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其实这两本书的内容自相矛盾也很正常,别说古代诸侯国书写的书籍了,就算是我们现在也会对一段历史或者某一位古人产生争议。比如说,杨广可以是明君,也可以是昏君,乾隆可以是康乾盛世的顶梁柱,也可以是个散尽家业的败家子。也就是说,2000年以后,我们的后人进行考古研究的时候,要想搞清楚我们现在的这些争论也不容易。像乾隆和杨广这些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未来人估计也会因此而争论不休。在就是说,三国志里面曾记载过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也在出师表里自己写过,但是同时期的魏国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却说诸葛亮是毛遂自荐,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往往也会做出不同的阐述。就拿网上流传最广的桥段来说,尧舜之间的交接班到底是禅让还是夺取?史记里面说的是禅让,而《竹书纪年》里却说的是夺权。其实描述过这件事情的史书不是仅有这两本,在先秦的《诸子百家》里《墨子》一书中写的是禅让,而韩非子又写的是夺权,那这两本书又是哪个对哪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1)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中国古代史都是假的,而史书上所记载的内容也只是古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翻开史书,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仁义道德,体现的是古人高尚的情操。那么,古人真的如同儒家传送的那样崇高伟大吗?从尧舜禹的禅让制到后来的托孤忠臣,面对君临天下的九五之位,一生追求权力的权臣也没有丝毫动摇。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反观人生时,却到处都是未知的险恶。从小到大,书本上总是教育我们善待他人,而现实却是平均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所以古人有没有可能是在欺骗我们?其实,这一切的猜测都源于一本西晋时期出土的史书——《竹书纪年》。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2)

西晋初期的时候,有一个盗墓贼挖开了战国时期魏襄王墓,这个极为古老的墓穴看上去十分华贵,可是当时的盗墓贼却没有发现任何金银财宝,失望之余,盗墓贼当即扬长而去,当地的村民很快就发现了被打开的墓穴,于是他们立即将这一切汇报给了官府,官方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大批先秦时期的著作,这其中包括易经、国语、穆天子传等,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数量巨大且没有书名的竹简,而这些竹简便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史书《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中详细的记载了夏、商、周的历史故事,网上很多人说它是中国出土最早的史书,也有很多人说它出土之后就被列为了禁书,而这些说法都是源于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些颠覆三观的历史。比如我们熟悉的尧舜禅让《竹书纪年》里就变成了舜囚禁了尧,再比如商朝的伊尹流放太甲再还政于他的千古佳话,在这本书里也变成了伊尹自立,太甲长大之后成功反杀,诸如此类的说法在网上的传唱度非常的高。那么《竹书纪年》这本书所记载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虽说《竹书纪年》中记载的历史非常久远,但这本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聊一聊他的内容以及真实与否。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3)

《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下结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都记载了什么。我们都知道尧舜禹的时代是禅让制,那么在尧帝之前,王位的传承却是父死子继,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家天下。尧帝上位之后,认为自己家族的人不一定能让百姓富足,于是就开创了禅让制,目的是为了把王位传给一位有能力的人。所以尧帝死后,把王位禅让给了舜帝。但是《竹书纪年》中却是这么说的,“西尧德衰,为舜所囚也。顺求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这个大致意思是说,舜将尧囚禁到了平阳,同时还不允许尧的儿子去见他,最后还将尧给流放。也就是说,舜帝的继位并不是禅让,而是夺权。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4)

当然,除此之外,《竹书纪年》中还记载了舜帝与大禹之间的尔虞我诈,以及伊尹与太甲之间的离奇反杀,诸如此类的记载我们今天就不出个讲述,我们今天要聊的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实《竹书纪年》这本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里面的内容也和正常的史书没什么区别,就是通过编年体的方式记录了某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这里面有一部分记载比较颠覆,其他的部分和史记里写的也差不多。至于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竹书纪年》可能是真的,是因为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早于史记。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写的,而《竹书纪年》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所以按照我们正常的逻辑来说,越早的东西就距离过去的时代越近,他也就更加接近当时的真实情况,也就导致大家都觉得他很靠谱。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出自于这个时期的《竹书纪年》是魏国的史书的,司马迁的史记也是有所参考,他所参考的文献是孔子整理出来的《尚书》和《春秋》这两本书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文献,虽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六国的史书全部收缴起来给销毁,但孔子的《尚书》却在西汉时期被发现于孔家老宅的墙壁。那么这两本同时期的史书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5)

其实这两本书的内容自相矛盾也很正常,别说古代诸侯国书写的书籍了,就算是我们现在也会对一段历史或者某一位古人产生争议。比如说,杨广可以是明君,也可以是昏君,乾隆可以是康乾盛世的顶梁柱,也可以是个散尽家业的败家子。也就是说,2000年以后,我们的后人进行考古研究的时候,要想搞清楚我们现在的这些争论也不容易。像乾隆和杨广这些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未来人估计也会因此而争论不休。在就是说,三国志里面曾记载过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也在出师表里自己写过,但是同时期的魏国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却说诸葛亮是毛遂自荐,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往往也会做出不同的阐述。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6)

就拿网上流传最广的桥段来说,尧舜之间的交接班到底是禅让还是夺取?史记里面说的是禅让,而《竹书纪年》里却说的是夺权。其实描述过这件事情的史书不是仅有这两本,在先秦的《诸子百家》里《墨子》一书中写的是禅让,而韩非子又写的是夺权,那这两本书又是哪个对哪个错?事实上,禅让是更符合周朝时期普通人的历史观,但也会有一小部分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也正是因为这部分人的看法,我们如今的网络上才会出现所谓的历史真相和千古禁书。确切的说,任何史书对于历史学家来说都只是资料,研究人员并不会因为他是正史还是野史就去判断他的真伪,因为只要是人写的书,就一定会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和自身认知的不同,再结合自己的一些主观观点导致内容产生上的偏差。如果说史书的记载全部正确的话,那研究历史的专家们直接看书就行了。其实历史学科存在的意义就是综合各类文献,通过一定的逻辑推导,还原出历史的真相。所以,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坚定立场外,我们要允许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上出现矛盾的现象,也要允许不同的人站立在不同的立场。

被历代帝王列为禁书(暗黑历史千古禁书)(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