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描写白狼的诗句(浅谈某些人对典故的浅薄认知)

描写白狼的诗句(浅谈某些人对典故的浅薄认知)"底事"是古诗中常见的一个词 不是典故 意思是"何事".比如“干汝底事” 就是"关你什么事儿".烂樵(qiáo 柴 砍柴的)柯:典故"烂柯(kē 斧子的木柄)"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 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 如枣核 质含之不觉饥.俄顷 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 斧柯尽烂.既归 无复时人."后因以“烂柯”指时间倏忽与漫长的相对性 以喻人世沧桑世态变迁物是人非 也可以指下棋对弈.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世名于我终底事 几度沉吟几度呵.这首七律其实用了好几个典故 且听封狼一一道来.飞将(jiàng):"飞将(jiāng)军" 的省称.唐·王昌龄《出塞》诗:"但使龙城

七律.遣怀#原创诗词#

一似春华逐逝波 就中流转复如何.

疏狂渐与诗情少 琐细攸同白发多.

忆昔心高比飞将 而今事晚烂樵柯.

世名于我终底事 几度沉吟几度呵.

这首七律其实用了好几个典故 且听封狼一一道来.

飞将(jiàng):"飞将(jiāng)军" 的省称.唐·王昌龄《出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jiāo)胡马度阴山."泛称敏捷善战的将领.唐·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诗:"吾友从军在河上 腰佩吴钩佐飞将."

烂樵(qiáo 柴 砍柴的)柯:典故"烂柯(kē 斧子的木柄)"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 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 如枣核 质含之不觉饥.俄顷 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 斧柯尽烂.既归 无复时人."后因以“烂柯”指时间倏忽与漫长的相对性 以喻人世沧桑世态变迁物是人非 也可以指下棋对弈.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底事"是古诗中常见的一个词 不是典故 意思是"何事".比如“干汝底事” 就是"关你什么事儿".

末句尾字"呵"用的是"屈原呵壁"的典故.汉·王逸 《〈天问〉序》:"屈原放逐 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 图画天地山川神灵 琦伟僪佹 及古贤圣怪物行事 因书其壁 呵(责问 呵斥)而问之 以泄愤懣."后因以“呵壁”为失意者发泄胸中愤懑之典.如宋·洪咨夔《社前一日点检山房用呵字韵》诗:"酒肴问字如相过 引道松间不用呵."如末代皇帝溥仪七律有句"呵壁孤吟暗自伤 天心人意两微茫."宋·黄庭坚《定风波》有句"自断此生休问天 白头波上泛孤船."

"问天"和"呵壁"是同一个典故 一个典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叫法 在具体情况下也有不同的用法."

大家不要觉得写律诗用典就是故意装bi故作高深 封狼曾经说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写律诗肯定是先"直白浅俗" 这个阶段只是比顺口溜和打油诗强了一点点 写得烂的还不如打油诗和顺口溜.继而"典雅蕴藉(注重文辞典雅以及典故的熟练运用)"并且在此阶段经过一定时间的历练 最后才能达到"雅俗共赏返璞归真"的阶段.没有人可以跳过使用文言和典故的阶段而直接达到"雅俗共赏返璞归真"的层次.如果有的话 那个人的名字可能叫李白(实际李白也是经过刻苦攻读积累了深厚的底蕴才能厚积薄发随心所欲的).

如果你是个格律诗原创爱好者 又没有可以跨阶段的绝顶天赋 那就老老实实多读点古人的古文和诗词名篇 积累点词汇和典故的运用方法 不要总在别人的评论区肤浅地说:"看不懂 垃圾!"这只能证明你的底蕴太浅 连一个诗词爱好者应该熟悉的常用词汇和典故都不知道 这样浅薄的文学底蕴只能去写那种"会分行就可以"的所谓"现代诗"了 就不要在格律诗圈贻笑大方了.你可以不懂 但请不要装bi乱喷一气还说别人装bi.

呵呵!

描写白狼的诗句(浅谈某些人对典故的浅薄认知)(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