂缝却不可能再修补了。而本该置身事外的袁术,也因为没有兑现当时许诺给吕布的金银财宝,以及导致刘备失去了诺大的徐州,与二人结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你对哪位武将的技能设计背景比较感兴趣呢,欢迎留言评论区,更多精彩三国杀资讯敬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