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震旦学院学生为什么被网暴(上海震旦学生遭网暴)

震旦学院学生为什么被网暴(上海震旦学生遭网暴)所有这些都在释放着同样的信号,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由此来看,举报宋庚一的大学生遭遇网络暴力,这不只是一个涉及公共表达尺度的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基本人身权益的法律问题。《刑法》规定,不得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去年5月,《民法典》表决通过,明确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今年2月施行的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实施网络暴力损害他人和组织机构名誉;今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有了“基本法”。曝光宋庚一言论的学生遭到网暴与各类网络暴力事件一样,此次事件中存在大量“哄客”——他们不关心历史真相,不关心事件原委,肆无忌惮地宣泄扭曲的情绪。如今,互联网在公共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哄客”的存在以及他们所制造的网络暴力,无疑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隐患。在大力提倡社会监督、政府职能部门倡导网民举报违

近日,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发表错误言论的女教师宋庚一已被开除。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2月17日,一位自称举报宋庚一的大学生(并非视频拍摄者)表示,遭到了大量的网络暴力,其中包含恶劣的言语恐吓。最终,这名学生选择报警寻求保护。

震旦学院学生为什么被网暴(上海震旦学生遭网暴)(1)

在国家公祭日第二天,宋庚一在课堂上称:“当年的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了30万人是没有数据支持的,这个‘30万’只是中国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概述’。”这些错误言论,不仅严重误导了学生,而且还深深伤害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民族感情。
但没想到,曝光宋庚一言论的学生却成为网络暴力肆意伤害的目标。由此足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拥趸者并不满足于散布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更是毫不放过任何可以施加现实伤害的契机。此风万不可涨,此事不容姑息。

近年来,高校教师在课堂或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观点自由”“学术讨论”为名,一些人热衷于散布历史虚无主义余毒,甚至以哗众取宠为能事,妄图带偏年轻学子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大学课堂本应是传授真知、立德树人的神圣所在,岂能如此信口妄言,无视国人伤痛,为侵略者“洗白”?

宋庚一被学校开除实属咎由自取,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宋庚一竟然成为某些人眼中的“英雄”,这些人还不惜将网络暴力的脏水泼在举报宋庚一的学生身上。

震旦学院学生为什么被网暴(上海震旦学生遭网暴)(2)

曝光宋庚一言论的学生遭到网暴

与各类网络暴力事件一样,此次事件中存在大量“哄客”——他们不关心历史真相,不关心事件原委,肆无忌惮地宣泄扭曲的情绪。如今,互联网在公共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哄客”的存在以及他们所制造的网络暴力,无疑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隐患。

在大力提倡社会监督、政府职能部门倡导网民举报违法行为的今天,“哄客”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践踏。

《刑法》规定,不得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去年5月,《民法典》表决通过,明确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今年2月施行的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实施网络暴力损害他人和组织机构名誉;今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有了“基本法”。

所有这些都在释放着同样的信号,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由此来看,举报宋庚一的大学生遭遇网络暴力,这不只是一个涉及公共表达尺度的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基本人身权益的法律问题。

近年来,净化网络空间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加快互联网法治化的进程中,既容不得历史虚无主义的余毒,也容不得唯恐天下不乱的“哄客”。

本文 作者系评论员赵志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