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与性别的选择(未来的人类可能根本就没有男女这个概念)
人类的起源与性别的选择(未来的人类可能根本就没有男女这个概念)于是,既然数量上已经没有更多可以精进的地方了,那就来提升质量吧。在当年数量取胜的年代里,生物们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去发展自己,所以相互间并不产生多大矛盾,但是当生存空间慢慢在缩窄,为了资源的战争就此开打。万万没想到,火总是从自家后院烧起来的。当生物们从水中爬到了陆地,由温水区走向南北极和深海。它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已经再也没有地方可以继续占领了。生物开始想到了繁殖,一种以数量取胜的存活方式。牺牲亿万总有一个可以活到未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生物们开足马力,不停的繁殖。生物开始从未纠结如何打造更好的后代,它们只是赤裸裸地想要在数量上霸占世界。而且它们极其贪婪,深怕出发晚了就没地方了。它们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为模版,迫不及待地依葫芦画瓢造出一个和自己类似的个体。而且刚生下的个体,还没脱离母体呢,就已经开始长出它自己的后代了。曾经生物们以这种方式成功地占领了地球,那时候简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风光无限啊
谁说一定就是女人生孩子,男人养家!所有这些简单粗暴的设定都会埋葬在历史的长河里。将来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有性别这个概念,存在一种类似“雌雄同体”的终极形态。这不是瞎想,这是趋势!
无性繁殖的水螅:树枝样的子代
1.性别的前世生命从一开始并没有性别之分,一切都是那么简单、简陋。
细胞曾经想过“亲力亲为”,以自己的身体一直美满幸福的生活下去,直至宇宙尽头。无奈,天不遂愿,偶然事件太多,单个个体的力量总是很有限的。而且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生物开始想到了繁殖,一种以数量取胜的存活方式。牺牲亿万总有一个可以活到未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生物们开足马力,不停的繁殖。
生物开始从未纠结如何打造更好的后代,它们只是赤裸裸地想要在数量上霸占世界。而且它们极其贪婪,深怕出发晚了就没地方了。它们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为模版,迫不及待地依葫芦画瓢造出一个和自己类似的个体。而且刚生下的个体,还没脱离母体呢,就已经开始长出它自己的后代了。
曾经生物们以这种方式成功地占领了地球,那时候简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风光无限啊!那时候生物们是否和历史上任何一位开国君主一样洋洋得意啊,它们想,“这下我总可以一劳永逸的活下去了吧”。
万万没想到,火总是从自家后院烧起来的。当生物们从水中爬到了陆地,由温水区走向南北极和深海。它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已经再也没有地方可以继续占领了。
于是,既然数量上已经没有更多可以精进的地方了,那就来提升质量吧。在当年数量取胜的年代里,生物们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去发展自己,所以相互间并不产生多大矛盾,但是当生存空间慢慢在缩窄,为了资源的战争就此开打。
在数量取胜的年代里,所有生物看起来都很类似,因为都是一个“妈”以一个模样刻画出来的。所以战争打起来总是半斤八两。但是,在这漫漫的人海中总有那么几个特别优秀的家伙脱颖而出,它们是天之骄子,只是比较幸运获得了某种不同于其他个体的特殊基因,所以它们获得相当大的优势。
于是只要谁拥有的生活技能更多,谁就可以更好的占领有利位置,并产下更多的后代。这些家伙们慢慢地站在了舞台中央。
于是围绕如何获得更多基因特质的游戏也就开始了。
生物在面对这样一个现象时,它们如果要生存就不得不去思考如何获得基因的多样性,并让自己产生更多可能。
男性的长矛代表战神马尔斯/女性的手柄代表爱神维纳斯
2.性别的今生无性繁殖下的自然突变,显然不能满足时代需求。于是,有些个体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一分为二(多)进行随机组合,进而产生更多适应性后代。
那么历史车轮走到这,生物就不得不产生一个特殊群体,它们的历史任务就是将这种基因多样性表现出来,这群个体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雄性。
在越低等的生物中,雌雄性别的划分越不严格,例如很多鱼、青蛙并不是根据遗传物质DNA的结构来严格划分的,特定温度孵化成为雄性,而另一温度则孵化成雌性。
那就会问了,万一全部都在一个温度下孵化的,岂不是没有雄性或雌性了,这不出大事了!实际上,在低等物种里,决定性别的因素除了温度还有很多,比如就拿一种热带鱼来说,它们当鱼群里没有雄性时,它们就会自动选取一部分雌性变成雄性。
但是,随着物种的等级级别越来越高,该物种在生物链上的优势也就越来越明显,它们可以生活的相当不错,所以高等物种就不需要像低等物种那样考虑环境剧变下带来的挑战。于是,性别这种机制慢慢就稳定下来。
但是,从生命造就雄性伊始,雄性这种个体是被赋予历史角色的,雄性就是为交流基因而存在。而且,在族群中,雄性的数量往往要低于雌性,也就是在一个群体之中,只有一个雄性,剩下的都是雌性。
为何这么安排呢?这可能与生存成本有关!因为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里,用太多的食物去养一个“不干活”的雄性,对族群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控制雄性数量很重要。
这也是精子数量为何远远大于卵子数量的原因。拿人来举例的话,男性正常一次排精可有几亿颗精子,而女性一生一共才拥有300左右个卵子。因为雄性数量很少,故在族群里是“一夫多妻”制。“丈夫们”很是“繁忙”。
因为这种社会分工,自然雌雄双性对待“精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雌性很注重精子的质量,因为她每个自然繁殖季只有一次机会,而雄性就很随意了,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忙了”。
在长期的历史中,不断反复重复着这些事情,渐渐这种习惯刻进了基因里。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男性为何本能地喜欢四处拈花惹草,因为他们本能让他们倾向去“播种满天下”。
但是,这种本能性的行为,随着人类抽离于动物行列,而成为一个能自主思考行动的物种。那些动物层面上的原始行为,渐渐变的可控,人类早已不是那些阿猫阿狗,人类能够从更高角度来看待它。
未来的人类?
3.性别的未来而且,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精进,你会发现,原始生命赋予于生物的性别的角色渐渐地不再适合人类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解放和自由。
虽然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一个性别区别对待的社会里,但是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预想,人的出生再也不会以ta是男性或女性来划分,而应该是更加平衡。
谁说一定就是女人生孩子,男人养家!所有这些简单粗暴的设定都会埋葬在历史的长河里。如果你足够大胆,你还可以设想一种完全非性别状态的“新人类”形态!简单来说,就是将来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有性别这个概念,一种类似“雌雄同体”的终极形态。
这不是瞎想,这是趋势!
-------------------
作者:蚊子与茶杯做一位“不正经”的科普传播者
麻烦大家帮忙点赞转发,谢谢!
如果对此文有任何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你还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探索大千世界!
(声明:本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侵删)