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传结局谁统一天下做了皇帝(为什么楚乔传和醉玲珑里的皇帝都姓元)
楚乔传结局谁统一天下做了皇帝(为什么楚乔传和醉玲珑里的皇帝都姓元)可惜拓跋濬也短命,仅仅活到26岁就去世了,儿子拓跋弘继位。拓跋濬司马昭拓跋焘拓跋余
最近热播的《楚乔传》里,魏帝究竟是谁还没搞明白,又来了个《醉玲珑》,也是魏帝,也姓元,那么这个魏究竟是哪个魏,这些电视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听小编捋捋。
说到魏,最耳熟能详的应该是三国时期的魏。这还要从《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说起,司马懿致死忠于大魏,但是司马家族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
司马懿
在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昭迫不及待的杀了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帝,曹操的子孙也终究没有逃过这一劫,后来晋为晋王,套路很熟悉对不对?没错,和曹操的套路一样。
司马昭
拓跋焘
拓跋余
拓跋濬
可惜拓跋濬也短命,仅仅活到26岁就去世了,儿子拓跋弘继位。
拓跋弘
拓跋弘11岁继位,17岁就传位给了儿子拓跋宏,自己当上了太上皇。没错,父子俩人都叫hong,23岁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也有说是被李未央的原型冯太后毒死)。
拓跋宏继位时仅仅5岁,根据北魏的国策,儿子当上太子生母必须被赐死,所以拓跋宏继位后还是由祖母冯太后(李未央)执政,不过这都是后传了。拓跋宏23岁亲政后开始推行改革,把拓跋姓改为汉姓“元”,所以后边的皇族全部姓元了。
下边开始《楚乔传》部分:
《楚乔传》第12集,大魏皇帝召见宇文玥,期间吟诵了一首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随后说了一大段台词:“孝静皇帝咏完这首诗,没有多久,就被高氏逆贼残杀。在邺城,乱臣贼子高洋,杀我皇族七百二十一人,连个婴儿多不放过,这么多年来,我元氏皇族,血流成河……”
魏帝控诉
魏帝所说的“孝静皇帝”就是北魏分裂后的东魏的皇帝。北魏末年,朝政被权臣高欢控制。534年,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反抗高欢,逃往北魏另一权臣宇文泰处求庇护。高欢索性另立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这就是“大魏”皇帝口中的“孝静皇帝”。高欢将都城定在邺城,继续把持朝政。宇文泰见状,于第二年杀死孝武帝,在洛阳拥挤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史称“文昭帝”,也就是楚乔传里的魏帝。
“孝静皇帝”只是高欢的一个傀儡皇帝,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废了孝静皇帝,东魏灭亡,北齐建立,2年后,杀死了孝静皇帝,所以《楚乔传》的故事背景应该至少是在公元552年之后了。接下来“东魏”上演的就是《陆贞传奇》的戏码了。
高洋的两个弟弟高演和高湛
而另一边西魏政权也有一个权臣就是宇文泰,因为拥立元宝炬有功,他的地位和高欢是一样的。不过元宝炬活着时候他们还相安无事,公元551年元宝炬去世。(其实这里有一个bug,元宝炬是死于孝静皇帝之前的。)元宝炬去世后,长子元钦继位,一年后被宇文泰毒死,四皇子元廓继位,四年后被宇文氏逼迫退位,西魏灭亡,此时是公元556年。所以《楚乔传》里留给元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后来应该是宇文家族的某某某取而代之了。
宇文氏的政权叫做北周,为甚么都叫北?(北魏、北齐、北周)因为都在北边啊!南边不是东晋嘛,当然后来也都江山易主了。
宇文家的时代,玥公子称没称帝小编不知道,但是16年后,宇文邕继位,剧情可以参照《兰陵王》或《兰陵王妃》。
《兰陵王妃》里的宇文邕
在北方政权上演这些动荡场面时,南方也没闲着,从公元420年到589年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琅琊榜》的故事背景就是南梁,而皇族姓氏萧姓也和历史相符,只是其中的一些故事都是作者虚构的。而楚乔传里的大梁公主萧玉也就是南方政权的公主。
《琅琊榜》里的大梁皇帝
那么《醉玲珑》的戏份在哪呢?答案是,木有找到!
《醉玲珑》里的魏帝
《醉玲珑》小说本身是穿越架空的,可是因为有规定电视剧不能架空,所以只能像《甄嬛传》和《楚乔传》一样硬安了一个西魏的故事背景,而弑兄称帝的灵感可能来源于宋太宗“烛影斧声”的故事。然鹅整体剧情并不太对位。不过也没关系,毕竟里边有巫族,可以归为仙侠类了。
为什么现在编剧喜欢选择南北朝时期作为历史背景呢?因为这段时间动荡混乱,且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听铁凤讲了这么多,现在有木有清晰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