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被罚182亿交了吗(昔日的电商帝国为何身陷重围)
阿里巴巴被罚182亿交了吗(昔日的电商帝国为何身陷重围)俗话说店大欺客。阿里的“二选一”不但欺买主,还欺卖主,如今又欺同行。这一市场现象,被生动地形容为“羊毛出在牛身上,要让猪来买单”,那么谁是猪?毕竟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时代需要阿里时,市场也需要阿里带动转型。然而,电商的崛起,让实体店零售凋零,制造业利润被压榨。因为阿里是资本的,而非普惠者。阿里力担重任,开始引领时代。很快成为中国互联网零售老大。在阿里带动下,中国平台经济飞速发展。一时间,各类平台雨后春笋般推出,但在与阿里分羹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噼噼啪啪惨烈的断骨声,很多不知名的互联网零售平台纷纷倒下。毕竟,利益的天平早已向阿里倾斜。因为淘宝不仅被广为人知,更有被称为“移动支付”的“独家秘笈”支付宝。没有阿里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阿里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最近几个月摊上大事了。先是去年,马云当着央行行长炮轰中国金融,接着又被4大部门约谈,不久蚂蚁金融被暂缓上市,再到最近国家市场监管局对阿里“二选一”调查,罚款182亿,事情似乎还没完。
阿里何以独占电商鳌头?
自阿里诞生起,质疑的声音就没有断过。在传统社会,创新向来是有些叛逆的。然而,阿里创新能力很快得到证明,特别是“双十一”的横空出世,淘宝日交易量近5000亿大关。
到了2012年,阿里巴巴上市的前夕,质疑声音又起。然而当时的中国,销售业正面临转型,市场期待新的零售龙头出现。
阿里力担重任,开始引领时代。很快成为中国互联网零售老大。在阿里带动下,中国平台经济飞速发展。一时间,各类平台雨后春笋般推出,但在与阿里分羹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噼噼啪啪惨烈的断骨声,很多不知名的互联网零售平台纷纷倒下。
毕竟,利益的天平早已向阿里倾斜。因为淘宝不仅被广为人知,更有被称为“移动支付”的“独家秘笈”支付宝。
没有阿里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阿里
毕竟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时代需要阿里时,市场也需要阿里带动转型。然而,电商的崛起,让实体店零售凋零,制造业利润被压榨。因为阿里是资本的,而非普惠者。
俗话说店大欺客。阿里的“二选一”不但欺买主,还欺卖主,如今又欺同行。这一市场现象,被生动地形容为“羊毛出在牛身上,要让猪来买单”,那么谁是猪?
其实,市场的本质早就说明“买家没有卖家精”,何况买家和卖家是在阿里的平台上做交易。谁是受益者,不言自明。
一场疫情,弊病更加彰显。阿里又给本已生存空间不多的小生产者和经营者致命一击,同时被伤害的还有房屋租赁行业。市场不再放任阿里一家独大,时代也已转向。当然,阿里独霸市场的局面也会结束。
该出手时就出手?
由阿里巴巴开创、众电商齐唱戏的平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它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一种民意,如同习惯了开着车上班的一族,每逢车辆限号便开始各种不满。民众习惯形成的洪流恐怕不是那一个人能转变的,要想禁止私家车上路,除非有更好的交通方式出现。
阿里培养了人们的购物习惯,电商帝国又欲独霸市场,这已经严重破坏市场生态。如果说初期,国家呵护之;如今电商市场已成熟,国家也不再呵护谁。
市场的公平从来不会自动实现。阿里的咄咄逼人让市场失衡,在管理者看来,阿里已经影响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培育时的适度放任不等于放任做大后的任性。
该出手时就出手,因为,交易的双方需要自由,市场也需要自由竞争,而阿里却在任性的追求垄断格局。
垄断者必将是流星
创新的生命力如同春风中的野草,但创新的准绳则是时代的需要。在社会与市场生态中,虽然也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但不同的是自然选择是“野蛮”的,而社会是人性的。公权的存在不可能容忍“野蛮”的生长。
其实关于“市场缺陷”的争论很早就开始了。西方经济学者提倡自由的市场竞争,于是有了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的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同样,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我国市场也存在着,只是我们的市场还有一只“看得见的手”,那就是“管理者”,这只手更人性化。
马克思早有论断:自由市场必然导致垄断。西方经济学者至今无法解释“自由市场必然导致垄断”这一“悖论”。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下,垄断这一市场毒瘤才可最终得到根治。因为公有经济的背后,是广大的民众基础。
任何挑战这一经济模式的都必将是流星。任何时候创新都只是时代的星辰,而不是大海。真正的智者追求久远,而强者则追求独霸。
阿里这个曾经的智者,试图与时代争锋,一旦拥有强者思维,任何强者在国家面前,在亿万民众的利益面前,在事关稳定大局面前,都注定是划过时代天空的流星。
本文作者李鑫淼,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wot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