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当年学什么(历史已经证明出身不能决定你的将来)
魏征当年学什么(历史已经证明出身不能决定你的将来)魏征为人刚直,谏言,教导君主自然是铁面无私了,但是再怎么样他面对的是君主,适当的是要留有余地,这就要靠魏征的智慧了,不但要教导,还要有招,有能力。就这样历史上有名的谏臣诞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诞生了,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个刚直的“名门之后”是怎么辅佐君王,堪称帝师,劝谏君王,犯颜不退的良臣是怎么运作的吧。魏征首先是投奔了反隋的武阳郡丞元宝藏,后又跟从瓦岗寨的首领李密,再后来又跟着李密效力于李渊,可惜仕途坎坷,后又被俘,为另一个义军首领窦建德效力,这个首领兵败后他则在李建成身边辅佐,最后辅佐李世民,从此稳定下来一展抱负。魏征也是承担一定压力的,肯定是要有嘲笑讥讽他的人,毕竟唐太宗的贤臣能将很多,而他们大多都是名门望族,终服侍一主,更何况魏征曾经献计要李建成早些下手除了李世民,这一切虽然会给魏征一定影响,但是不足以改变他的志向和原则,面对李世民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次他算是玩完了,可是没有想
其实魏征就是在赌,在此之前他不了解李世民,那么他只能赌一把,要么哀求跟随,要么直言抗辩,最后他选择了后者,历史证明他押对宝了。他这是欲擒故纵之计,既然已经没有退路,那就大胆说出实情,也许还能给自己搏个前程,否则就什么都没了。果真是见事拆招,自己的命就只能靠着这点智慧保住了,不但是勇气,更是智慧。
几次易主、巧言化解——奋身抗辩、终辅太宗人们常说英雄不论出处,前面说的伊尹是奴隶出身,却成为了商朝的贤相,君主的老师;乞丐皇帝朱元璋,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出身,可是他一样一统天下,建立明朝;所以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历史已经证明出身不能决定你的将来,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出身对你的现在是有一定影响的,关键是你怎么去面对,怎么从自身修炼来达到改变命运的目的,魏征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魏征出生在580年,父亲是北齐的留守令,再怎么说也是能跟名门望族沾上边的,可是谁让他命运坎坷呢?经历了北周灭北齐,后北周又被隋朝所灭的朝代更替,不知道是历史不小心犯了个错误还是在考验我们这位未来的刚直帝师,硬是把一个算得上北齐望族之后的魏征变成了活生生的寒门,所以朝代的变更对他的影响相当深远,他才会有“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深切感悟。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朝代变更,让他不断地磨炼着自己。
张翼德曾大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因为他曾经二次易主,关键是易主也就算了,但是他却最终杀了此二人原来他为了追求权势和名利先后认了两个义父,第一次拜丁原为义父,第二次拜董卓为义父,但最终都弑父,第一次为名利权势杀,第二次为女人杀。而他自己也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结果,最终吕布被曹操所杀。而现在说的魏征却在不自主和主动情况下换了五次主人,同样是易主,不同的是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结局。而魏征最后却是备受赞誉的。
魏征首先是投奔了反隋的武阳郡丞元宝藏,后又跟从瓦岗寨的首领李密,再后来又跟着李密效力于李渊,可惜仕途坎坷,后又被俘,为另一个义军首领窦建德效力,这个首领兵败后他则在李建成身边辅佐,最后辅佐李世民,从此稳定下来一展抱负。魏征也是承担一定压力的,肯定是要有嘲笑讥讽他的人,毕竟唐太宗的贤臣能将很多,而他们大多都是名门望族,终服侍一主,更何况魏征曾经献计要李建成早些下手除了李世民,这一切虽然会给魏征一定影响,但是不足以改变他的志向和原则,面对李世民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次他算是玩完了,可是没有想到在李世民质问他破坏兄弟感情的时候,他依然不卑不亢,慨说道,当初皇太子若听我之言,就不会有玄武门之祸呀!到这里大家更肯定魏征是没命回家了,出乎意料的是面对这样不知悔过的魏征,唐太宗居然还重用了他。这就是魏征的高明,李世民的伟大。
因为魏征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与其哀求还不如直言以对,只有阐述李建成之祸是没有纳他之言的后果,也表明了自己没有遇到明主,如果你是唐太宗你会选择留下这样一个刚直的大臣,校正自己,更会忠心自己,更显示自己的大度和对人才的宽容呢?还是杀了他,显示自己的小气和不能善待人才的无知呢?李世民给历史一个智慧的答卷,如若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其实魏征就是在赌,在此之前他不了解李世民,那么他只能赌一把,要么哀求跟随,要么直言抗辩,最后他选择了后者,历史证明他押对宝了。他这是欲擒故纵之计,既然已经没有退路,那就大胆说出实情,也许还能给自己搏个前程,否则就什么都没了。果真是见事拆招,自己的命就只能靠着这点智慧保住了,不但是勇气,更是智慧。
就这样历史上有名的谏臣诞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诞生了,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这个刚直的“名门之后”是怎么辅佐君王,堪称帝师,劝谏君王,犯颜不退的良臣是怎么运作的吧。
思想政治、仁义学说——富国安邦、理论谏帝魏征为人刚直,谏言,教导君主自然是铁面无私了,但是再怎么样他面对的是君主,适当的是要留有余地,这就要靠魏征的智慧了,不但要教导,还要有招,有能力。
为什么他进谏都直言不讳呢?他只为国家有一个好君主,这样才能安民富国,而智慧的魏征更用近义词辨析告诉李世民,俺(我)就是一个刚直又不懂得避嫌的人,希望君主您要把我当作良臣而不是忠臣,唐太宗不解,有什么区别,征答道:“能够使自己获得认可,使君主成为明君,社稷世代相袭子孙福禄无疆这就是良臣;使自己为君丧命,而使君主成为暴君,自己还留有美名,是为忠臣。这样来说,他们可有着很大的区别。”
用这样的理论辩言君主,真是高招,这就是告诉君主我就是这样一个良臣,只会劝导君主,直言面谏,自己铺好后路,不但解释自己谏言的目的,还给太宗难题,你是要有一个忠臣亡国,还是要一个良臣富国呢?可见魏征之明。
所以良臣魏征一生谏言无数,对于治国思想有着自己的看法,魏征尊崇封建儒家思想,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他认为治理国家,改变风气,不是靠严厉的刑罚和法律,而是要靠仁义,这才是智慧的君主所为,他说:“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并且用驾车做比,如果马匹在尽力狂奔的时候马鞭是起不到作用的,但是驾车的人却不能没有马鞭,就是说如果人们的行为都是合法的,那么刑法去惩罚谁呢?但是他们又是不能少的,因为它是国家的权衡,是要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的,是一个时代的准绳。那么要做到驾车不用鞭子,就要打好底子,就要在执法的时候做到“志存公道,人有所犯在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这一点对君主来说尤其重要。
这就是他的思想,就像老子的无为而治,真的达到了一个境界,就是每个人都自己遵守社会秩序,那么法律惩罚就没有用了,但是要建立这样的秩序首先要用它们去规范,只有正义执法,以德爱民,才能让人民自己去正视规范自己的行为。
所以在进谏时,他总是对唐太宗说,您要率先严格遵守法律,依法治理督促臣下,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这是为了保证不发生冤案的一个重要途径,以防官吏弄虚作假,舞弊乱报的关键。
他就是这样一个刚直守法的谏臣,这样一个可以直面帝王,为国为家直言表述的臣子,更是一个屡出奇招,教导君主的好帝师,也许现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了,不知道是现在的人太懦弱还是刚直言语这种话难以启齿,还是社会需要我们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否则就得离开这个社会圈子。
看来魏征是生对了年代,幸好在那么一个年代,皇帝清明,能够接受他的谏言,不管多么触怒帝王的语言都能接受,因为他知道是为自己好,为国家好,看来这个皇帝是好教的,否则现在就不会有这么让人兴奋和借鉴的历史给后人观摩、品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